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2013中国经济: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增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16日 07时22分   来源:光明日报

    在纷飞的瑞雪中,我们即将迎来2013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3.6%,而美国、欧元区、日本这三大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也将分别只有2.1%、0.2%与1.2%。2013年,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如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中收获发展的春天?

    “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1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释放出重要信号。

    追求更有效益的经济增长

    今天的中国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

    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第一大服装出口国,第一大鞋类出口国……然而,据测算,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1.77%。以单车利润来计算,德国出售一辆宝马的利润,相当于中国要卖20多辆吉利或者奇瑞的利润。

    “今后,我们的发展不在于快,关键是怎么样持续、健康,让增长更有效益和质量。”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四个着力”——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四个着力’上更加努力,这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重点和关键。”

    当2013年悄然走近,中国经济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球仍处于金融危机影响之中,欧债危机影响加速蔓延……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两难问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刚性支出压力加大,过剩产能需要淘汰但就业问题又更为凸显,企业生产成本增大但创新发展又需要更多投入……

    “需要看到,中国经济最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是结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具针对性。”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亟待提高,应当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放到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

    “201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将延续,而其针对性和灵活性将加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需要我们通过市场机制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也要注重用政府手段实施逆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和健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说。

    追求更趋科学的产业结构

    据工信部披露,今年前三季度,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显现。

    “当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是产能过剩。”侯云春指出,淘汰落后产能、科学整合产能关系着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更关乎广大百姓的就业问题。

    我们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产能过剩仿佛已是中国经济的顽疾,而在今天,产能过剩的忧患更为深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经济难以继续通过出口消化过剩产能,而通过内需来消化产能过剩在今天看来也并不容易。

    “单纯靠规模扩张推动发展会产生严重的产能过剩,这条路不能再走下去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这就必须以创新为动力,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能否成功转型,已成为企业能否继续存在发展的生死之搏。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企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各个经济层面生死攸关的现实任务。

    “一些地方产业结构同质化,其中一个原因是部分地方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力度太大。”侯云春指出,“从今后看,转方式的根本在于转动力,发展动力应真正转到各级市场主体上去,而不是让各级政府再充当经济发展主导者。”

    追求更有质量的城镇化

    到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达51.27%,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意味着我国成为30年来城镇化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约能带来7万亿元的市场需求。由此,城镇化发展将会释放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这无疑是未来促进内需的战略着眼点。

    “但总体上来看,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高速度低质量的城市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指出,我们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仍延续的是一种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的发展模式,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城镇化呈现出明显的不协调,包括城乡不协调,区域不协调,人口与产业的不协调。“新的一年,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如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真正走上一条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真正实现‘美丽中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

    新的一年,告别对增长数字的膜拜,我们更加重视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更加重视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增强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我们相信,这种更科学、更务实的发展,必将引领中国经济走得更高、更强、更远。(记者 冯蕾)

 
 
 相关链接
· 2012中国经济走势评述:房地产调控 路向何方?
· 2012中国经济走势评述:“三驾马车”调速几何?
· 邵宁出席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 张燕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进入转型和调整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