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已经全部结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18日 13时1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9月18日电(记者 黄艳、袁志国)18日,在郧县柳陂镇的卧龙岗移民安置点,湖北省举行了简短仪式。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宣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移民搬迁任务圆满完成。”此前,河南省已宣布搬迁结束。至此,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全部结束。

    为保证丹江口水库具备足够的容量和水面高度,保证库水自流入京,2005年,我国开始加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水位从157米提高到170米,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为此,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淹没面积达到144平方公里,整个库区移民34.6万人,其中河南省16.4万人、湖北省18.2万人,安置区涉及上述两省16个市60个县区287个乡镇,2000多个村。

    从2009年8月完成试点移民搬迁开始,至今年5月,河南省16万多人的移民搬迁全部完成,加上湖北完成的18.2万移民搬迁安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34万多人的移民工作全部完成。

    为解决北中国缺水问题,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越半个多世纪,建造丹江口库区工程,数十万移民为此搬迁安置。据了解,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工作全面结束,下一步湖北将继续帮扶移民发展,确保移民稳得住、能致富;同时开展清理库区工作,以确保2014年实现丹江口水库的清水北送。

深山里散落的明珠
——丹江口库区移民内安诞生近250个新村落

    新华社武汉9月18日电(记者 黄艳、袁志国)

    经过一段崎岖的山路,转过一个山头,在青山环抱中,一处白墙黑瓦的明清式建筑群陡然进入眼帘。行走其间,有一种时空穿越感。

    这就是千年均州古城的复建“版本”,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内安移民工作唯一一个整体搬迁的乡镇丹江口市均县镇。

    新的均县镇为了恢复均州古城的风貌,由北京的规划院和本地规划局联手规划,聘请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家吴良镛的团队设计,按照“古镇即景区、民俗即景观、民居即酒店”的理念打造这座城镇。

    记者在新的均县镇看到,民居都是复原建筑,小学、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邮局、文体活动中心、医院等公共设施则是富有艺术气质的现代建筑。均县镇复建规划设计获得了“2011中国人居经典方案竞赛规划金奖”。

    均县镇党委书记柯林青介绍说,复建的原则就是依山就水,不大开大挖,形成与丹江水库、武当山自然融合的景观,打造“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旅居均县镇”的旅游目的地。

    均县镇实际上是千年古城均州,古均州处于连通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汉江源头,在道教圣地武当山下。古时商贾如云、问道香客众多,是秦巴山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要塞。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丹江口水库,1968年前后,水库蓄水,最终将均州古城淹没在数十米深的水下,当时生活在古均州的居民进行了移民搬迁。56岁的叶明成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搬迁的情景,“大人们驮着行李,一边走一边哭”。

    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170米水位线以下和172米风浪线以下的居民都需要搬迁,叶明成一家再次成为移民,需要后靠内安。

    新的安置点在附近的水塔移民安置点。一片模仿古均州城的风格修建的安置房就是叶明成他们村子。村头一座两层楼房就是他的新家,上个月刚刚搬进去。

    183平方米,临街而居。“均县镇要搞旅游了,我以后开个民居旅舍,给南来北往的人们一个歇脚的地儿。”叶明成说,很多乡亲都有这个想法。

    像叶明成这样住进仿古均州建筑的民居总计有2628户。他们分散在36个和水塔一样的集中安置点以及复建的均县镇集镇。据湖北省移民局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内安移民总计10.5万人,建成了249个新的移民安置点,也就相当于诞生了近250个新村子。

    记者从丹江口市复建的均县镇到郧县柳陂镇的卧龙岗社区,一处处内安移民安置点焕然一新,各有风格。它们犹如颗颗发亮的明珠,散落在秦巴山区。

 
 
 相关链接
· 不变的乡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大外迁移民点见闻
· 湖北省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南水北调丹江口水源地
· 江苏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上半年加快 投资13.2亿元
· 山东省将实施“退耕还湿”构筑南水北调生态屏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