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转型与坚守—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三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30日 09时4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新华社记者) 回顾与展望,总能引发一个民族的深沉思考:曾经的中国怎样走过,现在的中国走得怎样,未来的中国该怎样走……

    当社会转型的阵痛与改革开放的收益相伴而至,如何构建一个凝聚全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同时,置身以“软实力”为核心的新的全球竞争,如何续写中华文明的辉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世界聚焦的中国话题。

    一个“文明崛起”的国家,是一个对内具有凝聚力、对外拥有影响力的国家——这是今日之中国向自己提出的命题,也是明日之中国必将向世界揭晓的答案。

    呼唤——精神家园的重建

    2012年10月1日,辽阔的东海,正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中国海监50船上的海监工作者用齐唱国歌的方式,庆祝新中国的生日,表达捍卫祖国海洋权益的决心。

    尽管,全年大概有200天“漂”在海上,很多时候甚至无法与亲人取得联系,但是,作为祖国蓝色国土的守卫者,坚守职责的信念,让这里的人们“感到离家很近”。

    家,总是心中那份最重的挂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化,家与它所承载的国都是中国人世代珍视、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

    回望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当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向我们敞开,当地球村的包容放大了我们的视野,变化以惊人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空间与精神世界,心灵的家园也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

    在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眼中,中国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不过在这样一个快速变革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和价值失落,这很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年,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同时,又带有青春期的风险和问题。

    如果我们重新翻开2011年的日历,不难为学者的观点找到佐证:继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之后,GDP再创新高,达到47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10元。同时,诚信、道德、矿难等关键词开始在互联网上频繁出现,带来困惑、抱怨与烦恼。

    正如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所说,财富的积累并没有回答对人类最为基本的一些问题:人为了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这个问题对中国显得尤其重要。

    “毒奶粉”、“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等丑闻频繁发生,拷问着社会良知的底线,冲击着道德伦理的规范。

    这些“成长的烦恼”并非中国独有。当工业革命的滚滚车轮裹挟并倾轧着欧洲大陆的传统价值,英国大文豪狄更斯也曾慨叹:“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教训也表明:如果没有一个反映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诉求的核心价值体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

    带领人民创造了无数“中国经验”的中国共产党深刻意识到,必须共筑一个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并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构建一个支撑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家园。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心他人、帮助大家,就是我们的价值。”在“80后”十八大代表闫文静眼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很简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位来自乡村的打工妹,在广东中山市打工6年间,坚持通过组织环保志愿行动,鼓励外来务工的兄弟姐妹尽快融入城市。

    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朴素表达。

    历史往往会记录经典的回声:

    1925年,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这样写道: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0多年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追求富强,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的中国充满信心。但提升文明,我们的心灵与精神依然需要一次“马拉松”式的磨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承载的精神之光,照亮前进的道路,抵达更加美好的家园。

    坚守——精神力量的凝聚

    2012年上半年,一种势如海啸的声音传诵着“最美中国人”的故事,激起亿万颗中国心的澎湃。

    “通过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互动,好人好事得到极为迅速的传播,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共鸣。”同济大学社会学教授郭强这样评价“平民英雄”的偶像力量。

    在5亿多网民共享的心灵空间,一股朝向一致、指向明确的“正能量”超越各种嘈杂。

    仿佛就在一夜间,“最美现象”形成“蒲公英效应”,“美”的种子飘扬四方、处处生根。

    杭州市委政研室主任郭东风说:“这一现象的发生并非偶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对爱的种子勤培沃土、善加滋养,发现、弘扬并持续放大‘美’的效应。”

    当我们的社会生活变得五光十色,当人们的价值选择变得纷繁多元,为什么“最美中国人”依然能让人热泪盈眶,即使是愤世嫉俗的网民也会鼓掌相迎?

    因为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直贯穿着教人向善的主题;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从不缺乏催人奋进的榜样;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与实践,始终高举起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

    从小岗精神、华西村精神,到深圳精神、浦东精神,从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在过去30多年积累下丰厚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后,“最美中国人”的涌现,又一次传递着时代的热度,折射出社会的进步。

    “虽然经济是中国巨变中最令人瞩目的部分,但并不是全部,甚至有可能并非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用这样的判断,诠释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成果。

    有人曾说,“最美中国人”的涌现,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突然多了,而是在反复勾勒、愈发清晰的精神家园中,有了更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更善于感知的心灵,使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发掘并传承那些潜藏在我们体内的最美的基因。

    近年来,在一次次灾难的洗礼中,在一次次成功的收获后,中国人一次次“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意志和品格。

    中国人始终在用行动,回应着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曾经发出的赞叹:“历史上没有其他集团能够将亿万中国人民团结成一个政治单位;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团结,是现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坚守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变的守望,更是我们13亿同胞随时随地可以凝聚起来的力量。

