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中国简况
 
共和国的足迹——1954年:登上国际舞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这是日内瓦会议最后一次全体会议(1954年摄)。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精彩图集(登上国际舞台)

    新华网北京8月3日电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提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表达了新中国摆脱屈辱外交的决心和开展外交工作的基本方略。朝鲜停战以后,国际局势有所缓和,新中国的国际威望逐步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形势是很好的,应该派一些同志去做外交工作,做外交就是做建设工作。”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就是新中国登上国际舞台的成功实践。

    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率团代表中国政府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分参加国际会议。周恩来飞抵日内瓦后,在机场发表书面声明指出:日内瓦会议是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代表团“抱着诚意来参加这个会议”,“并热烈地期望着会议的成功”。然而,由于美国的阻挠,会议没有就朝鲜问题达成任何协议。在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时,周恩来进行了紧张的穿梭外交,经过多方努力,会议最终达成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印度支那基本恢复和平。会场之外,周恩来利用一切机会同各代表团和各方面人士接触,包括居住在瑞士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卓别林等。他还邀请许多国家的朋友观看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接触中,周恩来真诚、坦率、机智和潇洒的个人魅力,给人们特别是没有和新中国接触过、原来心存疑虑的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基本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适用于处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逐渐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1955年4月,周恩来再次率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亚非会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国际会议。参会的一些国家由于对新中国不了解,在发言中批评和攻击共产主义。针对这种情况,周恩来在发言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会上的紧张气氛因周恩来的发言而陡然改变。在周恩来的努力下,经过多方协商,会议最终达成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公报》提出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实际上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进一步体现和引申。

    万隆会议上体现出的平等、协商、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掀开了亚非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历史性的一页,也为新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国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