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中国简况
 
关于1982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3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1日   来源:人民日报

关于1982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3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

——1982年12月1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财政部部长王丙乾

    各位代表: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在向大会提出一九八二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一九八三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查。

    一、1982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

    一九八二年的国家预算,已经执行了十个多月,总的情况是比较好的。年初以来,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进展较快,生产建设和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中央国家机关的机构调整已基本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这个基础上,一九八二年的国家预算将超额完成。

    按照现在预计的数字,一九八二年财政总收入一千一百零六亿九千万元,为预算的百分之一百点二;财政总支出一千一百三十六亿九千万元,为预算的百分之一百点二;收支相抵,财政赤字可以控制在三十亿元以内,未超过预算所列的数额。

    一九八二年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表明,继一九八一年之后,一九八二年国家财政继续保持基本平衡。尽管这两个年度在收支基本平衡上是相似的,但两年的情况却有很大不同:去年的基本平衡主要是通过大幅度紧缩支出来达到的,而今年的基本平衡则是在财政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的。今年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国家适当地增加了必需的开支;同时,通过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监督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今年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正是在这个新的情况下实现的。应当说,今年国家预算的实现,是在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过程中取得的一个新的胜利。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继续贯彻执行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在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的方针所取得的成果。

    一九八二年国家财政总收入中,各项税收六百七十九亿五千万元,为预算的百分之一百零五点二;企业收入三百一十一亿元,为预算的百分之九十点四;国库券收入四十二亿元,为预算的百分之一百零五。同上年相比,财政总收入的水平由一千零八十九亿五千万元,增加到一千一百零六亿九千万元,扭转了过去三年连年收入下降的状况。

    大家知道,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一年,国家为了调整国民经济和解决长期以来特别是十年内乱遗留下来的大量问题,包括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减免农村税收、安置城镇待业青年就业、增加职工工资、兴建职工住宅、加强城市建设等,通过收入抵拨和支出拨付两个方面拿出了一千四百多亿元资金。因此,影响到财政收入连续三年下降。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和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收入下降的趋势现已停止,预计从明年起,将稳定地转向回升。当然,收入的增长速度暂时还不可能很快。但是从收入下降转为上升,这是一个带有转折性的变化,它标志着国家财政状况开始有了明显的好转,标志着经济调整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加深入的阶段。

    一九八二年国家财政状况继续好转,是这一年国民经济在调整中稳步发展的综合反映。一九八二年农业生产,尽管部分地区灾害比较严重,由于各地区坚持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认真落实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加上国家给了必要的支持,全国农业总产值预计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五,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作物产量都有较大的增长。轻工业在连续三年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增长。重工业经过两年调整之后,生产开始回升。全国工业总产值预计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左右。随着农业和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市场商品供应日益充裕,物价基本稳定。目前全国经济形势很好,向我们展示着光明的前景,这是令人高兴的。经济是财政的基础,没有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好转,一九八二年国家预算的顺利实现是不可能的。

    一九八二年国家财政状况继续好转,同我们实行正确的财政税收政策,在国营企业中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也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年,国家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强对农业的支援,继续执行了对农副产品的价格补贴政策和农业税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的政策。根据现在预计的数字,一九八二年国家财政用于各种价格补贴的支出,总数达三百三十多亿元。仅粮食、棉花、油料的价格补贴和超购加价款等,约有一百七十亿元。这一年,国家为了支持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从预算中拨付了相当数额的资金,加上按规定留给企业的折旧基金和财政上安排的专项贷款,总数近三百亿元。这一年,国家为了保障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加强经济责任制,继续对企业实行企业基金、利润留成和盈亏包干办法,留给企业支配的这部分财力约有一百七十亿元,企业用来解决了生产发展和职工福利方面的不少问题。此外,为了配合经济的调整,体现税收的奖励和限制政策,一九八二年国家还对少数工业产品的税率,作了有升有降的调整。所有这些措施,效果都是好的,对于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状况的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一九八二年财政总支出中,基本建设拨款三百零二亿七千万元,为预算的百分之一百零一点八;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六十亿七千万元,为预算的百分之一百一十二;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二十三亿元,为预算的百分之九十五点八;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七十六亿五千万元,为预算的百分之一百点五;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一百九十亿元,为预算的百分之一百零五点六;国防战备费一百七十八亿七千万元,为预算的百分之一百。同上年相比,财政总支出的水平由一千一百一十四亿九千万元,增加到一千一百三十六亿九千万元。

