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西:万名干部进乡入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4月26日 17时0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4月26日电(记者刘伟、王军伟)广西1000名机关干部到县乡挂职锻炼、3000名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3万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工作……“到群众中去”成了当地党员干部中的一句“流行语”。

    党员干部带着感情进乡入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温暖了民心,转变了作风。

    “第一书记”成为贫困村的“主心骨”

    “李书记不来,我们都不敢大胆种茶叶。”这是百色市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央龙村陶大妈发自内心的话。央龙村村支书黄志东动情地对记者说:“李书记来后,大家种茶叶积极了,不用苦口婆心劝了。”他们说的“李书记”叫李中山,今年初被选派到央龙村担任“第一书记”,现在成了村里的“香饽饽”。

    央龙村是集“高、边、远、穷、少”为一体的贫困村。基于气候温润的地理特点,当地党委政府这两年推广种植茶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已初具规模。

    “但是由于群众缺乏技术,产量一般,收入不高,种植积极性一直上不去,村干部多次到农户家做工作,不过群众不买账,干部和群众都僵持住了。”黄志东说。

    李中山是县茶叶办副主任,他任村“第一书记”后,与苗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在地头手把手教群众如何进行茶叶管护,晚上集中大家上种植技术课,群众心里有了主,种茶积极性高涨,目前千亩“苗岭茶台”逐渐成为这个村的支柱产业。

    自治区有关领导介绍,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为1012万人,约有3000个贫困村,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广西选拔3000名优秀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就是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去官气、接地气。

    18万多名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

    派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大决策,从2007年起连续6年,广西累计有18万多名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他们进村入户、访贫问苦,把群众的所忧所思所盼,一笔一笔地记在民情日记里、记在心坎上,并用实际行动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

    “2011年11月17日,星期四,晴。今天柳州的老板说下午要运食用菌种过来,下午3点农户到我办公室等待,但由于途中车子出了毛病,我们一直等到下午6点车子才到,到村里面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一直到晚上10点,我们才把3000多袋的菌种卸完……苦点累点还是值得的,看到村民们乐滋滋的样子心里特甜,今晚好好睡个觉,明天还要组织村民们参加种植大球盖菇食用菌的培训课呢。”这是河池市金城江区农经局驻六圩镇岜仑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覃秀玲的一篇“民情日记”。

    记者翻阅了几十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工作之余写的民情日记,里面记载着他们给群众做的一系列摸得着、看得见的实事,点点滴滴的故事、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着党员干部对群众的真情。

    “有一大批这样的年轻干部能够到农村到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我们的干部有了成长锻炼的平台,农村各项事业有了大批有工作激情和热情的人才。”自治区相关领导说。

    干部沉下去 民心聚起来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着党支部。百色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欧波说,广大党员干部进乡入村,特别是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带领党员干、做给群众看,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使党组织真正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在广西,“一年指导员、一生农村情”“一年驻村、终身受益”,已经成为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们普遍深切的感受。记者了解到,不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驻村工作中,与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主动要求留任,有的多年留任。

    “广大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克服各种困难,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脱贫致富出谋献策,切实把扶贫攻坚的责任担当起来,这不仅转变了作风,还有力地锻炼培养了一批干部。”自治区相关领导说。

 
 
 相关链接
· 马飚率领广西政府代表团在广东省深入考察学习
· 马飚会见波兰喀尔巴阡山省长迈罗斯洛·卡拉披塔
· 广西与波兰喀尔巴阡山省签署建立友好关系意向书
· 郭声琨24日在南宁会见新华社副社长龙新南一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