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活动
 
曾培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15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曾培炎

(2007年1月)

  发展循环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几年,中央在深刻总结经济建设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一、发展循环经济十分重要和紧迫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对传统发展模式深刻反省的结果。工业革命以来,一些国家生产和消费大规模扩张,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排放了大量污染,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痛定思痛,人们重新思考和探索发展的道路。上个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受到宇宙飞船生存系统的启发,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理念,主张对有限的资源循环使用。从宇宙的范围看,地球也是一个“飞船”,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资源循环使用起来,促进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无害化,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形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纽带。当今时代,循环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每年石油消耗3亿多吨,煤炭消耗20多亿吨,矿石总消耗量超过70亿吨,二氧化硫排放2500多万吨,化学需氧量1400多万吨。就节约抓节约、就环保抓环保,需要大量投入,产出效率也不够理想。而循环经济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要求更高,效果和效益更好。它不仅开辟了资源综合利用、反复使用的新途径,使得物尽其用、变废为宝,资源利用的效率显著提高;而且从资源消耗的源头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使得废弃物吃干榨尽、化害为利,污染治理的成效大为改善。河北西柏坡电厂,安装并运行脱硫设备,用发电产生的粉煤灰、脱硫产生的石膏生产建材,把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电力生产,既综合利用了废弃物,又实现了废渣、废水的“零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从企业看,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使用,能够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济南钢铁集团公司,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管理创新为保障,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钢渣、废水的综合利用,“九五”以来仅节能效益就达到60多亿元。从全社会看,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回收利用,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循环利用产业,产生新的经济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当前,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日益凸显,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环境标准和回收处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我国不少产品往往因达不到标准要求而被拒之门外。发展节约环保产品,推行绿色贸易,不仅有利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也是我们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部署资源环境工作中,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工作力度加大。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组织调研、举办论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研究对策措施,推广先进做法。国务院有关部门召开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安排试点项目。许多地区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有关工作。

  二是立法进程加快。《循环经济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法律草案已初步形成。一些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条例,有的已经出台,有的正在抓紧制订。不少地区制订并实施了地方性法规。

  三是政策支持加强。有关方面完善了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了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改革了成品油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了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

  四是责任主体明确。受国务院委托,有关部门与各省(区、市)和一些重点企业签订了“十一五”能耗降低、污染减排的目标责任书。一些地区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节约环保的重要任务,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责任。

  五是试点稳步推进。在重点行业及企业、重点领域、重点园区、重点地区和城市等多个层面上,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重点节能工程开始启动。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继续推进。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达56%,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相当于粗钢产量的20%,废旧有色金属年回收利用量相当于年产量的25%左右。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上海化学工业园区,按照上、中、下游关系,把化工企业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整个园区万元工业产值水耗低于全行业的1/12,能耗低于1/2;废水排放量低于1/8,废气排放量低于1/3。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各方面的投入还不足,关键技术亟待突破,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不够健全。一些地区工作落实不到位,如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已经推行了15年,至今仍有不少地方还在毁田烧砖。一些地方发展循环经济说得多、做得少,存在做表面文章的现象。特别是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没有完成,今后几年实现“十一五”目标的任务更加艰巨,发展循环经济更加紧迫。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推进。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任务

  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不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到2010年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已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是:

  ——在减量化方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

  ——在再利用、资源化方面:汽车零部件等机电产品再制造达到一定规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在无害化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

  ——在体制机制方面: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比较完善。

  实现这些目标,尽管难度很大,但我们没有退路,只能迎难而上。为此,要着力推进以下重点任务:

  (一)切实加强能源资源节约。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和九个重点行业的节能工作,加快实施十大节能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千家重点企业节能行动。大力推进节材工作,继续实施木材节约代用、散装水泥推广等专项行动,切实解决月饼、药品、茶叶、化妆品等消费品过度包装问题。进一步加强城乡节水、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工作。到2010年,所有城市禁止便用实心粘土砖。

