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概况>> 中国简况
 
三峡库区文物概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16日   来源: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

  三峡以其雄伟壮丽的景色令人向往,历代文学家,画家用他们的如椽大笔,给三峡蒙上了一层绮丽神秘的色彩。古代人民留下的文物古迹,更为三峡增色生辉。为弄清三峡水库区的文物情况,以便对库区受淹文物进行妥善处理和保护,长办考古队与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员组成三峡库区文物调查队,1980年4~6月及1981年4~6月,调查队先后经武胜、合川、江北、合江、江津、巴县、重庆、长寿、涪陵、武隆、彭水、丰都、石柱、忠县、开县、万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等20个县市,基本上完成了水库最高设计水位线(200m方案)下四川境内各县市的文物调查工作。重庆博物馆及库区各县市文化部门积极支持这项工作,派人参加调查并提供资料。

  1982年3~6月,长办考古队又对库区湖北省境的巴东、秭归、兴山、宜昌进行调查,湖北省博物馆,恩施地区考古队,巴东县文化馆和秭归县文化馆为长办考古队提供了资料。

  1985年3~4月,长办与文化部文物局及有关文物部门一同踏勘三斗坪施工区,了解施工区内文物情况,并到巫山、云阳、忠县、涪陵等地调查,了解到一些新情况。

  根据上述调查成果,综合有关资料,本着文物工作“重点保护、重点发掘,既对基本建设有利,又对文物保护有利”的方针,兹将三峡水库蓄水位180m方案受淹重要文物概述如下:

  重庆弹子石大佛:位于长江南岸,分上下两处,其下者依江岸石壁凿佛,原有一佛二弟子,现仅存一佛一弟子。佛为释迦坐佛,高约7m,双耳已失,手掌亦残;弟子为阿难,双手合什,嘴角微含笑意。另有4小石龛,均风化剥蚀。大佛左侧原有造像,现已毁。有一联曰:“大慈大悲大硕,佛口佛骨佛心”。大佛座基高程为179m。其镌刻年代,据《蜀车酋日记》及《小房壶斋舆地丛钞》7~8帙载:为伪夏都察院皱兴所凿。又据《巴县志.纪事》载:元至正十七年十二月丙戌明玉珍陷重庆,据之。二十一年正月明玉珍更定官制,并六卿为中书省枢密院,以载寿、万胜为左右丞相,皱兴镇成都。此间约在公元1357~1365年,大佛大致在其间镌刻。

  另一处在大佛后上方,有重檐歇山式五间殿宇一座,座基高程190m。殿宇内罩一倚崖石窟造像。窟高约8m,窟内有佛造像五尊,正面三佛,正中之佛迭坐于一兽之上,两旁之佛迭坐于佛座;侧面之佛,右侧为骑象之普贤,左侧为骑狮之文殊。其镌刻年代,相传为明永乐 年间。

  涪陵镇安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长江左岸二级阶地,社员邓光发修筑房屋取土,掘至文化层,附近竹林也有文化层出露。从陶片器形判断,有红(灰)陶敛口钵,灰陶尖底器等。遗址高程181m。

  涪陵蔺市镇龙门桥:跨架于梨香河上,长160m,宽7m,高27m,桥面高程171m。桥建于清光 绪元年(1875年)为石构件纵联式拱桥,共3孔,实肩,桥墩上方栏杆外有两镂空透雕石龙,龙头朝梨香河上游方向,悬空昂首,口含宝珠,雕刻精致,造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龙尾高翘于桥北栏杆外。桥西端两石雕象和东端石狮子保存好,栩栩如生;桥正中栏杆外的“龙门桥”3个楷书大笔遒劲饱满,雄浑有力。

  涪陵小田溪战国墓群:位于涪陵城东南30km乌江西岸永胜乡,1972年四川省博物馆在此发掘了3座土坑墓,出土的器物有铜编钟14件,虎纽钅享于一件,错银铜壶一件,钲两件,还有缶、釜、甑、戈 、矛、剑、钺、弩机、镞及其他生活用具。编钟通身以浇铸和错金的技法,饰以兽面、蟠夔、几何纹组成的图案,铜银的技法,制成云水纹图案,都是精雕细镂,体现了高度的制作技巧。这批出土的文物除剑的形式尚有巴蜀铜兵器的特点外,其他都和秦楚无多大差别。

