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0多年建设林地超1亿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25日 15时4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25日电(记者 张云龙、陈莹莹)记者从此间召开的“亚洲防治土地退化、荒漠化及干旱问题区域媒体研讨会”上获悉,我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0多年来,建设林地超过1亿亩,移民17.8万人,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减轻风沙危害,促进绿色增长,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00年春天,我国的华北地区连续多次发生沙尘暴、浮尘天气。6月,国家决定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区市的75个县(旗、市、区),总国土面积45.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57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622万人。建设期原定为10年,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工程延期至2012年。

    据国家林业局提供的数字:截至2011年底,工程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10035.8万亩;禁牧8526万亩;草地治理5594.32万亩;暖棚973.24万平方米;饲料机械11.4万台(套);小流域治理14126.37平方公里;节水灌溉和水源工程16.54万处;生态移民17.8万人。

    国家林业局治沙办工程处处长白建华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0多年来,工程区生态环境好转,风沙天气和沙尘暴天气减少,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基本遏制,呈现出林草植被增长、农牧民收入增加、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和沙化土地减少的良好局面。

    沙尘天气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据工程区内8个沙尘暴预警监测站22个气象站最近10年连续监测数据显示:86%的监测站监测到的起尘扬尘呈减少趋势。

    沙化程度减轻,蓄水保土功能明显增强。根据我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2009年与2004年相比,工程区固定沙地面积增加1.75%,半流动沙地面积减少10.67%,流动沙地面积减少30.68%。同时,沙化耕地也不断减少,沙进人退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工程的实施和生态的好转,促进了工程区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据北京师范大学对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显示,工程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率保持在24%以上。另据统计,工程区人均GDP从1999年的4687元增加到2010年的27192.7元,年均增长1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白建华说,工程建设不仅改善了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优化调整了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而且提高了工程区生态文明程度。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从游牧散养到舍饲圈养、从毁林开荒到植树种草、从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的三大转变,爱绿、护绿、增绿的生态文明氛围日益高涨。

    白建华同时表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难度越来越大,投资标准与实际造林需求还有差距,后续产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持等,这些问题需要今后逐步解决。

 
 
 相关链接
· 山西省已经完成对京津风沙源治理近1500万亩
· 杜鹰7日主持召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部际联席会
· 内蒙古:今年治理京津风沙源项目任务623.15万亩
· 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展情况
· 京津风沙源森林覆盖率达到33.2%
· 祝列克28日部署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建设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