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概况>> 中国简况
 
三峡库区淹没线上著名文物古迹简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16日   来源: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

   丰都名山:1982年11月8日,名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长江上游的一个名胜古迹点。丰都素有“鬼城”之称,说是人死后魂魄要到丰都——“鬼国幽都”报到。人死后精灵不灭,并转到冥冥中的另一个世界,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很容易产生这种观念。如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汉祖父子,本楚人,好楚声,崇祠祀。东汉,佛教始传入中国,道教也逐渐兴盛,张陵在丰都建立道教平都治。据《丰都县志》载:西汉中散大夫王方平、东汉和帝后曾祖阴长生在平都山(名山)学道功成。西晋初,名山始建道观,后又盖佛寺,如《水经注》载;“县(平都)有天师治,兼建佛寺,甚清灵,知山上寺观其来旧矣”。

  鬼国阎罗王之说,佛道两家皆极推崇。道家设想罗丰山为阎罗王住所,因罗丰山的“丰”字与丰都县的“丰”字相同,后人遂将虚作实,说罗丰山就是丰都的“平都山”,是阎罗王住所。李白诗:“下笑世上人,沈魂北丰都”,可知唐时此类传闻已风靡社会。明清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说岳全传》等描写丰都乃“鬼城地府”,其影响更为广泛深入人心。有人又将阴长生、王方平穿凿附会为“阴间之王”,历代在名山及其周围迭修寺庙,有仙都观,凌霄宫、阎罗庙……数目之多,有如杂货,于是,“鬼城幽都”路人皆知也。

  据旧县志载:明代以前名山建筑,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毁于战火,只剩二仙楼。康熙元年(1662年)知县汤艹氵叟始鸠工备材,在废墟上重修名山寺观。现存建筑有“天子殿”、“二仙楼”、“大雄殿”、“百子殿”等。

  天子殿占地2431m2,殿高约9.5m。内塑阴天子坐像和“天子娘娘”。“六功曹”、“四大判官”、“十大阴师”以及地狱中种种酷刑、执行的鬼神等塑像,组成一幅阴森恐怖的立体图。山门门额正面嵌“天子殿”三字匾,背面楷书“幽都”二大字;门前蹲着一对栩栩如生、钢爪欲扑的石狮。

  二仙楼为八面体立塔式阁楼,创修于西晋,清康熙十年(1671年)和清道光五年(1825年)两次维修。楼共三层,每层高丈余,一楼塑华光大帝——目连像;二楼塑观音及金童玉女像;三楼塑王阴二仙对弈和渔樵二夫观棋像。

  大雄殿原为祀明初蜀献王朱椿(朱元璋之子、洪武二十一年封王镇四川)的殿宇,称“廖阳殿”。清重建,更名“大雄殿”,门前横卧着相联一体的三座单孔石拱桥,长335公分。宽156公分,考为明代建筑,为适应“阴曹地府”之说,清代始称其为“奈何桥”。

  奉节白帝城: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海拔248m。西汉末年公孙述拥兵据蜀,在山上筑城,传说城中井内曾有白龙跃出,因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述死,土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三国刘备在此托孤,传为千古佳话。

  现白帝庙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建筑。明良殿内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塑像,武侯祠内供诸葛亮祖孙三代像。祠前的观星亭传说是诸葛亮观星象之地。明良殿和武侯祠左右两侧藏有各代名碑。庙内还有文物陈列室、诗史堂。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巫山县与奉节之间、长江南岸大溪和长江 交汇处,面积约1.5万m2。1959年和1975年曾先后两次进行发掘清理,共清理墓葬207座 ,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和玉器。石器有斧、石奔、凿、锄、刀、矛、镞、纺轮、人面形玩具等。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 ,彩陶较少;器形有釜、鼎、盂、豆、簋、碗、碟、罐、甑、空心球等;骨器有锥、针、凿 、刀、矛等;玉器有璧、璜、环、块、耳饰等。此外还有蚌镰、蚌环珠、象牙圈、海螺、松绿石等。从出土的器物看来,其文化是当地发展起来的,但也受其他文化的影响。从出土的石锄、蚌镰和彩陶碗上的谷穗纹饰看,农业已是主要的生产项目,人们生活相对稳定。另外根据墓葬中用鱼、狗殉葬及出土的兽骨、鱼骨,可以看出渔猎在当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长江西陵峡及峡口以东,近年来屡次发现大溪文化遗存,如宜昌扬家湾、宜都红花套、松滋桂花树、枝江关庙山等。