    为了加强重点建设,一九八二年适当增加了基本建设投资。国家预算直接拨付的资金,预计比上年增加十六亿元,主要是增加了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一年,有些骨干工程的建设进度加快,部分建设工程的投资效果有所提高。上海梅山炼铁基地一期工程,湖北葛洲坝水电站三号和四号机组,江苏大屯矿区的大屯洗煤厂,已建成投产。棉纺锭、合成氨、化肥、商业石油库等四种新增生产能力,已提前完成全年计划。

    一九八二年继续增加了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支持了这些事业的发展。这一年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预计比上年增加十八亿六千多万元;这方面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将由上年的百分之十五点四上升到百分之十六点七。在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高等学校招生三十一万四千人,比上年增加三万五千人;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招生四十九万人,比上年增加二十二万人。科技部门的研究成果增多,推广应用工作有所增强,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多种科技咨询活动继续展开。卫生、文化和体育部门在防治疾病,增强人民体质,保护人民健康,推行计划生育,以及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九八二年还从财力上保证了继续安排城镇待业青年就业和调整部分职工工资的需要,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有所提高。预计全年通过各种形式安排的城镇就业人员,共约五百多万人。建设城市公用事业和城镇职工住宅的工作,也在继续进行。为了逐步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没有实行奖励制度的职工工资问题,去年第四季度已对中小学教师、部分体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提高了工资,今年第四季度还将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部分职工的工资。由于扩大劳动就业和提高部分职工的工资,今年的职工工资总额预计将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点六。在前几年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之后,随着生产的增长,以及多种经营的发展,今年农民的收入将继续增加。

    总起来说,一九八二年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好的。但是,我们也看到,经济和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目前生产、流通、建设领域中的经济效益还很差,不少企业经营管理混乱的情况没有多大改变,加上财政管理和监督不严,以致财政收入同工业生产不能实现同步增长。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过猛,特别是各方面用自筹资金铺的基建摊子过多,再加上投资的结构不合理,形成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所有这些问题,反映到国家财政上,就是收入的增长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财政平衡仍然是一个相当紧张的问题。今后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使国家财政状况得到进一步的好转。

    二、1983年国家预算草案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要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从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七年的五年间,要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根据上述要求,一九八三年国家预算收支安排的主要原则是: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支持生产的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在继续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情况下,适当集中财力,保证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根据需要与可能,合理安排各项支出,支持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继续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工作的不断改进,加强综合平衡和预算管理,继续保持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

    现在编制的一九八三年国家预算草案,总收入为一千二百三十二亿元,总支出为一千二百六十二亿元。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三十亿元。这个收支差额,要在执行中力争缩小。

    一九八三年的预算总收入,比一九八二年预计收入数增加一百二十五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三。扣除国外借款和筹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等不可比因素,收入增加六十一亿一千万元,增长百分之五点八。各项主要收入安排的情况是:各项税收七百二十九亿七千万元,企业收入三百二十三亿九千万元,中央财政集中的企业基本折旧基金二十二亿元,发行国库券收入四十亿元,国外借款收入五十四亿元,筹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六十亿元。

