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坚强地活下去,加油!--芦山灾区新生命寄托希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4月24日 07时0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四川芦山4月23日电(记者李来房、易凌、余里)“母子平安!”当姑姑余春香告诉21岁的程伟时,他显得高兴而激动。产房外一片欢呼。

    23日上午10点10分,一个新生命在四川省芦山县太平乡政府院内的临时产房里诞生。这是四川省芦山“4·20”强烈地震后在该乡降临的第一个小生命,也是在芦山县地震灾区出生的第二个婴儿。

    小生命的到来使大家暂时忘却了地震的伤痛,成为明天和希望的寄托。程伟说,他要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亲戚朋友,让他们高兴一下,不要让地震的阴影总在心里。

    截至目前,地震造成200多人死亡或失踪,万余人受伤。太平乡是重灾区之一。程伟所在的兴林村民房受损严重,他自己的房子变成危房,现住在帐篷里。地震时,程伟家人都及时跑出房外,没有伤亡。

    “孩子名字叫程爱军,是一个护士长给起的,相当好听,表达了我们对军人的感谢之情。”程伟说,“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今天。”

    由于公路因山体塌方中断,程伟和他的20岁妻子杨燕,还有姑姑和妈妈,一大早走了20多里的山路,才到了设在乡政府的成都军区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救治点。

    负责接生的该院妇产科副主任王民义欣慰地说,这里连专门接生用的产包都没有,缺少消毒的东西,考虑到条件很有限最初还准备把产妇转移,但杨燕已是生第二胎,孩子已足月,检查看出她很快就要生了。21日,医疗队曾把一位待产的孕妇空运到了成都生产。

    王民义说,后来想到产妇已走了20多里的路,如果转移,她很可能在路上就生产了,那样更麻烦了。“地震显示了生命的脆弱,但是孩子的顺产让大家都特别高兴,也增加了灾民对未来的希望。”

    程伟儿子出生的前一天晚上,芦山县庐阳镇的刘丽在芦山县人民医院顺产了一个女儿。这也是地震之后在这里出生的第一个宝宝。医院的门诊和病房楼都在地震中受损,医护人员和伤员患者都在院内的帐篷里。

    “很感谢他们,否则不会那么顺利。”25岁的刘丽说。她是在县医院里的解放军第42医院野战手术车上顺产的。负责接生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医生万里说,她21日在单位上了通宵夜班,22日被紧急派到这里参加救援。

    刘丽的丈夫张景林目前还在上海一家理发店工作,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刘丽说,她把孩子出生的消息打电话告诉丈夫时,他很开心和兴奋,表示很快就回来看望女儿。

    23日是刘丽的生日。刘丽说,孩子的出生是上天给她的最好礼物。她给女儿取小名叫“安安”,希望她一生都平平安安。

    刘丽的房子在地震中也完全倒塌了,但家人所幸都没事。这栋房子是2010年花了10多万元修建的。她说,要等待政府的下一步规划,再盖新房子。

    在当地一家水电站上班的程伟每月工资1200元。他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刚1岁半。程伟说要好好地对待两个孩子。

    “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一定要加油!”程伟有力地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相关链接
· 武警总医院两支医疗队徒步进入芦山受灾严重地区
· 中央气象台:芦山、宝兴灾区24日将持续小到中雨
· 芦山中学首批422名异地复课师生安全抵达成都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