  屈原故里:屈原(约公元前340~278年),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曾任楚国左徒和三闾大夫之职,后受权奸排挤而遭放逐,浪迹汉北、江南间,历十数年之久,饱经忧患。当楚都为秦兵攻破时,他愤而以身殉国,投汨罗江而死。其《离骚》、《九章》、《九歌》、《招 魂》等诗篇,声贯古今,名扬中外,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屈原故里在秭归县三闾公社东平里,世传有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等遗迹。

  香炉坪是屈原诞生之地,传说屈原降生时异香扑鼻,此地因称为香炉坪。

  照面井在香炉坪对面的伏虎山山坡上,相传系屈原所凿。清咸丰十年,乡民在井边常青树置“照面井”碑,上刻:“此系屈公遗井,以后切勿荒秽;此株青树,永世勿得砍伐”。

  读书洞在响鼓溪深谷的半山上,相传为屈原读书处,洞口原有清同治年间所刻“读书洞”三字,早已剥落不清,现又立一新碑。

  明妃村:今湖北兴山宝坪村,历代相传是王昭君故乡。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入宫为妃,封为昭君。晋朝避明帝司马昭讳,后称明君、明妃。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求亲,昭君自请嫁给他。由于昭君和亲,对结束汉匈战争,促进民族溶合具有重要作用,符合人民愿望,因而她深受人民爱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成为诗词、戏曲和小说等各种作品的题材。

  宝坪村曾有许多纪念昭君的名胜古迹,如昭君祠、昭君院、楠木井、梳妆台、绣鞋洞、宋“昭君故里”碑等。现经整修的只有楠木井、梳妆台两处。库区其他文物古迹概况

  奉节城:系明代成化十年(1474年)修筑,周长6里,有5座城门,大南门是入城主要通道,原名“纵目”,后改称“依斗门”。其它尚有古城遗迹的还有秭归(清代)、丰都(清代)、巫山大昌(明代)等地。

  奉节诸葛亮八阵图:古代所谓“八阵”,是指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等为名称的战斗队列。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载有《诸葛亮鱼复江八阵图》。因《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及后人对古代阵法不甚了解而给八阵图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诸葛亮所设八阵图,相传在奉节有两处,一是城东边的水八阵;一是白帝城东北草堂附近的旱八阵。所谓水八阵,实是位于梅溪河入江处的沙洲碛坝。碛,水中沙堆也。据志书记载,奉节人民因仰慕诸葛亮,每年正月七日倾城出游八阵图,谓之“迹碛”。踏碛之风,明代还有记载,后来就渐渐失传了。

  杜甫草堂:杜甫曾在夔州住了一年多(766年-768年),写诗437首。宋乾道六年(1170年),陆游来夔州任通判,缅怀诗圣,作《东屯高斋记》,记载了杜甫在夔州的白帝城、氵襄西,东屯等三处寓址,对寓址之荡然无存不胜感慨。氵襄西在氵襄河(梅溪河)之西的奉节城内“夔柚园”一带,东屯即今奉节县草堂,位于草堂区浣花大队,清代在此立杜公祠供人凭吊,但现在已另起新屋,辟为合作社商店。只在其街口立着清光绪末年为纪念 杜甫所立的石碑。

  孟良梯: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南岸粉壁墙东边绝壁上,凿有许多方形石孔,深1尺,宽0.8尺,高0.7尺,孔距3尺,自下而上呈“Z”形,一直排列至高不可攀的山腰,人称“孟良梯”,实为古栈道遗迹。

  瞿塘峡、大宁河岩棺:四川大学曾在瞿塘峡的盔甲洞、风厢峡、巫溪荆竹坝清理了一些岩棺,发现铜带钩、铜手镯、木梳等汉代遗物。岩棺多数处于180m高程上。

  巫山神女庙:始建于唐代、后毁。前几年在青石修复神女庙,旋毁于火灾。

  陶片石器采集点有:万县聚鱼沱、麻柳沱,小湖滩、姚嘴、杨家碑、云阳余家嘴、新津口、中槽溪、故陵、奉节周家坪、巫山江东嘴、培石、巴东官渡口、李家湾、秭归势大岭、牛口、莲花沱、银杏沱、水井村、沙窝子、旧洲河、何家湾、大幺姑沱、王家祠堂、沙镇溪、泄滩、柳树湾、宜昌白水溪、太平溪,这些采集点均处于长江边,石器陶片零星散布于河漫滩及一级阶地。个别在二级阶地。其间杂有汉砖、青瓷片等晚期文物,不见文化层。可能是原遗存不丰富,经历年洪水冲刷及人为破坏,遗存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