  在蔺市镇、鹤凤滩、镇安等地,农民烧砖取土曾挖出一些巴人墓。《华阳国志》载:巴“先王墓在枳”,枳即今之涪陵。看来,配合基本建设,认真细致地工作,估计会有新的重要发现。

  涪陵白鹤梁枯水题刻:是省级保护单位,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上游约1km的长江中一道岩石渠——白鹤梁上,东西方向长1600m,南北方向宽10~15m,高出最低水位仅2m,只在冬春之交石梁才浮现江心。表层的坚硬砂岩,厚约1~1.5m,其下层为软质页岩,厚度在2m以上。岩面平整,呈14.5度的角度向江心倾斜。由于江水侵蚀,石梁分为三段,题刻和石鱼水均标均集中在中段靠下端的砂岩斜面上,计有题刻163段,其 中以宋代最多,约百段左右。元、明、清代次之,石鱼14尾,线刻观音一幅。石鱼是古 代水文观测的标志,题刻文字是古代水文观测的记录。我国古代人民把石鱼这一观测标志设 置在多年平均最低水位附近。石鱼三、五年或十余年一现。涪陵民间有“石鱼出水兆丰年” 的说法,每逢石鱼出水,观者络绎,观鱼者中,有人把石鱼出水日期、尺度以及叙述出水情景的诗文留刻在石梁上,这就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古代水文资料。其事在古代文献也屡见记载:

  宋《太平寰宇记》载:“开宝四年(公元971年),黔南上言,大江中石梁上有古刻云: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二月江水退,石鱼见,部民相传丰稔之兆。”清代姚觐元、钱保塘辑《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载:“涪州大江有石梁,长数十丈,上刻双鱼、一鱼三十六鳞。一含叶,一含莲花,或三、五年或十余年一出,出必丰年,名曰‘石鱼’”。清代陆增祥撰《八琼室金石补正》中亦收录了“涪州石鱼题刻一百段”的内容。新、旧《涪州志》中,各选收了石鱼题刻数十段。

  题刻中谈及石鱼始末者不少,如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谢昌瑜等题记:“大江中心石梁上,(缺字)古记,及水际,有所镌石鱼两枚,古记云:唐广德□□春二月岁次甲辰,江水退,石鱼出见,下去水四尺。问古老,咸云:江水退,石鱼见,即年半稔……自唐广德元年甲辰岁至开宝四年岁次辛未二月辛卯朔十日丙(下缺)余年,今又复见者”。清代肖星拱“重镌双鱼记”记述详细生动:“涪江石鱼,镌于波底,现则岁丰,数千百年来,传为盛事。康熙乙丑(公元1685年)春三水落而鱼复出。望前二日,偕同人往观之,仿佛双鱼莲隐跃。盖因岁久剥落,形质模糊,几不可问,遂命石工刻而新之,俾不至湮没无传,且以望丰享之永兆云尔……。”

  白鹤梁163段石鱼题刻经整理研究,除无年代可考及与石鱼不发生关系者外,其中有价值者计103段,获得了自唐代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以来1200多年中72个枯水年份的历史水文资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资料最丰富并可资应用的古代枯水水文站,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据调查,在长江中发现了11处历史枯水题刻群,枯水题刻362段,其中有年份记载的有179段。枯水题刻群中,其题刻资料之丰富可与涪陵白鹤梁相媲美者为云阳龙脊石(待后述)。

  据《巴县志》载:重庆朝天门嘉陵江水底有一碑,一名壅熙碑,一名灵石,“每水落碑出,年丰,人争摹拓,数十年不一见”“非江水极涸不可见”。依据《巴县志》记载,可知灵石题刻记载了汉、晋、唐、宋、清各代计17个枯水年份。经访问老船工,他们说早年都曾亲见灵石,并能指出题刻所在地点。近来因泥沙淤积,不能目睹。看来,非得组织有关力量,辅以必要的设备进行“水下考古”方能得到这群历史枯水资料。

  丰都天佛寺铁铸佛像:位于丰都县城一称杆厂内,原为天佛寺之正殿,殿内佛寺上原并列佛像三尊,中间铜铸佛像已毁,仅两旁铁铸佛像,高约1.7m,铸于明代。天佛寺高程159m。

  丰都汇南战国——六朝墓群:墓群位于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高程160~180m,与丰都县城隔江相望。汇南公社红光大队许家院子及地质队驻地一带分布较密集。当地人烧砖瓦取土,时常发现六朝青瓷器及巴式剑。

