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
来源: 统战部网站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之一。自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战事历时三个月,史称“八·一三”上海抗战或“八·一三事变”。因战争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所以又称淞沪抗战或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为发动对中国的全面进攻,于1937年8月13日进攻上海,拉开了淞沪抗战的序幕。此次战役中,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三、六、九、十一、十三、十八、一○一、一一四等12个师团及海空军、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国民党军先以冯玉祥、后由蒋介石亲自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下设左翼军总司令陈诚、中央军总司令张治中(后改由朱绍良指挥)、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先后投入第八、九、十、十五、十九、二十一集团军70余个师,70万左右的兵力。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整个抗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日军处于守势。中国守军给进犯日军以沉重打击,并在14日主动向日军阵地出击。8月23日以后,抗战进入第二阶段。8月下旬,日军大批援军在吴淞、川沙登陆,中国军队在宝山、月浦——罗店、浏河等地与日军反复争夺。中国军队经过月余鏖战,未能奏效,防卫能力明显下降,开始全线退却。9月下旬,中国军队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双草墩一线。9月30日,日军发起总攻。10月25日,大场失陷,抗战进入第三阶段,中国军队开始撤退。至26日,中国军队退守苏州河南岸。11月5日,日军第10军从杭州湾的金山卫和全公亭大举登陆,切断沪宁线,由西线迂回中国守军后方。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至此,淞沪抗战结束。日本侵略军对上海的大举进攻,严重威胁到英国及美国等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致使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到抗日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