    一九八三年的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这是国家财力逐步扩大的良好开端。现在安排的一九八三年预算总收入,增长的幅度超过了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幅度,它将主要依靠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来实现。一九八三年,国家要求加强整顿企业,狠抓技术改造,切实挖掘潜力,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扭转企业亏损;同时,要加强财政税收的管理工作,把各种流失的财政收入,包括被一些单位非法占用的收入,予以清理收回。只要这些要求实现了,财政收入就会有一定的增长。在安排收入预算时,对于农副产品收购数量扩大而要增加的价格补贴,继续安排城镇待业青年就业,以及个别行业提高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等,需要减少的收入,已作了扣除。总的看来,一九八三年国家预算收入的安排是积极的,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关于一九八三年预算收入中所列的筹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需要在这里作一点说明。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把全局搞活,国家决定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在六五计划的后三年筹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二百亿元。解决的办法是:由银行增加上交利润和提供长期借款六十亿元;国家财政直接安排支出二十亿元;其余一百二十亿元,则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城镇大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纳税后的利润中,用征集“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方式来解决。三项合计,每年平均六十多亿元。目前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能源供应不足,交通运输紧张,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快其发展速度,但建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用不少预算外资金搞了加工工业,发生了某些重复投资、盲目建设的问题,资金的使用相当分散。现在决定采取上述办法,把过于分散的资金适当集中一部分,用于国家急需的建设,这不仅可以尽快地把能源交通建设搞上去,而且对于调整基本建设投资的结构也是有利的。这次国家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除少数免于征收的项目外,确定按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预算外资金的百分之十计算征收,百分之九十的预算外资金仍然留给他们自己支配使用。只要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是不会影响其正常开支的。我们相信,国家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的这一措施,一定会得到各方面的积极支持。

    在财政收入回升的条件下,一九八三年国家预算的总支出,将比一九八二年预计支出数增加一百二十五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一。扣除利用国外借款安排的基本建设和明年新安排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投资等不可比因素,支出增加六十一亿元,增长百分之五点六。各项主要支出安排的情况是:

    (一)基本建设拨款三百六十一亿八千万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五十九亿一千万元。其中,国家预算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为一百九十六亿三千万元,新增能源交通重点建设投资六十五亿元(包括国家财政支出中安排的五亿元在内)。两项合计二百六十一亿三千万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六十五亿三千万元,这将使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有较大的发展。此外,明年基建储备资金和地方用机动财力安排的投资等,共为四十六亿五千万元,比上年预计数减少十亿二千万元;利用国外借款安排的投资为五十四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四亿元。

    (二)企业挖潜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六十五亿七千万元。其中用于技术开发和新产品试制的费用,比上年增加九亿元。今后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主要依靠认真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加强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明年国家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多增加一点,是完全必要的。

    (三)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二十二亿五千万元,比上年预计数略有减少。目前国营企业占用资金较多,应当加速周转,减少占用。预算中所列的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主要用于新投产的企业和增加某些物资储备。

    (四)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七十七亿五千万元,比上年预计数略有增加。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农村在贯彻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发展很快,农民的收入也有较多的增长,他们用于农业的投资也会增加,但是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援仍然不可缺少。国家支援农业的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粮食生产,有重点地支持发展林、牧、渔业,以及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五)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二百零四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十四亿元,增长百分之七点四。其中,文化事业费增长百分之九点一,教育事业费增长百分之七点三,科学事业费增长百分之九点三,卫生事业费增长百分之七,都高于财政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增长幅度。增加智力方面的投资,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由于目前国家财政尚有困难,一时还不能拿出很多钱来,只能作适当的增加,今后随着财政经济状况的不断好转,应当进一步增加这方面的支出。

    (六)国防战备费一百七十八亿七千万元,同上年预计数持平。在预算中保持一定数额的国防战备开支,是加强国防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所必需的。

    (七)行政管理费八十五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五亿元。增加的支出主要是用于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的人员经费和业务费用。

