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蛟龙”号在采薇海山爬坡 进行第三航段首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03日 21时3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向阳红09”船9月3日电(记者 余晓洁)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日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下潜,于4500多米深处爬坡,采集了岩石、水样和生物样本,这是“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

    当天有1至2级风,是太平洋上难得的好天气,“蛟龙”号布放回收顺利。下潜最大深度为4578米,爬坡约420米,采回一块富钴结壳、一只六腕海星、四块海山岩石和海底水样。

    潜水器主驾驶唐嘉陵说,这次下潜的主要任务为检验潜水器性能状态。下潜作业期间,副蓄电池箱渗漏预警,其他设备功能正常。

    潜水器返航后,潜水器本体部门对“蛟龙”号进行了紧急检查。本体部门负责人胡震说:“初步判断副蓄电池箱插座与插头之间存在空隙,海水慢慢渗漏。我们正在对潜水器进行全面通电检查,力争较快排除故障。”

    唐嘉陵说,潜水器在接近4600米的一个平台首次坐底,采集了岩石和沉积物样本,然后开始爬坡。山坡平均坡度15度至20度,局部非常陡峭,坡度达60度至70度。随着高度上升,富钴结壳逐渐增多,潜水器几乎是贴在结壳边走。

    与第二航段的东北太平洋考察区域相比,采薇海山生物种类和数量明显较少。下潜时位于右舷的杨波说,整个过程只看到零星的生物,包括几条白色鼠尾鱼、几个紫色海参、两只海星、一枝珊瑚和一些海绵。

    本航段首席科学家王春生研究员认为,采薇海山生物丰度较低,符合本海域寡营养的特点。此外,在本区域也发现了六腕海星,说明巨型底栖生物分布比较广。科考队员计划回到岸上实验室后,对第二和第三航段取得的六腕海星进行基因对比分析。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潜水器检查维修仍在进行。如果抢修完毕,“蛟龙”号4日将在采薇海山东部进行第二次下潜,下潜深度约2800米,主要对山腰部的富钴结壳和底栖生物进行调查。

    富钴结壳是一种形成于海山斜坡的矿物,富含金属钴、钛、镍、铂等多种金属元素。今年7月19日,中国大洋协会向国际海底管理局递交的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矿区勘探申请获得批准,取得该矿区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

    图为“向阳红09”船破浪前行(8月2日摄)。2013年,“蛟龙”号从冲击大深度转入试验性应用航次,开始了服务科考和资源勘探的业务化探索之旅。按计划,“蛟龙”号在第二航段要预定下潜5次、机动下潜2次,下潜深度5200米左右。除首次下潜由潜航员测试潜水器性能外,其余潜次科学家均有机会参与。借助“蛟龙”,中国的大洋科考将彻底告别“取样基本靠拖网、人在水面干等”的粗放阶段。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 摄

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视频连线慰问“蛟龙”号队员

    8月12日中午12时30分,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通过视频连线,慰问了刚刚圆满完成“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1航次)第二航段第3次下潜任务的全体科考队员。

    在视频通话中,刘赐贵认真听取了现场指挥部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以及“向阳红09”船船长作的情况汇报,并代表国家海洋局党组向全体队员的辛勤工作表示亲切慰问。他指出,“蛟龙”号在第二航段中完成了3次下潜任务,整个过程安全顺利,科考收获巨大,科学家、“蛟龙”号驾驶团队以及媒体记者们等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值得肯定。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一定要继续关心船上人员的身心健康,进一步发挥船员们的积极性,不断努力,争取新的更大的成绩。 >>>详细阅读

“蛟龙”将勘探西北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区

    新华社“向阳红09”船9月2日电(记者 余晓洁)“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科考队2日抵达西北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区。航次现场指挥部决定,3日晨将开展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

    下潜主驾驶唐嘉陵说,首次下潜为工程下潜,主要任务是确认潜水器性能状态。3日下潜位置是采薇海山东北角,最大深度约4600米。预计海底作业5小时,航行距离约1.1海里,平均坡度约15度,希望采集水、底栖生物、富钴结壳和钴结核样品,同时会进行高清摄像。>>>详细阅读

“蛟龙”号:经受“四大考验”取得“三大发现”

    新华社“向阳红09”船8月17日电(记者 余晓洁)“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地时间17日(北京时间18日)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本航段最后一次下潜作业,完成了考察海底生物和采矿前景等任务。

    这次下潜是“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的第六次下潜,也是最后一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5122米,位置在东北太平洋国际海底管理局环境特别受关注区西侧。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蛟龙”号圆满完成东北太平洋考察 经受“四大考验”取得“三大发现”
· “蛟龙”下潜考察太平洋一处“自然保护区”
· “蛟龙”号在海底爬山 发现山麓生物相对少
·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冷泉区执行机动潜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