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探索"两不三新"为核心--解读《中原经济区规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03日 19时11分   来源:新华社

探索“两不三新”路子为核心任务
——解读《中原经济区规划》

    新华社郑州12月3日电(记者 梁鹏)《中原经济区规划》日前正式获批发布,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内区域地域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经济区,在经济总量上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专家表示,这是继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规划中有诸多“亮点”和“新意”,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清晰,政策支持更加有力,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探索“两不三新”之路

    将探索“两不三新”路子写入指导思想,这是规划中一个重大亮点,即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陈耀表示,这抓住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

    中原经济区在交通、粮食、产业基础、市场和文化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2011年末区内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占全国的7%和9.8%;粮食产量超过1亿吨,占全国的18%以上;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市场潜力巨大,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也是全国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但同时,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共性矛盾和挑战,集中表现在: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

    要破解诸多难题,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探索“两不三新”路子,这一点也明确体现在了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中。规划中提出,中原经济区要在提升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从2011年的26317元增加到2020年的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从9%上升到10.5%。

    而同时,现有耕地保有量1423万公顷到2020年必须保持不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从2011年的9326万吨增加到1.08亿吨,森林覆盖率要从22%上升到2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3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要从145吨下降到110吨。同时,服务业增加值显著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陈耀等专家认为,中原经济区探索“两不三新”之路,不仅能很好的指导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同时,它所探索的路子和建设经验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将产生重大示范意义。

    “中原经济区版”的收入倍增计划目标

    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发展目标相呼应,《中原经济区规划》也就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资源环境、结构调整等方面明确了发展目标,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版”的收入倍增计划等民生目标。

    2011年,中原经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7813元和6629元。按规划指标,到2020年,这两个数字要分别达到38000元和16000元。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原经济区内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要实现1倍以上的增长。

    据河南省发改委测算,要实现这个目标,到2020年城镇居民收入需要保持年均9%的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需要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两个增速均超过国家实现倍增计划所需要的年均7%。河南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我们不但要达到倍增,而且要努力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相关专家表示:规划中确定的目标比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目标要高一些,这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区域内的指标只达到平均线是不够的,中原经济区要走在前面,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规划中还提出了就业、教育等民生指标,如到2020年城镇年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2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从2011年的265万人增加到35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8%提高到40%。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原经济区的城镇化率要达到56%,进入到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

    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打造核心发展区域

    作为国内规划范围最大的经济区,中原经济区范围涵盖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五省的30个市和3个县(区)。在如此广阔的区域内,如何有效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打造核心发展区域同样令人关注。

    陈耀认为,规划提出要“完善中原经济区联动发展机制,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繁荣”,这对于调动五省各方的积极性,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广大范围优化配置,推进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

    记者采访了解到,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心地带,经济交往密切,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这一区域就开始了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区域合作。今年5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批复设立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

    河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上,规划提出要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协同建设跨省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立中原经济区五省政府高层协调机制和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并在区域专项规划编制、区域政策协调、要素资源流动等领域探索建立合作新机制;支持河北省在邯郸、邢台建立冀南区域合作示范区,加快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这对加快建立跨省域合作发展机制,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提升整体竞争优势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规划提出,推动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市融合发展,形成高效率、高品质的组合型城市地区,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引领辐射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同时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发展轴和南北两翼经济带。

    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认为,“米字型”发展轴和南北两翼经济带对于中原经济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不仅使郑州的核心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也把河南省周边大部分地级市纳入其中,对提升5省30市经济融合度、促进地区合作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国家出台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规划从粮食生产核心区、产业升级和投资引导、统筹城乡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提出了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河南省发改委负责人说,规划还就开展人地挂钩、建立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等先行先试的内容进行了细化,更具可操作性,这对推动中原经济区从农业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破解一系列发展难题打开了新空间。

 
 
 相关链接
· 图表:中原经济区规划正式发布
· 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
· 中原经济区规划发布 河南提出两不三新发展路子
· 中原经济区规划发布 探索“两不三新”发展路子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