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经济如何换挡前行—中外经济学家纵论中国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3日 19时20分   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如何换挡前行
——中外经济学家纵论中国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王宇、韩洁、王希)

    高速发展30多年的中国经济今天正显露出稳步慢行的迹象。今后的中国经济巨轮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又将如何突破旧有障碍,成就怎样的发展,在23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多名经济学家,共话中国经济,纵论中国发展。

    换挡: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特征

    在过去30年间保持10%以上高增长的情况下,去年中国经济增速回落至7.8%,未来增长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引发中外人士的热议。

    “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高增长之后,潜在增长率将会下降,将进入到一个中速增长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发言说。

    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步入转换阶段,在经过最近两年7%-8%的潜在增长率后,将会稳步进入到6%-7%的中速水平。

    “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仍将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但我相信中国经济增速仍可维持在7%的水平,但速度并不是第一位,还要看质量。”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称。

    尽管与过去几十年相比,中国经济可能会进入到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长水平,但与会的经济学家均认为,这样的回落合乎规律。此外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极有可能接近或超过美国,人均收入水平也会接近或达到高收入国家门槛。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会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家,会继续持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发言指出。

    新城镇化:中国经济的新机遇

    与会人士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前景总体乐观,但新形势下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把握好新机遇,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中国将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如何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二是如何发掘和用好新的增长点。”刘世锦称。

    美国兰德公司总裁迈克尔·博斯金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各国财政安全提出预警,而中国必须吸取美国和欧洲此前的教训,做到在财政支出方面更有约束,实现财政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平衡。

    经济学家认为,地方政府换届后固有的投资冲动、物价和资产价格反弹压力、产能过剩问题、财政金融风险等将成为中国经济今年不得不直面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将面对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改善、贸易结构调整等新机遇。

    “现在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约有20%人群属于非城镇户籍人口,城市化后,他们的消费将会增长30%左右,相当于6%的农民进了城。”刘世锦判断。

    经济学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将随之推进。“2010年我国的工业增加值率是23%,而同期日本是31.4%,美国是38.5%。如果通过产业的升级,中国达到日本和美国目前的水平,那么中国工业增加值率就有30%-70%的提升空间。”刘世锦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认为,尽管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但中国贸易结构正在发生良性改变。“东盟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正在提升。”

    释放改革红利:中国经济的新看点

    经济学家认为,如何寻找到新的增长点和发展动力,已成为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后亟须解决的问题,而这就必须扫除发展的机制性障碍。如何以改革来破题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看点。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今年要做的事情就是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将明确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

    “任何一个成功经济体的改革,都必须实现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平衡。”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需要更快地从出口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会发生变化。政府不应再决定自己怎么做,而是帮企业怎么做。

    “过去我们是铺摊子,今后则是要上台阶。显然上台阶对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有聪明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需要更加重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而这正是中国下一步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刘世锦说。

 
 
 相关链接
· 透视中国经济新变化 结构调整出现优化迹象
· “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于26日在北京召开
· 中国经济成功软着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推动
· 2013中国经济: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增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