  忠县丁房双阙:位于忠县城关东门外公路旁,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两阙相距2.2m,皆设有木构房子使之不遭日晒雨淋,左阙(东阙)为双出阙,阙下部埋于地下,可见高度6.3m,系大石砌成,自下而上,分为阙身、枋额、平台、介石、腰檐、枋额、斗拱、阙顶、脊蚀九部分。右阙(西阙)为单一阙,可见高度5.63m。细部结构与左阙差异甚大,自下而上,为阙身,枋额、介石、腰檐、枋额、斗拱、阙顶、脊蚀八部分。两阙均有怪兽、人物等石刻分别造像,艺术价值较高;此建于东汉,后期有过维修,高程158m。

  忠县甘井沟无铭阙:亦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忠县城北约7km的甘井沟左侧,高程143m。据了解,原为一对双阙,一阙遭雷击毁,幸存之无铭阙建一方亭予以保护,其时代与丁房双阙相同,可见高度5.37m。由阙身、枋额、介石、腰檐、枋额、平台、斗拱、阙顶八部分组成。阙身下部和阙基为后世维修,余皆系原物、无抽换迹象。

  阙主要是体现封建礼仪的一种装饰性建筑。《白虎通义》说:“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也。”“阙”与“缺”通。一对阙之间留下的空缺之地,是作为通向后面建筑物的道路,如刘熙《释名》说:“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阙矗立在建筑物前,具有装饰建筑物大门的作用,使建筑物显得更加雄伟庄重。阙又是一种标志,既是该建筑物主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又是地域界限的标志。比主人身份低下的人来到阙前,必须下车或下马,以示对主人的尊敬。西汉初建长安城,城西南的未央宫是皇帝朝会之处,在其四面的四个司马门之中,东面和北面的司马门是主要的。门外有阙各称东阙和北阙。诸侯来朝,入自东阙,士民上民,则诣北阙。东汉以后,地方官吏或豪强大姓于家庙祠堂及坟墓前立石阙为饰。四川汉阙保留至今者,除忠县汉阙外,尚有雅安高颐阙、芦山樊敏阙、绵阳府君阙、新都王稚子阙、渠县沈君阙等十多处,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蜀中广记》云:“忠州丁房双阙在巴王庙”,有人认为丁房双阙是巴王庙的祠阙,巴王庙今废。

  忠县甘井沟夏商遗址:位于忠县东云公社红星四队,置于长江左岸二级阶地上,高程150~155m。因修公路,遗址局部受破坏,断面可见文化层,厚1m多。汪家院子周围田地中布满陶片,红陶居多,黑陶较少,大多较为厚重,泥质,火候较高,口沿多有波浪形的花边装饰,系掐捏而成,纹饰多绳纹,还有编织纹、几何印纹等。从陶片的密集程度看,该处应是一陶器生产作坊遗迹。1059年和1975年四川省博物馆对该遗址两次发掘清理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人骨及兽骨等。石器有斧、石奔、凿、锄,一般为打制后加以粗磨而成。陶器有碗、罐、绳纹釜、角状尖底杯,角状尖底杯为这一遗址特色。1982年复查该遗址时采集到陶罐和灯座形器,另出土有卜骨、双翼式铜箭镞和石矛等。1985年4月踏勘时,从文化层断面底部发现有规鬲()足。

  忠县石宝寨:位于长江北岸石宝公社,孤峰卓立,形似玉印,故名玉印山。传说这是女娲炼石补天遗留下来的一块石头,所以又叫石宝。明崇祯十年(1637年),农民起义军谭洪起义,据石宝为寨,故名石宝寨。寨上庙宇,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能工巧匠在临江一侧修建了11层木质塔形楼亭,解放后又增建一层,共为12层,通高56m。远望石宝寨:叠叠重楼,插入天际,江上孤峰,如幻如画。游人亲临此寨,则可见层楼红柱,飞檐绘彩,气势非凡;拾级而上寨顶,远望长江,天水茫茫,令人心旷神怡。寨上有忠县出土文物和化石陈列展览,其化石中有一恐龙,系在寨旁小溪口发现。另外还有张飞义释严颜、明代巾帼英雄秦良玉塑像。石宝寨顶海拔高程230m,面积1200m2,寨门海拔高程 175m。1980年7月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忠县涂井汉晋岩墓群:位于涂井公社汝溪河支沟崖岸上,高程185~195m。四川省博物馆与万县地区文化局、忠县文化馆于1981年对其中一些岩墓进行发掘,出土文物190件。其中五号墓出土了“直百五铢”铜钱,摇钱树,陶屋、陶马、陶水田模型等150多件。

