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沟通心灵的文化盛宴——记首届中美文化艺术论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18日 07时11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侯丽军、梁淋淋)在著名演奏家马友友低沉、柔美的大提琴声中,美国“孟菲斯舞步”明星里欧·巴克旋身起舞。行云流水般的太空舞步与低回婉转的琴音相互交织,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令在场观众屏息凝神,全然忘我。

    这是17日首届中美文艺论坛上的一次独特的演出。远道而来的美国代表团为中国观众献上6分钟的珍贵表演,拉开这场中美文化交流盛宴的帷幕。

    从17日至19日,在国家大剧院和国家博物馆内,美国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大提琴家马友友、华裔作家谭恩美、汉学家史景迁、电影导演陆川和画家徐冰等享誉全球的中美文化名人将围绕艺术、文化和人文交流等主题进行研讨。两国艺术家还将奉献一道不容错过的文化大餐——其中有电影导演乔尔·科恩的作品《大地惊雷》的展映,马友友和中国音乐家联袂奉献的音乐会,以及斯特里普最新电影作品《铁娘子》的展映。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是相互理解与认同的前提,文化的交流不但沟通中美两国人民的心灵与情感,增进理解和信任,还对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说。

    在当天的专题讨论《成长在两个世界》中,同为美籍华裔移民第二代的谭恩美和马友友共同回忆了在中美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成长经历。

    出生于美国一个华裔移民家庭,谭恩美没有像母亲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位医生或钢琴家,而是成了一名职业小说家。她的很多作品,如《喜福会》《沉没之鱼》《灶君娘娘》《接骨师之女》,都是《纽约时报》畅销小说。

    “跨文化因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谭恩美说。她的小说常以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女性为主角,这群华裔女性不但要面对种族认同的问题,还要面对与父母之间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与隔阂。

    “我没有刻意选择成为一名小说家,我从事写作是基于我内心的需要。当我母亲即将去世时,我才发现我根本不了解她,也没有认真听过她试图告诉我的故事,所以对我来说,写作是基于一种迫切了解母亲的需要。”

    而作为在法国出生的华裔美国人,早期的移民生活也给马友友的音乐创作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音乐家,最后才是一个大提琴家。”马友友说,多元文化下的成长经历使他一直致力于将音乐化为跨越不同种族、沟通不同文化的语言,并努力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找能激发想象力的元素。

    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克·丹纳对文化差异则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文化差异常常蒙蔽人们的双眼,使人们看不到文化的共通性。他相信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是繁荣,人们对于文化共通性的探寻也就越充分,那么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会与隔阂也会逐渐消除。

    当天下午,来自中美两国的著名导演和电影学者还以《导演的视角:电影制作中的挑战》为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与互动。 

 
 
 相关链接
· 刘延东会见出席中美文化艺术论坛的美国文艺界代表团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