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活动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01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1月7日)

    这次会议是在全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探索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下面我着重讲三点意见:

    一、五年来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过去五年,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本届政府刚刚成立,卫生工作就遭受到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集中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不健全、卫生改革发展滞后等问题。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看病难、看病贵,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等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非常突出。面对严峻的考验和艰巨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职责、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积极支持,特别是全国卫生系统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努力拼搏,经过不懈地努力,我国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水平提高。国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改善了卫生服务条件,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包虫病、麻风病、疟疾等重大传染病患者获得免费药物治疗。全国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超过98%,国家免费免疫的传染病从7种扩大到15种。

    ——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明显加快,覆盖面逐步扩大。全国已有近10亿城乡居民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基本医疗保险,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03年以来,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均次费用和住院均次费用涨幅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06年门急诊均次费用接近零增长,住院均次费用出现负增长,患者负担有所减轻,这是20多年来首次出现的积极变化。同时,卫生总费用中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比例从2002年的57.7%下降到2006年的49.4%,下降了8.3个百分点。

    ——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中医药服务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全国已有3072个中医院、33.3万张床位,各类医疗机构基本都设有中医药科室,有72%的乡镇卫生院、9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4.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

    ——环境卫生、食品和药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全国有5.8亿农村居民饮用上清洁自来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经过多年集中整治,食品药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

    ——居民健康素质持续提高。2006年,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3.0岁,比2000年提高了1.6岁;婴儿死亡率由2002年的29.2‰下降到2007年的15.3‰;孕产妇死亡率由2002年的43.2/10万下降到2007年的36.6/10万。

    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卫生改革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已经开始扭转,卫生工作的一些薄弱环节得到了加强,卫生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在增进人民健康、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五年来,我们集中精力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第一,采取果断措施,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们坚决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有效遏制禽流感疫情的蔓延,保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我们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国家累计投入276亿元,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立法和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各项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2003年,我们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五年来,新农合这一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从无到有,稳步推进,已形成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走出了历史上农村合作医疗几起几落的困境。社会各界对新农合高度认同,农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支持和拥护这项制度。截至2007年9月底,全国参合农民7.26亿人,覆盖率达到86%,2008年将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另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参加人数达4068万人;已有近1.8亿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基本保障。

    第四,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央和地方总计投资217亿元,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同时,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推进城市卫生综合改革。目前,全国98%的地级以上城市、93%的市辖区和一半以上的县级市组织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建立了2.4万多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央在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卫生建设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区域卫生差距。

    第五,加强卫生监管,维护群众利益。各级卫生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加强行业监管,坚决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连续三年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改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专项工作,遏制医药购销和诊疗服务中的不正当交易行为。深入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规范医疗服务秩序。组织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

    第六,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扶持中医药发展。深入分析制约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把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纳入法制化轨道。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中医药科研、网络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持。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控制疾病和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认真研究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将于今年正式出台并进行试点。

    总起来说,这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上艰苦探索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五年,是卫生系统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发生重要转变的五年,是卫生工作坚持开拓创新并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也是人民群众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获益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我一直分管卫生工作,期间还兼任了两年卫生部部长,在与同志们一起迎战非典、防控重大疾病、共建新农合、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共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计等工作的过程中,度过了人生一段难忘的、值得留恋的时光。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我国医疗卫生队伍是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技能精、奉献精神强的队伍,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刻苦钻研、甘于奉献、救死扶伤、任劳任怨的精神令人感动,令人难以忘怀。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并以我个人名义,向全国600万医疗卫生工作者,以及关心、支持卫生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二、五年来卫生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过去五年,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对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应当认真总结并长期坚持下去。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全部卫生工作的首位。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卫生工作必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最重要的任务。

    第二,坚持围绕大局,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大力发展卫生事业,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又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卫生工作要置于经济社会大局之中,使卫生事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第三,坚持立足国情,严格遵循卫生发展的自身规律办事。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准确把握卫生发展的自身规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雪中送炭,注重服务的均等化,以有限的卫生资源争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第四,坚持政府主导,有机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卫生事业。政府对维护人民群众健康负有重要责任。同时,也要有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发展卫生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

    第五,坚持统筹兼顾,努力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从卫生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区域卫生发展,兼顾不同人群的卫生需求,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落实卫生公益性的政策措施,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服务水平差距。同时,明确政府、社会、医疗卫生机构和公民个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调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双方的利益关系。要注意把改革实践中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制度化、法制化,为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

    三、把握正确方向,逐步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当前,我国卫生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学发展观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全党重视卫生、全社会关心卫生的局面已经形成;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公共财力不断增强,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卫生服务体系、忠诚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医疗卫生队伍,以及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都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卫生服务与人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带来的影响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使我国面临更加沉重的疾病负担。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体系需要长时期的努力,解决卫生事业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性、结构性、机制性矛盾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卫生改革发展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对此,我们既要勇于面对,奋发努力,又不能急于求成。

    第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疾病预防控制放在卫生工作的首位。要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明确工作职能,落实岗位责任,确定工作目标,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要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努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以防控重大疾病为重点,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努力降低发病率。要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严格公共场所、城乡环境、食品药品和医疗服务监管,为人民群众创造健康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继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的健康意识和文明生活方式。

    第二,必须把发展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作为长期的战略重点。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扶持政策,创新卫生支农的有效方式,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要加快建设布局合理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模式,创新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要大力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建立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在资金安排、设备支援和人才引进等方面,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基层卫生工作的支持力度,推进区域卫生均衡发展,努力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

    第三,必须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医药发展,既要注重继承,又要推进创新。要完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落实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改革措施,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要发挥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的作用,组织骨干力量联合攻关,努力攻克医学难题。要继续实施中医药“三名三进”(中医名院、名科、名医,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程,推进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壮大中药产业,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第四,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卫生工作机制。要完善卫生行政管理体制,落实涉及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各项卫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合理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经费保障机制。要继续坚持和完善部门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共同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发展壮大卫生事业,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相关链接
· 吴仪出席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并讲话
· 吴仪出席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
· 吴仪出席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并讲话
· 吴仪: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
· 全国卫生工作会召开 吴仪:加快推进卫生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