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发布通令给一批单位和个人授称号、记功
中国政府网
 

授予海军哈尔滨舰、叶景林荣誉称号

 

    2003年1月中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命令,授予海军哈尔滨舰“海上先锋舰”荣誉称号,授予叶景林同志“德艺双馨文艺战士”荣誉称号。

 

    海军哈尔滨舰是中国国产某新型导弹驱逐舰首舰。自1991年组建以来,全舰官兵牢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本职能,全面建设过硬战舰,先后出色完成了一系列实兵演习重大任务。他们作为海军编队指挥舰出访美洲,使中国海军实现了首次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突破。他们注重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从严治舰,10多年来先后驻泊过10多个沿海城市,派出数千人次到全国几十个厂所和院校参加培训学习,出访8个国家,接待国内外观众12万多人次,保持了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军事技术过硬,全舰专业考核优良率达97%,独立操纵合格率达100%,75%的官兵达到了“一专多能”,为兄弟单位输送了一大批专业技术骨干;努力开拓创新,结合训练总结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同类型号舰艇装备操作规程和使用保养条例,协助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进行了1300多项新装备试验,率先完成了新型战舰全功能、全系统、全科目训练,为同类舰艇战斗力的生成发展提供了科学规范和宝贵经验;从实战需要出发,认真研练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高难战术课题,共取得战法研究成果22项。近几年来,这艘舰先后7次受到解放军总部的通令表彰,连续3年保持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续6年被海军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2次荣立二等功。

 

    叶景林,沈阳军区政治部话剧团曲艺队原队长,辽宁省鞍山市人,1953年出生,1972年入伍,1976年入党,历任班长、干事、电影队副队长、曲艺队队长,国家一级演员,2001年3月因肺癌病逝。叶景林同志把为兵服务、德艺双馨作为毕生追求。他担任曲艺队队长7年里,带领演员顶烈日、冒严寒、下海岛、钻山沟,风餐露宿,行程20多万公里,足迹踏遍了东北大地的座座军营,为基层官兵演出480多场,即使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也强烈要求下基层演出,直至病倒在舞台上。他一生坚持用火热的心去写兵演兵,讴歌军营,先后创作了60多篇反映部队生活的评书,有50多个节目获奖,其中获全国、全军一等奖的就有12个。他坚持台上演好戏,台下做好人,不为金钱名利所动,多次谢绝到地方商演;他倾心为官兵送欢乐,不给基层添麻烦,受到部队官兵的广泛称赞。叶景林同志先后荣立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被沈阳军区树为“学雷锋标兵”、“学雷锋先进个人”,被中国文联表彰为“德艺双馨”的中青年艺术家;他带领的曲艺队被沈阳军区树为“深入基层为兵服务先进单位”,被中国曲艺家协会表彰为“德艺双馨”曲艺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给总后勤部某研究所和舒斯云等5人记功

 

    2003年1月中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通令,给总后勤部某装备研究所记二等功,给舒斯云、钱桂生、刘维永、胡蕴玉同志分别记二等功,给邵维正同志记三等功。

 

    总后勤部某装备研究所,担负着全军被服装具、单兵防护与救生装备、野战饮食装备和军用食品的研制任务。近年来,他们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搞科研,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9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九五”全军后勤科技重大贡献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35项。

 

    第一军医大学教授舒斯云同志(女),1935年出生,1951年入伍。多年来,她在神经生物学领域刻苦钻研,取得显著成绩。她主持完成的“脑纹状体内一个新区的发现及结构和功能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钱桂生同志,1945年出生,1963年入伍。多年来,他在呼吸内科学领域刻苦钻研,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

 

    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刘维永同志,1928年出生,1949年入伍。多年来,他在心血管外科领域刻苦钻研,取得显著成绩。他主持完成的“胸部创伤基础和早期救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四军医大学教授胡蕴玉同志(女),1931年出生,1951年入伍。多年来,她在骨创伤治疗领域刻苦钻研,取得显著成绩。她主持完成的“晚期周围神经损伤退变与修复后再生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后勤指挥学院教授邵维正同志,1935年出生,1951年入伍。几十年来,他致力于党的基本理论教学和党史研究,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组织的党史研究和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

 

给总装特种工程技术安装总队、成都军区某部川藏兵站和郑忠堂等4人记功

 

    2003年4月上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签署通令,分别给总装备部特种工程技术安装总队记二等功,给成都军区某部川藏兵站部记三等功,给郑忠堂、王成、董谊信记一等功,给臧克茂同志记三等功。

 

