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对外开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1日   来源:统计局网站

    四、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基本没有利用外资,也没有企业海外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敞开大门吸引外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既为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资金,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提升了综合竞争实力。2000年,“引进来”战略实施20年之后,在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并初步具备了主动参与全球化分工的能力的基础上,我国实施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采取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利用外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利用外资方式日益丰富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外资以对外借款,特别是政府贷款为主,且总体上呈现出数量扩张的特征,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格局。总体上看,利用外资规模较小,质量较低;总量少,单位项目投资量小。198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22.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9.2亿美元;1990年,实际使用外资102.9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4.9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中央确定了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吸收外资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92-2000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233亿美元,年均利用外资金额达到359亿美元,是1986-1991年的10倍多。2000年末,外商投资企业由1980年的仅7户增加到20.3万户。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外商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末,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8.6万户;2001-2008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043亿美元,年均630亿美元。其中,2008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952.5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41倍;外商直接投资924亿美元,增长99.4倍;外商直接投资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3年的0.3%提高到2.1%。

    1979-2008年,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9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526亿美元。且自1992年以来我国一直为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7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第6位。截至2008年底,已有来自世界的21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华投资。

    投资产业结构得到很大改善,外商投资的重点由一般制造业发展到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近几年外商投资于研发中心、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通信产品等高技术项目明显增加,商业、外贸、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

    投资形式更加多样化,由以绿地投资为主逐步发展为绿地投资、并购投资和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截止到2007年底,外国投资者共并购2.18万户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占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总户数的7.6%。

图12 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二)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

    外商投资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产业技术进步、扩大出口、提供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08年,占全国企业总数3%左右的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9.7%,实现出口额占全国的55.3%,进口额占54.7%,缴纳税收占全国的21%,直接吸纳就业4500万人。

    吸收外资加速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通过吸收外资,我国引进了一大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填补了国内部分高新技术领域的空白,促进了国内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全国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和产值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从2002年的32.6%、33.1%和61.3%,提高到2006年的44.2%、45.4%和72.1%。目前,我国已设立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研发中心超过1200家,研发的层次在由低向高快速提升,从事基础研发的研发中心越来越多。

    (三)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对外投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只有少数国有企业主要是贸易企业走出国门,开办代表处或设立企业。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9亿美元,2008年上升到407亿美元,2004-2008年年均增长69.6%。目前,国内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

    对外投资形式逐步多样化,由单一的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参股、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扩展,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2003-2007年,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对外投资约220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量的1/3。

    对外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对外投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资源、电讯及石油化工等行业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金融业也成为继采掘业、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之后又一对外投资的重要领域。一批境外研发中心、工业产业集聚区逐步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对外投资使我国企业不断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通过国际化经营,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国际竞争力得到极大增强。2008年,我国有35家企业进入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

    (四)对外经济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力逐步增强

    对外经济合作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扩大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起到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之前,对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建项目是我国参与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我国先后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等几十个国家提供了成套项目援助。1976年,我国的对外承包劳务队伍第一次走向国际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数量逐年增多,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逐年拓展。自1995年起,我国开展了对外设计咨询服务,对外经济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同时,在总结长期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对援外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合理调整和改革,援助方式更加灵活,援助项目更加务实,提高了成套项目和技术援助比重。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经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冶金、石化、轨道交通和电子通讯等资金技术密集行业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其经济效益已经占到对外经济合作总营业额的一半。

    1979年我国签订对外经济合作合同数仅36份,1989年为3100份,2008年增加至16.4万份;1979年合同金额仅0.5亿美元,1989年为22.1亿美元,2008年达到1130亿美元。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由1979年的0.33亿美元增加至2008年的1046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由0.18亿美元增加到75.6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实现经济效益快速增长。2008年,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由1989年16.9亿美元增加到651.2亿美元,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由14.8亿美元增加到566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由2亿美元增加到80.6亿美元。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仅有几家企业发展成为一支由1000多家企业组成的门类比较齐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队伍。2007年,我国有49家企业入选美国《工程新闻杂志》(ENR)全球最大承包商225强,14家跻身百强。

    特别是,通过对外经济合作我国换取了国内短缺的资源,实现了资源来源的多样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境外资源合作已涵盖油气、固体矿产、农业、林业、渔业等众多领域,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资源能源长期合作关系。

图13 1982-2008年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