  云阳张桓侯庙:俗称张飞庙,位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是蜀汉末年为纪念名将张飞而修建的祠宇,后经宋、元、明,清历次修葺扩建,形成了一组宏伟壮丽、独具一格的古建筑群,是长江上游重古迹之一,1980年7月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海拔高程140m(从“江上风清”四字下算)。门前幽潭飞泉,古木葱笼。幽潭旁有纪念诗人杜甫客居此地而建的“得月亭”。庙内主要建筑有:结义楼、正殿、偏殿、望云轩、助风阁、杜鹃亭等。庙内收藏汉唐以来的碑刻书画极为丰富,其中不少是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瑰宝,如汉代《张表碑》、唐代颜真卿草书《争座位帖》、宋代黄庭坚大字行书《唐韩伯庸幽兰赋》、岳飞书《后汉书.耿合廾传》大字长卷木刻等,均属书法艺术宝库中之奇珍,故有“张祠金石甲于蜀东”之誉。

  云阳龙脊石题刻:龙脊石是一砂岩石梁,位于云阳城南长江中,靠张桓侯庙下游约150m处。枯水时节,脊分上、中、下三段露出江面,全长约200m,宽约10余m,最高处距调查时水面1.8m。上、中、下三段石脊上均有题刻,下段最多,共计170余段。其中高程在平均枯水年水位以下的可用枯水题刻68段,以宋代最多,即宋代30段,元代1段,明代24段,清代13段,脊石上题刻有:“古渝之义熙(即重庆之灵石),涪陵之石鱼,云阳之龙脊石,虽地各异,然意皆同”的记载。龙脊石除枯水题刻外,还有宋至清代的书法题刻,云阳县文化馆保留着题刻的一些拓片和照片。

  奉节小滟堆枯水碑:在瞿塘峡口小滟堆的悬岩上,前人曾嵌立两碑石于岩壁上,作为枯水水位标志。一为1915年“水落至此”碑,碑文除述及1915年枯水年份外,还追溯了清嘉庆元年(1796年)枯水年份。1915年长江上游已有近代水文观测资料,此碑重 要之处在于给我们提供了1796年这个极枯水年份的旁证。另一碑位于“水落至此”碑下 游约12m处,窥其碑石年代为1937年,由于碑没于水中较深,目前还不知碑的全文。

  奉节锁江铁柱:在夔门北岸草堂河口的石盘上,立有两根铁柱,各高6.4尺,枯水时才露出水面,系宋代末年设置拦江守关的铁索柱,曾有拦江铁链七条,长277丈。铁柱旁的岩石上有元代题刻,据《资治通鉴》载:五代时蜀王曾在夔州设置镇江军,以张武为峡路应援招讨使,把守峡江。后唐同光3年,张武用拦江铁索这种军事设施,截住来犯之敌——南平国国王高季兴(在荆州一带拥兵自立)的舟舰,战而胜之。张武所置铁索在三峡的确切位置,此书未详,但由此可知三峡拦江铁索历史之悠久。

  奉节粉壁墙:即夔门处长江南岸白盐山陡岩题刻,自宋代起多有记录,书法兼有篆、隶、楷行,其中南宋书法家赵公硕所书《宋中兴圣德颂》,题壁高4m,宽6.78m,980余字,清代张伯翔所书“瞿塘”二字,字径1.7m,笔峰遒劲,于圆熟中见秀润;刘心源所书“夔门” 二字,既有汉隶特色,兼含魏碑笔意,均属摩岩珍品。另有抗战时期冯玉祥题刻二则,其一曰:“踏出夔巫,打走倭寇”。题刻高程均在100m 以上。

  三峡栈道遗迹:栈道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凿,全长约50多km,主要有两段“:瞿塘峡段从奉节县草堂河口东岸起,至巫山县大溪对岸的状元堆止,长约10km,其崖壁上有两处题刻:一曰“开辟奇功”,一曰“天梯津立隶”,均为施工时镌刻。巫峡段从巫山县城对岸起至川鄂两省交界处的青莲溪止,长30余km,其余 则散见于西陵峡中,栈道除钻孔外,也包括道路、石桥、铁链、石栏、宽二、三米,高出江 面数十米,现在已经没有铁链,石栏也残缺不全。

