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市政建设突破政府投资为主体 向社会资本敞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7日 18时5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关桂峰)10月中旬,位于北京市西北的肖家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扩建工程正在紧张建设,改造采取地下全封闭处理,既不影响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又杜绝了臭气外漏。而承担这一首都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是北京市的一家民营企业。

    7月31日,北京市发布消息,将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向社会资本敞开,拟推出126个项目,引进社会资本1300亿元。这些项目涉及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和镇域供热等六大领域。这是北京市首次全面将市政建设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

    很快,8月中旬,北京市水务局就与桑德集团签下了首个污水处理的合作协议,项目采用特许经营方式,由桑德集团投资建成后拥有25年特许经营权,项目预计总投资约3.3亿元。北京市水务局认为,桑德集团是有着近20年从事水处理的环保企业,现代化专业化水平高,有能力承担这一工程。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委员杨旭辉表示,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向社会资本敞开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业内人士坦言,这项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交给民企去做,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桑德国际财务总监王凯说,将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向社会资本敞开,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令人振奋。政策发布至今两个多月,桑德集团已在北京参与了4个水处理项目的投标,这种进度在王凯看来是从没有过的。

    “此外,招投标前信息公开的力度更大,项目的规模、技术要求、资金等相关信息都是公开的,不论你是什么所有制形式,都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王凯说。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燕萍坦言,过去社会主体参与建设缺乏具体的进入路径和方案设计,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安排,社会资本很难真正进入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进入之后也难以得到合理的回报。社会上所说的“玻璃门”“弹簧门”,我们都遇到过。

    在不少民营企业负责人看来,政府推进项目的力度大,措施实,速度也加快了。以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为例,7月底前,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与相关的区县开展了第二批项目前期论证工作,9月底前就完成了特许经营招商准备工作,四季度就开始启动建设。

    鉴于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的前期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和资金回收期长,还有民企负责人建议,政府还应多渠道地完善社会投资人合理投资回报机制,在价格、补贴、土地、市政等配套政策上有更细化的规定,实现民间投资者、民众、政府多赢。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表示,对具备一定经营条件的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将进一步打破垄断,开放市场,凡是市场主体能够承担的,由市场主体承担。今后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市场化建设的规模和领域,切实转变政府只能,致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关链接
· 污染3天“停车”停课--透视北京空气污染应急预案
· 北京:3000余名各界代表在八宝山送别消防英雄
· 北京市长王安顺会见渥太华市市长万晋思一行
· 北京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