    总装特种工程技术安装总队,主要担负卫星、运载火箭等发射阵地工程建设及特种工程安装任务。这个总队1951年组建以来,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核试验爆塔,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和“神舟”飞船等发射阵地建设任务,为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和加快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鲁班奖”2项,军队优质工程奖9项。

 

    成都军区某部川藏兵站部组建48年来,广大官兵以艰险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三不倒”精神,长期奋战在3000公里的川藏线上,累计运送进藏物资400多万吨,行程29亿多公里,涌现出了“川藏线上十英雄”、“川藏线上英雄汽车兵张洪”和邦达“高原模范兵站”等一批英模单位和个人。

 

    兰州军区某部修理所高级工程师郑忠堂同志,1958年出生,1976年入伍。多年来,他主持和参与30多项科研项目,有14项获国家专利,17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6项成果在军区推广应用,2项成果在全军推广应用。

 

    成都军区某部副译审王成,1960年出生,1979年入伍,2002年2月因肝癌病逝。多年来,他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特别是在肝癌晚期仍然坚持工作,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先后3次获得全军性科研成果奖,4次被评为“业务先进个人”,4次受到总部专电表扬。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某研究所研究员董谊信,1939年出生,1962年入伍。入伍以来,他致力于风洞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参与11座风洞设计建造和5座风洞的技术改造,为空气动力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军队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1项。

 

    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臧克茂,1932年出生,1955年入伍。几十年来,他致力于坦克炮控系统研究,取得突出成绩,主持完成的“装甲车辆电气系统动态性能测试与仿真”和“坦克数字交流电驱动系统”两项科研成果,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授予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

 

    2003年11月上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授予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英雄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

 

    总装备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航天员大队,1998年1月组建。5年来,全体航天员以发展中国航天事业为己任,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出色完成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他们刻苦训练,努力攻关,先后完成了30多门课程和8大类58个课目的学习训练;勇于挑战极限,敢于超越自我,坚持超重耐力和低压缺氧训练,在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中练生存、强素质,航天员的综合素质全部达到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要求;坚持科学施训,创新训练方法,在大强度、超极限的情况下,保证了航天训练的安全顺利。这个大队连续4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和行政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10月15日,这个大队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英雄壮举,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授予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荣誉称号,给郁建兴同志追记一等功

 

    2003年12月下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授予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科技练兵先锋飞行大队”荣誉称号,给郁建兴同志追记一等功。

 

    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集体,在抗美援朝、华东防空作战中,屡建战功。特别是1996年装备新型战机以来,他们认真落实“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扎实开展科技练兵,战斗力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出色完成了30多项重大任务。他们坚持从实战出发组织训练,率先完成新型战机新大纲试训任务,为航空兵成建制形成战斗力探索了新路;充分挖掘新机作战潜能,先后攻克了20多个训练难题,总结完善了8套新战法;自觉加大训练难度和强度,有效提高了攻防作战能力;坚持科学施训,严格按章办事,全面加强基层建设,保持了连续52年飞行安全无事故。近几年来,先后被四总部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被空军评为“科技练兵先进单位”、“基层建设标兵单位”,3次荣立二等功。

 

    郁建兴,解放军总参谋部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三系主任、教授,男,江苏省靖江市人,1964年9月出生,1980年9月入伍,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上校军衔,中国防化领域出色的青年专家和学科带头人。2003年3月13日,他在出国执行任务中不幸遇难,年仅38岁。郁建兴先后两次代表中国政府出国执行任务。特别是在2003年执行任务中,他冒着生命危险,行程5万多公里,撰写了60余份近30万字的工作报告,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授予西藏帕里边防派出所、江西省井冈山市消防大队荣誉称号

 

    2003年12月下旬,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西藏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日喀则支队帕里边防派出所、“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授予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吉安市支队井冈山大队“井冈山模范消防大队”荣誉称号。

 

    西藏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日喀则支队帕里边防派出所自1961年组建以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始终把维护祖国统一和边境安宁放在首位,继承和发扬党和军队优良传统,模范遵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帮助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近十几年来,辖区未发生一起刑事和治安案件,并破获5起外逃案件,抓获27名外逃分子,及时发现和处理了数十起边境治安问题。1995年以来,参加抢险救灾20余次,抢救群众120多名,挽救了群众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并为群众做了大量好事。该派出所的突出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4次;连续8年被西藏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基层建设标兵单位”;1998年,被国家民委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02年,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2003年7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模范公安派出所”荣誉称号。

 

    江西井冈山市消防大队自1996年以来,出警1560余次,营救遇险群众232名,保护财产价值2000余万元。1984年以来,该大队先后49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连续7年被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评为“先进大队”,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其中,1999年、2000年被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被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军区评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1年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2年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3年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被共青团中央、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