  (二)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淘汰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着力改造一批重点企业,重点监管一批消耗高、污染多企业,限期治理一批不达标企业,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特别要加强化工、石化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污染防治,从生产、建设、储存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做好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防范环境安全事故。从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和管理入手,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鼓励企业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无毒无害原材料。实施好危险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燃煤电厂脱硫等国家环保重点工程。所有新建燃煤机组同步安装脱硫设施并投入运行;已建燃煤机组到2010年脱硫改造一半,到2015年全部实现脱硫。

  (三)着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和开采,推进共伴生矿、尾矿的综合利用,重点搞好瓦斯、矿井水等矿山废弃物的开发利用。以城市、资源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的循环使用。针对城乡和行业的不同特点,推进废弃物资源化的重点任务:在城市,突出抓好建筑废物的综合利用,扩大中水回用的规模;在农村,加快实施沼气工程,搞好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的综合利用;在水泥行业,现有日产2000吨以上和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要安装或建设低温余热发电设备;在钢铁行业,现有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和新建高炉,要安装或建设炉顶压差发电设备;在电力行业,所有新建电厂要同步考虑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四)广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废旧产品再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推进废旧金属、塑料、橡胶及废纸、废布等的回收利用,搞好闲置物品和旧物品的调剂使用。目前我国每年报废汽车110万辆,报废电冰箱和电视机1200多万台,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和废旧电器产品回收处理的前景广阔,企业再利用大有作为。如上海大众通过更换废旧汽车发动机易损部件、对可用部件进行高温清洗,利用先进技术加工修复,实现再制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有电子电器产品,到2010年都要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和再制造。同时,要严格标准和监管,防止借再利用名义生产伪劣产品。

  (五)继续抓好循环经济试点。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要推进重点行业试点,在采矿、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搞好能源资源节约和“三废”综合利用,并落实到企业。推进重点领域试点,选择一批规模化再生利用与再制造项目、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搞好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推进重点园区试点,在重化工业集聚的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为循环经济服务的产业体系。推进重点地区和城市试点,在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地方,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的不同模式。在搞好国家第一批试点的基础上,适时启动第二批试点。

  (六)努力增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大量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关键。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大力组织科技攻关,重点加强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力争在废弃物循环利用、能源梯级综合利用、绿色再制造等方面取得突破。以项目为依托,推进循环经济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发展专业化的技术、咨询、管理服务,推行合同管理、协议承包等服务方式,加快培养循环经济方面有关人才。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借鉴管理经验,搞好人才交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好的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开创性很强的工作。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建立企业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机制,创造好的发展环境。2007年,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节能环保目标,以及“十一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力争迈出实质性步伐。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各地区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对本地区资源利用和废弃物产生情况开展一次调查,理清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提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的重点任务,拿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并积极牵线搭桥,推动跨企业、跨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密切沟通协作,抓好各项任务的分解落实和组织实施,搞好试点示范,加强指导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规划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龙头性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在组织编制有关产业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时,要充分体现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从宏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抓紧制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循环经济推进划。要依托循环经济试点,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真正起到示范作用。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资源消耗审核、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规划审批、项目核准的一个重要条件。对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使用的项目,有关部门要优先审批或核准。

  政策措施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将重点支持节能环保,各级财政都要增加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投入。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若干意见的要求,抓紧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污染排放收费制度,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税收政策,鼓励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建筑的生产和使用,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法规和标准对于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配合做好《循环经济法》立法工作的同时,抓紧研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机电产品绿色再制造等方面的管理条例,加快建立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以及有关产品标识制度。对过去出台的不利于资源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的文件,应组织力量及时清理,加以修订。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要大力加强舆论宣传,介绍先进做法,表扬好的典型,曝光不合理行为;普及循环经济知识,提高社会认同程度,发挥公众支持和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要提倡合理消费、物尽其用,反对奢侈浪费、随便丢弃,鼓励耐久产品的反复使用,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从一点一滴做起,营造节约环保和循环经济文明。

  发展循环经济,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链接
· 国务院召开发展循环经济电视电话会 曾培炎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