    (八)抚恤和社会救济费二十四亿元,城镇知识青年安置费三亿八千万元,都与上年预计数持平。

    (九)国外借款还本付息支出五十一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一亿三千万元。预计到一九八三年底,国家财政统借的国外借款余额约四十亿美元。

    (十)总预备费二十亿元。

    一九八三年的国家预算,收支都比上年有明显的增长。预算收支的安排,考虑了经济进一步调整的需要,考虑了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也考虑了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的需要。同时,对国家财政需要支付的各种价格补贴、留归企业单位支配使用的各种专项基金和留成收入,在核算收支数字时,也都作了安排。应当说,一九八三年的国家预算草案,体现了保证重点、统筹兼顾的要求。但是,这个预算安排得是比较紧的,收入需要经过巨大努力才能实现,支出还要注意控制和节约,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要看到,目前全国形势很好,有利条件很多,国务院针对当前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又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因此,实现这个预算也是完全可能的。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各项经济和财政措施,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增加收入,大力节约支出,确保一九八三年国家预算的圆满实现。

    三、为实现1983年国家预算,进一步改善财政状况而奋斗

    一九八三年是实现六五计划的关键性的一年。为了保证这一年国家预算的圆满实现,进一步改善国家财政状况,并为在今后五年内逐步做到财政收支平衡打下基础,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要努力促进生产,挖掘潜力,在此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明年的财政收入要实现一个稳定的增长,关键在于切实把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我们工作的首位。过去在生产建设上往往偏重于追求产值和速度,忽视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这两年注意了这个问题,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总的说来,这个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例如,全国国营工业企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所提供的税收和利润,一九六五年为三十元,一九八二年预计只有二十四元一角。全国国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天数,一九六五年为七十四点八天,一九八二年预计为一百一十一天。全国基本建设每百元投资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一九六五年为九十三元六角,一九八二年预计为八十元。经济效益差,反映在财政上,就是生产增长了,投资增加了,而收入不能同步增长,或者是生产增长不多,但占用的流动资金却增长很快。这种状况的存在,同目前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和经营管理不善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一定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加强经营管理,使各行各业的经济效果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在这方面,当前要特别讲求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综合经济效益是高还是低,必须认真考核企业的资金收入率、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率。这三个“率”是实实在在的,提高这三个“率”,才能使财政收入与工业产值同步增长,或者高于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才能充分发挥各项生产建设资金的效用。同样,在非生产性领域里,也应当加强资金管理,讲求使用效果,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事情办好。

