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新政 全球论辩—中国经济政策要点海外问答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12日 12时24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国力日增,中国经济政策在国际经济舆论场中的热度也在升温。从中国—东盟博览会到最近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到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围绕一个星期以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及的一些经济政策要点,许多海外专家和媒体跟踪评论。这些看法有赞赏,有疑问,有观望,也有期待。对于转型求变的中国经济,关注来自海外的不同观点与视点,其建设性价值不言而喻。

    要点一:新的“支撑带”

    问:李克强总理近日在南宁参观中国—东盟博览会时说,要做好内陆开发大文章,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回旋余地。着力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是必然选择。这一论述透露了何种政策信号?对中国经济意义如何?

    答: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科特·罗泽尔:中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主要是一个扶贫问题,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

    日本大和总研常务理事金森俊树: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可以说是“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勃兴”地域振兴政策的延长线。再提上述问题,与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有关,也可视为本届政府重视的“城镇化”政策一环。新政府意识到,推进各地的城镇化建设,不仅在于推动高楼大厦等基建投资,更需要培育各地的产业支撑。这是正确的方向。

    韩国“中国政经文化研究院”理事长李映周:李克强总理这次亲自关注东北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并希望推动这些地区的开发,对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缩小中国目前存在的“四大差异”(城乡差异、地区差异、阶层差异、民族差异)、以及促进地区平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传统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剑道:这样的做法虽然保证了平衡,但实行起来有难度,开发内陆需要充分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让市场竞争来决定最终经济中心的归属。

    要点二:开放新领域

    问:在9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尽快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导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并在推进结构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在这些领域扩大对民资开放,其意义、挑战与风险有哪些?

    答: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杨大力: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现象。我非常赞赏李克强总理的话,通过改革来增加制度红利。打破垄断是释放红利的一种方式。这一点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金森俊树:这些政策不妨视为始于2005年以来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延续。能否提出更加具体可操作的措施更为重要。毫无疑问,中国宏观经济正在迎来转型期,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仅依靠加大对劳动和资本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是有必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此,确实有必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各个经济领域,并改善国有企业效率。

    纽约大学副教授约瑟夫·福迪:推进上述改革的风险在于,可能表面上管制放松了,但实际的行动较少,并且改革推进的速度可能较慢。

    史剑道:这样做是想发出变革的信号,但发出信号容易,真正意义上引入民间资本并非易事。中国政府需要通过降低国家在这些行业的参与度,来鼓励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要点三:打破“三重门”

    问:李克强总理在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要坚决打破各种对民间投资制造隐形障碍的“玻璃门”、“弹簧门”,彻底拆除“表面迎进去、实际推出来”的“旋转门”。对此有何评价?

    答: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王红:李克强总理提到各种“门禁”是指具有掌控力的政府部门的设限,而不是其他经济力量。这种现象的背后还是由于政府直接参与经济生产、争资源,而李克强总理的这个提法诚实公开,体现中国政府已意识到民资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将会更重视它,给它更多发展空间。

    金森俊树:在中国,即使制度上认可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济领域,但实际上存在玻璃门、弹簧门等妨碍民间资本参与的不透明壁障,重要的是要加大这方面的改革力度。

    李映周:民间资本对石油、铁路等领域的投资非常困难,因此,政府有必要改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今后民间资本多样化投资创造土壤。有必要使政府官僚“最小化”,切实有力地为民间投资提供途径和渠道,以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之时,使中国经济能够通过扩大内需、搞活国内市场等方法得以稳定、健全地增长。

    要点四:明确“上下限”

    问:在大连达沃斯论坛召开前夕,李克强总理10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明确了中国经济运行中几个关键数据的合理运行区间,包括GDP增幅、通货膨胀率以及失业率情况。对此该如何解读?

    答:《华尔街日报》:中国政府明确了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上下限”,防止过度波动。明确“下限”是要确保稳定增长和就业,GDP平稳过渡到今年的7.5%,既是自然经济规律的趋势,也是再调整措施的结果。明确“上限”是要防范通货膨胀,今年CPI涨幅3.5%左右。如果经济运行保持在这一合理区间内,而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那么市场和社会将抱有稳定的预期。

    (执笔记者:刘丽娜、傅云威,参与采访记者:刘凡、樊宇、闫亮、张保平、冯武勇、权香兰)

 
 
 相关链接
· 黄树贤会见哈萨克斯坦反经济与腐败犯罪署代表团
· 张晓强:中国经济正处在由数量向质量增长转型期
· 经济奇迹进入提质第二季--达沃斯论坛传递的信息
· 江西省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私营企业达24.98万户
· 沈阳市聚焦产业集群推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企稳回暖 信心增强--解读8月份中国经济主要数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