    不远的记忆里,那些从地震废墟中传出的声声感谢,那面在世博园升起的五星红旗,那首在奥运赛场响起的嘹亮国歌,都在提醒着人们:“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追求——精神坐标的定位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在这个被认为将影响中国进程乃至世界格局的盛会到来前,中国社会的一处处场景,都呈现万众一心的喜迎姿态。

    在首都北京,高速公路两边的路灯杆下,长安街沿线的标志牌上,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八个大字概括的“北京精神”的标语随处可见。

    “‘北京精神’就是骨子里那股热乎劲儿,见着谁有难处就想拉一把。”自发为社区修路的78岁北京居民王振明对记者说。

    从首善之区到沙漠腹地,从高原之巅到海岛边陲,各个地方的中国人,都在用实际行动寻找着核心价值观的“本地化”表达。

    在江苏徐州,孝亲敬老的普通农民张公兰,给一座城市带来了“好人效应”:靠透析维持生命的土壤肥料专家渠立强,为了农民的增收坚守在实验室;片警孙全新好事做了一箩筐,社区居民联名写信不让他调走……

    在上海长宁区,每10名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位志愿者,他们中,有大学生,有白领,有农民工。他们让空巢老人在“暖巢行动”中重新感受家的温暖,让自闭症儿童在活动室展露开心的笑,让社区居民在“时间银行”体会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届评选产生的162名“全国道德模范”已经成为感召全民的群像;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建设与宣传,正在神州大地播撒善与爱的种子。

    公民们在排队乘车、相互礼让中领悟着文明的真谛,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中品尝着文明的成果,在反腐倡廉、扫黄打非行动中感知着文明的力量……

    就这样,既甘霖普降,又润物无声。有党的引领与号召,更有普通民众的自觉与响应--当“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注入现代社会肌体,当“美美与共”的和谐理念深入中国百姓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的美好理想照进了现实,照亮了家园。

    历史的对照总是极富戏剧性:

    有媒体报道,本世纪初,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断言,中国仍不是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点”。

    的确,此时的中国在不断累积贸易顺差的同时,也在续写文化赤字;中国向世界输出的是资源和劳力,而非文化和精神。

    而今,在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中国“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吸引了600万人次的点击量;在开遍全球的孔子学院课堂,“中国好人”郭明义的故事,正在被外国学生津津乐道。

    半个多世纪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为德意志民族日后的复兴留下这样的箴言:只有一个精神世界才能保证我们民族的伟大。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发出这样的宣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如果说,现代中国谜一般的崛起,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作出的价值选择紧密相连;那么,中华民族史诗般的复兴,也将与中国共产党人引领人民建设的精神家园不可分割。

    有一点可以确信:当民族精神成为共同珍视的财富,当时代精神成为共同奋斗的动力,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共同践行的理想,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在更加鲜明的价值追求中实现,科学发展的力量将在更加坚定的文明前进中升腾,渴望复兴的中华民族终将在“软实力”的赛场展现更美好的形象。(记者徐京跃、吴晶、赵超)

时代强音:改革与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一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新华社记者)

    编者按:金秋时节,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回首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走过的非凡历程,我们经历了奋斗的艰辛,耕耘的付出,收获的喜悦。

    十年风云激荡,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强音雄浑铿锵,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考验发人深省;

    十年波澜壮阔,转型与坚守的时代呼唤清晰响亮,民主与民生的时代课题深入人心;

    十年探索实践,国情与使命的时代思考更加深刻,旗帜与道路的时代选择坚定不移;

    十年搏击奋进,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的时代引领蓬勃兴盛,中国进步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势不可挡。

    从今天起,新华社陆续推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系列述评”,思考历史,感受当下,展望未来,梳理十年奋进凝结的宝贵经验,总结十年拼搏收获的深刻启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扬前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十年发展,中国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成就无愧历史;十年改革,中国在矛盾凸显的“深水区”攻坚克难,寻求新的突破。

    改革推动发展,发展促进改革。二者有机互动,交汇成新时期最强劲的时代主旋律。

    面向未来,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必须坚定目标毫不动摇;开启新的改革征程,需要聚凝力量闯关夺隘。 >>>详细阅读

 时代考验: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二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 陈芸、李柯勇、肖春飞)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中国再次走到重要历史节点。

    回望十年,风云际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牢牢把握机遇,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迎难而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黄金岁月”。

    放眼未来,万象云屯——

    当中国站上新台阶、展望新高度之时,内外局势又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困惑和疑问出现了:“中国奇迹”是否已走到尽头?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改革与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
· 改革与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一
·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部扶贫开发工作回眸
· 党的十六大以来土地市场建设及宏观调控工作综述
· 党的十六大以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述评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