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转方式谱新篇—五大自治区2011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05日 09时07分   来源:新华社

    开局之年转方式 喜看边塞谱新篇
——五大自治区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2011年,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在中央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支持下,发挥本地优势,扬长补短,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喜人佳绩。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年,五个自治区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正确处理好加速发展与转变方式的关系,经济社会出现平稳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内蒙古自治区2002年至2010年经济增速连续8年全国第一。在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内蒙古不再追求GDP增速全国第一,而是以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为目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承接产业层次较高、与现有产业接续性强,以及有利于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的非资源型项目。内蒙古产出煤炭的50%以上实现了就地转化,风、光、生物质发电和煤的洁净利用等“绿色产业”大幅推进。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等主要特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努力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1年,实施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壮大做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内容的“三大千亿”计划,预计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10亿元,同比增长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75亿元,同比增长25%,比全国技改投资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2011年,宁夏工业经济拉动GDP增长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面对宏观政策趋紧、物价水平高企、能源短缺凸显等复杂形势,努力克服缺电、缺资金、物价高“三大难题”,实现了扩量稳速、提质增效、改革创新、控价惠民“四个新突破”。2011年,广西预计突破万亿元的经济指标达到7个,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1.17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万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1.56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4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6万亿元。其中,有5个指标是今年新增的万亿元指标,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根据 “十二五”规划,西藏将实施226个重大项目建设。2011年,西藏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在建项目113个,累计落实国家投资281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有力地支撑了西藏跨越式发展。西藏自治区2011年生产总值预计达到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连续三年保持12%以上。

    在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对口援疆省市共安排对口援助项目1302个,已开工1229个,完工278个,已到位援助资金107.6亿元。新疆2011年预计全年粮食总产13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棉花产量299万吨,增长21%。2011年1-11月,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425亿元,增长11.2%,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可达3000亿元。2011年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92亿元,增长16.5%,其中化工、有色、钢铁等10个行业利润增速达到50%以上。

    对外开放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011年,五个自治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以此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新疆喀什地区占据“五口通八国、一路连亚欧”的地缘优势,以喀什市为中心构建经济圈可便捷地辐射到中亚、南亚国家。2011年9月底,国务院发布《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划定喀什地区50平方公里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73平方公里的区域为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除了从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电、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环境方面给予扶持,还从海关、边检、金融机构设立、土地政策倾斜、开放直通国际航线及口岸签证等软服务方面给予了支持。

    西藏自治区与印度、尼泊尔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壤,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西藏正成为我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通商要道。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目前,随着青藏铁路的延伸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开工建设,西藏积极打造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的进程又向前迈出了稳健的一步。2011年,西藏进出口贸易总额预计将突破10亿美元,同比增长31.6%。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目前有19个常年或季节性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据统计,2011年前11个月,全区海关进出口总值达108.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7%,已超过上年全年总额,达到了全区进出口总值的历史最高水平。

    广西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充分发挥面向东盟“桥头堡”和前沿阵地优势,开展与东盟的全面务实合作,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和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在此背景下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吸引了600多家东盟国家企业前来集中采购,企业数量是2010年的3倍以上。

    2011年,宁夏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中阿博览会永久性会址破土动工;开通了银川至迪拜国际航线,在海外设立宁夏商品外销中心7个,举办了香港经贸文化周等境外商贸会展活动,预计全年招商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5%,进出口总额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6%。

    扶贫攻坚迈出新步伐

    2011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公布了新的扶贫标准,并将新疆南疆三地州等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介绍,根据新的标准,新疆已确定78万户、329万人为“十二五”期间农村扶贫对象,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南疆三地州、边境贫困地区和贫困山区。2011年,新疆三个重点扶贫区域投入财政扶贫资金超过8亿元,完成了2000个扶贫项目。自治区扶贫办提出,到2015年,全区299个山区特困村要实现大变样。

    西藏不断加大农牧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把“三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对象,进一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贫困人口大幅消减,西藏2011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700元的低收入人口,有望由2010年底的50.2万人下降至39万人。

    2011年,内蒙古扶持了全区近102万贫困人口,年初确定的各项扶贫任务和目标全部完成。按照内蒙古农区1560元、牧区1800元扶贫标准计算,60个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的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由2010年的4142元预计提高到4804元,增幅达16%左右,增量和增幅均高于全区农牧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广西是洪涝灾害多发区,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广西平均每年倒塌农村房屋3.28万户,自治区财政平均每年需投入1.97亿元用于补助重建。为保障农民住房安全,2011年广西为1051万农户提供1051亿元政策性农房保险,使广西成为全国第4个、西部第1个实现农房统保的省区。

    2011年是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启动之年。截至11月底,第一批获得批复的81个项目区,已开工建设了75个,累计完成投资26.73亿元。2011年,宁夏民生领域投资达345亿元,同比增长25%,10项民生计划中的30件全部超额完成。

    全力打造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使西藏成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中央加大对西藏生态环保的投入力度,国务院批准实施了计划总投资达155亿元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截至2011年7月底,《规划》中的十大工程项目共到位资金29.3亿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西藏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2011年,国家投入20.36亿元巨资在西藏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内蒙古拥有天然草原13.2亿亩,可利用草原面积居全国首位。2011年6月,内蒙古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覆盖全区10.2亿亩草原。《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针对目前划定的8.36亿亩基本草原,加强保护、建设、管理和合理利用。在全力实施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等生态重点工程的同时,还把防沙治沙与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防沙治沙的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内蒙古境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等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的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沙漠面积相对稳定。

    新疆在南疆三地州以戈壁荒滩、沙漠边缘等为连片开发、综合治理的重点,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将防风固沙与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戈壁产业和沙漠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形成和推进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为主的南疆片区扶贫经济模式。

    宁夏2011年共综合治理荒漠化土地3万亩,实施中德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30万亩,宁夏的防沙治沙与生态保护项目通过项目评估。尤其是宁夏变沙害为沙利、大力发展沙产业的治沙模式开始在全球推广。

    2011年1至10月,广西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99.0%,13个设区市达到国家城市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要求(达一、二级标准);39条河流开展监测,水质达标率为95.9%,13个省界断面水质全部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优良率达100%,全区地表水整体水质优良,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执笔记者曹曙光;参与采写记者:秦春、于嘉、拉巴次仁、德吉、王军、熊聪茹、向志强、于瑶)

   迎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春天——五大自治区2011年文化建设综述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执笔记者刘阳;参与采写记者潘莹、贾立君、张钦、张莺、德吉)《八桂大歌》《月上贺兰》《你好,阿凡提》……越来越多“藏在深闺”中的少数民族舞台艺术以创新、融合的姿态走向大众;师公舞、安代舞……越来越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丰富着百姓的“文化餐桌”;绣球、木卡姆、哈萨克毡绣……越来越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市场相融合,在促进自身更好传承的同时,还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2011年,我国五大自治区在开放、吸收、创新中迎来文化发展繁荣的春天。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各部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表2012新年献词
· 新疆24个小村庄被命名首批自治区级“生态村”
· 各部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表2012新年献词
·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发表2012新年贺词
· 自治区文化建设:迎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春天
· 马飚主持会议学习自治区党委十届一次全体会精神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