  巫山大昌古文化遗址:1971年,四川省博物馆曾在大宁河左岸大昌区七里公社进行试掘;1981年长办考古队在此调查,采集了一些夹砂红陶片和泥质红,灰陶片,其可辨器形有罐、器盖等。现陈列于巫山文化馆的鸟兽青铜尊(时代相当于殷墟晚期),就是1980年冬天在七里河岸边出土的。当地农民反映,1962年在此曾发现大型的青铜器(可惜已砸烂当废铜卖),由此可知川东一带在殷周时期跟中原已有往来。在大昌城南门河岸边,发现有战国灰坑。

  大宁河古栈道遗迹:在大宁河右岸石壁上,可以见到栈道孔,呈长方形或方形,边长约10cm、分上下两行排列,从巫山至巫溪县镇坪公社均可见栈道遗迹。栈道开凿于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用以架设竹管,将巫溪盐卤输送到巫山熬制,唐代又加以改造,成为人行栈道。

  巫山孔明碑:位于巫峡集仙峰下,紧临江面,高程约95m,传说诸葛亮在这陡壁上刻上了他的重要策论《隆中对》。实际上诸葛亮并没有在此刻下什么碑文,其碑乃其后朝代题刻。因 岩石风化,字迹难以辨认,在船上可看到“重岩叠嶂巫峡,名峰耸秀,巫山十二峰”15个字,从旁边尚可辨清的“嘉靖□年”几个小字来看,碑文多系明代所刻。

  巴东秋风亭:据记载,秋风亭于公元978年为寇准任县令时所建,原亭建在离现在县城上游约15里的旧城,现存秋风亭位于巴东城中,海拔高程175m,为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重建 ,同治五年(1860年)又维修过一次。亭高3丈余,分上下两层,亭内雕有九龙含珠。登亭览江,景色壮观。寇准在巴东任县令时,大力改革弊政,推广先进农耕技术,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人知公惠在巴东,不识三朝社稷功。平日孤舟已何处,江亭依旧傍春风。”苏辙这首《秋风亭》,表达了人民对寇准的仰慕和思念。

  巴东西氵襄口古墓群:1981年,恩施地区考古队在西氵襄口下溪口发掘了一座战国巴人墓,出土文物有陶鼎,巴式剑和大量铜箭簇。在李家沱发掘宋墓一座,现地面上仍可看到一些宋墓,高程约120m。当地曾发现唐代禽兽葡萄铜镜。估计西氵襄口墓葬时代最早为战国,最晚为宋代。

  巴东李家湾古慕群:位于长江北岸,上距县城约10里,这一带时常发现南北朝墓葬,现在地上仍能发现南北朝墓葬,墓砖饰棱形几何印纹。高程约105m。

  秭归屈原故里牌坊:在秭归的街口上,有一座修茸一新的古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个大字,系郭沫若手书,海拔高程95m。旁边立着两块石碑,一题“大夫屈原故里”,一题“汉昭君王嫱故里”,均系清代所刻。王昭君家乡兴山县在西汉时属南郡秭归地,所以古人认为屈原、王昭君是同乡。

  秭归屈原纪念馆:秭归城东3km有个屈原沱,旧有屈原庙和屈原墓,现由国家拨款迁建于城东1km的高山上,主体建筑为“屈原纪念馆”,屈原墓在其背后。海拔高程160m。馆内陈列 着秭归出土文物,其中有战国虎纽钅亨于,铜鼎、铜锯 、巴式矛等,系筑路时在秭归县城附近发现一战国墓,后经清理而获得的珍贵文物。另外有 一把青铜剑,剑格饰鸟篆铭文:“越王州勾,自作用剑”,是在香溪河口战国墓中发现的。 这些文物为研究巴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秭归鲢鱼山夏商遗址:位于长江北岸香溪公社永明大队,西距秭归县城5km,面积约4000m2,文化层堆积厚约1m,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在此调查并进行试掘,出土石器5件,其中石斧2件。还有大量的陶片,可辨器形有夹砂陶罐,多为圆唇外翻溜肩,饰方格印纹或细绳纹,其中一件可复原。陶盘也可复原,宽平沿,浅腹,矮圈足,泥质黑褐皮红胎。陶豆仅见豆柄数段,柄壁极厚近实心。在一灰陶片印有弦纹,S形纹和圈纹。值得注意的是出土了数片方凿卜甲,凿的排列整齐,灼痕不显,此外还出了数块较大的鱼齿、鱼骨及兽骨。近年来由于农民在此建窑烧砖,遗址已被破坏。