    第二,要结合企业的调整和整顿,切实整顿和加强国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目前,不少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损失浪费严重。工业企业中处于亏损状况的,约占百分之三十,预计今年亏损四十多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消耗高、质量低、计划不周和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商业、外贸等企业,也有不少经营性亏损。工商企业物资积压的情况也相当严重,目前全国库存的钢材还有一千八百多万吨,库存的机电产品五百八十多亿元。企业经营管理的状况好不好,对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发展有极大的关系。国务院已决定,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地对企业进行整顿,并要求在企业整顿过程中,把财务整顿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要通过整顿,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加强各项基础工作,实行经济核算和经济责任制,把企业财务混乱的状况扭转过来,消除经营性亏损,抓紧处理积压物资,减少损失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切实加强会计、统计、原始记录、计量检验等项工作,建立和健全定员定额制度,并在企业内部把考核指标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做到有奖有惩。首都钢铁公司在实行经济责任制和整顿财务的过程中,把主要经济指标加以分解,落实到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和个人,并与分配挂钩,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全厂任务大家挑”,因而增产能增收,甚至减产也能增收。湖南省粮食系统,这几年每年收购粮食近百亿斤,食油二百万担,在一九七九年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之后,他们从改进工作和开展多种经营方面增加收入、减少损失浪费,节约仓储和运输费用,除了正常的价格补贴以外,经营性的亏损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二。这说明整顿企业财务,加强经济责任制,能把潜力挖出来,能给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或者减轻国家的负担,这对平衡财政收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要坚持量力而行,正确处理国家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不论是搞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必须坚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并注意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我们要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原则办事,做到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二者兼顾,不能只顾一头。过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发生过偏重于建设而忽视生活的情况。近几年来,国家调整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这是完全必要的。今后一定要继续处理好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两者的关系。一方面,在工农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国家还将继续有步骤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决不能依靠减少国家建设资金去改善人民生活。否则,势必挤掉国家必要的建设资金,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另一方面,现在财政经济情况开始好转,有计划地增加一些建设投资是完全必要的,但也要切实注意量力而行,加强综合平衡,保证重点的需要。要把有限的资金和物资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而又见效较快的项目上,不要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避免以小挤大,重复建设,造成浪费。这个问题不仅在财政经济困难的时候要注意,在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的时候同样要注意。在一九八三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中,有关基本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都已作了必要的安排。我们应当严格按计划和预算办事,不要离开计划和预算去办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第四,要积极地稳妥地推进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加强财政立法工作。随着经济调整工作的深入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必须加快步伐,使二者相互适应。目前财政经济工作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也需要相应地作出规定。例如,企业基金、利润留成和盈亏包干办法,已试行了几年,总的效果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整顿和完善,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制。税收方面,为了解决现行税制同经济发展某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并注意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杠杆作用,我们准备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对国营企业逐步实行征收所得税的制度,把目前企业利润的大部分改为用所得税的形式上交,这将是一项重大改革。对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劳动者个体经济的征税问题,有的需要修订原来的税法,有的需要制定新的税法。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技术的进步开路,支持产品升级换代与提高质量,财政部门不仅要把新产品试制费的经费来源问题适当地解决好,而且还要迅速制定有利于鼓励技术进步的财政税收政策和有关的制度。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的财政立法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把财政、税收、财务、会计的基本法规建立和健全起来。

    第五,要加强财政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这几年,加强了遵守法纪的教育,使过去那种财政管理不严、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有所好转。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国务院曾在去冬今春对国营企业组织了一次财务大检查,发现不少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财务混乱、帐目不实、乱摊成本、乱拉资金、截留和挪用国家收入等问题,情况相当严重。截至今年七月底的统计,共查出最近两年发生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金额达四十五亿元,其中能够追回的财政收入为二十一亿元,大部分已在去年和今年分别入库。在今年开展的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中,又发现有的地方、部门和企业,不顾国家政策法令和财经制度,造假帐、报假成本、编假决算,转移国家的资金,私设“小钱柜”,非法倒买倒卖外汇,个别的甚至化公为私,用国家的资金进行挥霍浪费,达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这些情况同社会主义建设是背道而驰的,决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一些单位的经验教训说明,财政管理不严,财经纪律松弛,不仅分散和浪费了国家的大量资金,而且给了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走私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今后一定要把加强财政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到争取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和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的高度来认识。这件事需要各级领导带头抓,督促各方认真办,决不能把它看成只是财政经济部门的事情。为了严肃国家法纪,今后对于侵占、挪用、截留国家收入,违反国家规定乱摊成本、多提利润留成、乱拉乱用资金,或者自行决定减税免税,偷漏拖欠国家税款,任意滥发贷款,或者化大公为小公,化预算内为预算外,化全民为集体的,一定要坚决加以纠正,并如数追回全部款项;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必要的处分。对于使用国家资金和财政拨款举办的各种建设事业,经济效果达不到计划规定的要求,或者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要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不能只是要钱,不抓使用效果。整顿财经纪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员负有重要的责任。领导人员应当模范地执行国家法令,并教育干部遵守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不许知法犯法,有法不依,不许违法不究,姑息纵容。

    各位代表: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很好,全国人民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尽管我们在前进中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一定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鼓足干劲抓工作,为实现一九八三年的国家预算,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1 9 8 2 1 2 1 5 第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