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辽宁首次发现“中生代的啮齿类”动物化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16日 19时5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 王立彬)中美两国科学家16日宣布,在我国辽宁首次发现被称为“中生代的啮齿类”的侏罗纪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

    记者当日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当日的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科学》上报道了这件产自辽宁建昌1.6亿年前的具有完整齿列和骨骼的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多瘤齿兽最早期的演化、食性分异、运动适应起源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多瘤齿兽是绝灭的哺乳动物的一个重要类群,生存于恐龙主宰的中生代,并在6500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中幸存了下来。多瘤齿兽通常被称为“中生代的啮齿类”。多年来仅对其牙齿有一点浅显的认识。多瘤齿兽成为中生代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几乎占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所有哺乳动物种类的一半。它们的支系是哺乳动物历史上生存时间最长的支系,出现于1.7亿年前,大约绝灭于3500万年前。

    新发现的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出土自建昌玲珑塔大西沟晚侏罗世髫髻山组,化石标本以对开的正模和副模形式保存,并见有毛发印痕。由于牙齿发育了明显的皱纹结构,如很多小的脊、沟、凹槽等,加之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产自西欧的侏罗纪地层,因此新发现的哺乳动物被命名为欧亚皱纹齿兽(新属、新种)。

    欧亚皱纹齿兽是已知最早的完整保存了头骨、头后骨骼和齿列的多瘤齿兽化石。通过对它的研究,古生物学家们能够追溯后期多瘤齿兽多种运动适应方式的起源。新发现欧亚皱纹齿兽为晚侏罗世时期欧洲和亚洲的哺乳动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提供了最新的证据。

    该研究得到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正型标本现保存于北京自然博物馆。

 
 
 相关链接
· 我国发现迄今最原始的具毛发哺乳动物完整化石
· 科学家在中国新疆发现一种新型肉食恐龙化石
· 环保部门调查远东仪化石化PTA项目环境违法问题
· 自然金始祖鸟化石等全球顶级矿物宝石5月亮相长沙
· 古生物学家发现中国首例恐龙游泳足迹化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