  秭归龚家大沟古文化遗址:位于长江南岸香溪公社东门头三小队,与鲢鱼山遗址隔江相望,高程110m,现存面积2000m2,文化层厚约2m。1981年4月28日至5月5日,湖北省博物馆在此试掘,出土了相当丰富的大溪文化陶器和一些石器、骨器等。其中陶器主要器形有支座、瓮、罐、钵、簋、盆、豆等。还有东周时期的长颈罐、双翼形铜箭头。清理汉代石室墓一座,出土陶俑、陶罐、陶碟、陶鸭各一件及一些“五铢”铜钱。

  秭归官庄坪周代遗址:位于香溪右岸官庄坪公社,旁有秭—兴公路通过,海拔高程90m,南距香溪河口约8km。1981年湖北博物馆在此进行初次试掘,出土的陶器有鬲、盂、罐、豆、盆、瓮、鼎、釜、缸等。经胡雅丽、王红星两同志整理研究,认为出土陶器时代最早为西周晚期,最晚为东周中期,根据地层迭压关系将其分为四期。第一期土著的因素较浓,如在大口鬲上普遍饰黑衣,其肩部多有绳纹按窝;第二期土著因素明显减少,至第三期外来因素(指广义的沮漳河流域楚文化)占了统治地位。这些出土文物将为楚丹阳的“秭归说”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反证—西周晚期楚人影响虽及秭归,但秭归境内仍有相当强大的土著力量(指川东文化因素)与之抗衡。既然两股势力在西周晚期仍迳渭分明,势均力敌。那么,作为西周时期楚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丹阳”就很难定在秭归。这就是试掘秭归官庄坪遗址的独特的历史价值。

  秭归柳林溪古文化遗址:位于茅坪公社前进一队长江北岸一级台地上,高程85m,背靠罗家岭,西邻牛肝马肺峡,东面为柳林溪。遗址东西长60m,南北宽40m,文化层厚1~2m。1981年湖北省博物馆在此发掘,其资料尚未正式发表,但从北大严文明老师《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得知,该遗址出土文物,其最早年代与河北磁山文化相当,是新石器早期偏晚阶段的文化遗存,早于大溪文化。这是湖北、川东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收获之一。宜昌地区博物馆曾在此进行调查,遗址文化层暴露的遗物中有大量的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次为夹砂红陶,夹砂黑陶片,器形有鬲、鼎、豆、罐,纹饰多为绳,次为素面和交叉绳纹,遗址晚期文化年代为春秋战国。

  秭归朝天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长江南岸茅坪公社民意二队,西距茅坪约4华里,与杨泗庙相连,长100m,宽20m,遗址断面暴露有泥质红陶片、泥质灰陶片,纹饰多为绳纹,篮纹,附加堆纹,还发现有钵、碗、罐、器盖等,石器分打制、琢磨制、磨制三种,器形有石斧、石,同时在冲沟内还发现从遗址冲出的大量鱼骨。

  宜昌小溪口周代遗址:位于宜昌县太平溪公社小溪一队,西距太平溪镇2华里,长200m,宽80m,文化层厚约2m。宜昌地区博物馆曾在此进行试掘,出土的大量的陶片中,质地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黑陶和加羼和料的灰陶、器形有鼎、鬲、罐、豆、器盖等。包含物中还有木炭、矿渣、碎铜屑、兽骨等。

  宜昌路家河商周遗址:位于长江北岸太平溪公社五贤庙,西距太平溪镇约4华里。1982年,在河岸边见到1981年洪水冲刷出的大量的陶片、陶器、石器和鱼骨。陶片可辨器形多为圜底钗,饰细绳纹,还有灰陶小尖底罐、尖唇、斜肩、素面;大口尊,饰方格纹,遗址定名为五贤庙商周遗址。1984年,长办考古队林春同志在此发掘,定名为路家河遗址。

  革命纪念有两处:一是巴东革命烈士陵园,高程175.5m,上有万仙洞遇难的红军烈士公墓及其他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塔,1958年贺龙同志为该塔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永远鼓舞我们前进!”另一处是在丰都名山公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刻有革命烈士的英名,海拔高程15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