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际组织高度评价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22日 18时0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根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世界银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儿童发展伙伴组织的联合考察组高度评价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考察组在广西都安县、青海乐都县实地考察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参观了农村地区的5所学校,访谈了教师、学生,并与省(区)、县教育部门和专家举行了座谈。考察后,专家组在评估意见中高度赞扬中国政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所取得的成绩。

    据介绍,2011年10月,国务院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每年为680个国家试点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

    专家组指出,中国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到2600万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效率非常惊人。与世界90多个实施学校供餐的国家相比,中国政府的项目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地方政府组织有序,教育、卫生和财政各部门分工明确。中央的政策与规章制度公示于每一所政策覆盖的学校,确保计划执行的规范性与统一性。

    二是政府出资雇佣专职厨师与食堂工作人员,是有效的教育投资。学校教师没有因学校供餐而耗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教学质量不受负面影响。

    三是寄宿制学生膳食补助水平已高于同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水平。综合“营养改善计划”与“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两项政策,寄宿制小学生每日补助约合1美元,非寄宿小学生补助标准约合0.5美元。中国农村非寄宿小学生标准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近,而寄宿小学生的膳食补助标准已高于这些国家。

    四是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也有利于营养改善。通过寄宿,可以更好地锁定受益人群,进行更好的设施配套,给予更好的补助政策,这也许是目前条件下最好的帮助处境最不利的学生的途径。

    五是寄宿制小学的营养改善效益更高。寄宿制小学拥有更好的营养改善配套设施,如厨房、厨具等,拥有更高的膳食补助。由学校食堂提供一日三餐,每餐平均成本约33美分。由于小学生一周内均在学校用餐,基本可保证每日一餐中有肉,这种做法更具有营养价值与效益。

    六是营养改善计划受到学生普遍欢迎。考察组深深感受到,学生们对学校供餐项目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表示营养餐计划满足了他们需求,营养状况比过去改善很多。

中央财政下达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逾76亿元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16日从财政部获悉,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顺利实施,中央财政日前下拨2012年春季学期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补助资金76.27亿元,专项用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54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

    财政部和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要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要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严格按照规定的补助标准、实际在校学生数和发放天数核拨补助资金,切实保障春季学期在校学生的营养改善需求。要严格资金管理,制定原料采购、食品配送、食品管理等资金管理办法;规范食堂供餐,明确数量、质量和操作标准;将财政补助资金纳入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详细阅读

教育部财政部就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答问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两年来,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新的资助政策和措施,不断扩大资助范围,扩展资助领域,提高资助标准,从制度上基本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问: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国家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有什么新的措施,成效如何?

    答:经过长期的努力,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教育规划纲要就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作了进一步部署,对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制度作出了整体设计和安排。两年来,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新的资助政策和措施,不断扩大资助范围,扩展资助领域,提高资助标准,从制度上基本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教育督导条例》答记者问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谈教育行风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
· 教育部在京召开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视频会
·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撰文:中国教育巨变的重要启示
· 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跨越式发展向强国迈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