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就中国东盟关系接受新华社采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8月05日 17时06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 孙奕)外交部副部长傅莹5日就中国-东盟关系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傅莹表示,中方将同东盟共同努力,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使中国-东盟合作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和东盟国家可持续发展,造福于本地区人民,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记者:中国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已超过20年,中方多次表示中国-东盟合作是互利共赢的,这种互利共赢体现在哪些方面?

    傅莹:自1991年中国-东盟开启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友好合作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20多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同东盟始终坚持睦邻友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

    双方的政治关系不断提升。在东盟的对话伙伴中,中国第一个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同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今年中国在雅加达设立了常驻东盟使团,并派遣杨秀萍担任常驻大使,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同东盟的机制化联系。

    双方经贸合作日益紧密,建立了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在20多个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圆满完成了第一份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双方共同打造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中心等友好交流合作平台。

    双方社会人文交流日益密切。2011年双方人员往来达1363万人次,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达5万人,中国在东盟国家留学生达7万人。双方正努力实现2015年人员往来1500万人次,2020年互派留学生各10万人的目标。双方还共同应对了两场金融危机以及一系列自然灾害、跨界传染病等重大挑战。

    中国始终坚持与东盟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在保持自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东盟一体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中国相继设立了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通过实施中国-东盟粮食生产能力综合提升计划等帮助东盟实现粮食安全。迄今中国已为东盟国家进行了数万人次的培训。同时,东盟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断扩大在华投资,还建立了一批工业园区。

    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为双方人民带来了福祉,促进了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也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成为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

    记者:今年是中国同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自贸进程10周年,双方经贸关系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展,中国将采取哪些举措同东盟共同应对危机,维护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傅莹: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进程中,经贸合作成果尤为显著。双方贸易额已从1991年的不足100亿美元跃升至2011年的3628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全面建成,对双方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在相互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也取得长足进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2011年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总额851亿美元,中国对东盟投资也在快速增长,目前已达到151亿美元。近年来,双方经贸合作正在向高新科技、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领域迈进。

    1997年,中国同东盟同舟共济共同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维护地区经济金融稳定作出了贡献。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支持东盟以及本地区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包括设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向东盟提供250亿美元信贷支持等。双方还共同推动签署了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并努力提高其有效性。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对本地区的影响日益突出。中国将一如既往,本着同舟共济、互惠互利的精神,与东盟共同完善自贸区建设,落实各项自贸区协议,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积极挖掘域内市场需求,扩大相互投资。中国还将通过向东盟国家派遣经贸促进团,在南宁、义乌设立东盟商品展示中心等举措,加大自东盟的进口。

    即将于今年9月21日开幕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将根据当前形势和中国-东盟合作的需要,特别是针对东盟国家的资源、产业特点,突出东盟国家品牌企业和特色商品,开展一系列经贸促进活动。

    记者:近年来,中方多次强调要加强同东盟的互联互通,请您介绍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进展情况及下一阶段主要举措?

    傅莹:实现东盟内部以及中国-东盟的互联互通,将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升地区竞争力、加快东亚一体化进程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双方领导人多次强调要把互联互通作为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双方交通部门制定了《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双方互联互通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昆曼公路基本开通,泛亚铁路建设积极推进,往来航班越来越多,海上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启动。

    中方高度重视昆曼公路建设,在高质量完成中国境内路段的同时,为老挝境内路段和清孔-会晒大桥建设提供了援助。去年,双方共同组织了外长集体考察昆曼公路,并在昆明举行了以互联互通为主题的外长会。除昆曼公路外,中国还积极支持《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参与东盟国家其他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涉及公路、铁路、水运、电力、通讯等广泛领域。

    中国和东盟作为近邻和战略伙伴,双方的互联互通将是全方位、深层次、战略性的。中方正在积极筹建同东盟的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对于下一阶段推进双方互联互通,除了陆路,中方的考虑还包括:推动海上互联互通,用好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加强港口和海洋运输合作。中方将在下半年举办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战略研讨会。促进制度互联互通,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简化通关程序,加强检验检疫等“软件”联通。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调动中央、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的资源,加强重点项目的融资合作。

    记者:今年以来,中国和菲律宾之间发生了黄岩岛事件,中国和越南之间也因有关争议造成双边关系紧张。前不久在金边举行的第45届东盟外长会未能发表《联合公报》,有舆论认为这是因为柬埔寨支持中国立场造成的。你对此有何评论?

    傅莹:不久前,在金边举行的第45届东盟外长会未能发表《联合公报》,其原因是个别南海声索国试图把自身主张强加给东盟。这种做法违背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达成的重要共识,遭到了多数东盟国家的反对。据了解,会上许多东盟国家就此做了大量沟通、协调和劝说工作,但个别国家一意孤行,最终导致《联合公报》未能发表。这种情况也是中方不愿看到的。

    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方一直主张在争议解决之前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问题不是东盟和中国之间的问题,而只是中国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中方一贯主张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基础上,依据公认的国际法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争议。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十年前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也明确规定,有关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中方希望所有东盟国家与中方一道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增进互信,推动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促进中国-东盟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中方也愿意在条件成熟时同东盟国家启动“南海行为准则”的商谈。至于中国同菲律宾、越南之间存在的问题,中方愿意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和管控好分歧与矛盾,不让这些问题干扰双边以及中国-东盟关系大局。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1年来,双方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实现了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这不仅使中国与东盟受益,也为东亚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发酵,本地区经济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中国和东盟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发展与合作上。中方愿与东盟各国一道努力,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中国-东盟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明年中国同东盟将迎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您对双方关系未来发展有何展望?在当前时期,双方将重点在哪些领域开展合作?

    傅莹:全面加强同东盟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政策,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前景尚不明朗。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增强东亚发展内生动力,是亚洲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中国同东盟作为近邻和战略伙伴,应发挥一贯的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团结互助的精神,加强战略沟通,继续推进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关系已进入成熟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双方正在前所未有的广泛领域和高水平上开展交流与合作。去年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纪念峰会及其发表的《联合声明》为双方关系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中长期的合作目标。

    中方将同东盟共同努力,不断增进政治互信,落实好第二份《五年行动计划》,加强在自贸区、互联互通、海上合作、社会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使中国-东盟合作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和东盟国家可持续发展,造福于本地区人民,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链接
· 外交部:美方所谓南海问题声明罔顾事实混淆是非
· 外交部: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大方向不应动摇
· 外交部:中方对安南辞去联合特使一职表示遗憾
· 外交部就美国“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涉华内容答问
· 外交部:中国宗教状况无需美国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