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中国简况
 
新中国60周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重大比例日趋协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5日   来源:统计局网站

    六、所有制结构实现了从单一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1978年,公有制经济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达到100%。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所有制理论认识的重大飞跃,非公经济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公有制经济含义和主体地位以及实现形式日渐明晰,国有经济经过“放权让利”、“承包责任制”、“股份制”等一系列改革,实现了从绝对垄断到合理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非公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所有制结构实现了从国有经济的一花独放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

    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壮大,资产规模不断增加。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基本上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构成的单一公有制结构。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数量占24.0%,工业总产值中占77.6%;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数量占76.0%,工业总产值占22.4%。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确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却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资产规模不断增加。2002-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从89095亿元上升至158188亿元,年均增长12.2%;主营业务收入从47844亿元上升至122617亿元,年均增长20.7%;利润总额从2633亿元上升至10795亿元,年均增长32.6%。2003―2007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从17户增加到44户,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从9户增加到27户,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从6户增加到19户。在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中,中央企业有19家,比2003年增加13家。一批中央企业不仅是国内行业排头兵,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强影响力。

    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本集中度提高,主导地位突出。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工业等行业和领域,企业户数由196家调整减少到138家。2007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现价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96.9%和90.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75.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占63.3%和66.8%;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领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49.8%、42%和32.2%。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正逐步多样化。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在反复摸索和实践中不断地涌现出来,比如合作经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还有近年来兴起的劳动者社会保障基金等社会财产组织形式。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也逐步多样化,国有企业通过以公司制改组为核心的企业制度改革,实现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中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减少,混合所有制经济大量增加,并逐步成为主导形式。与此同时,混合所有制自身的具体组织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非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30年来,非公经济获得大发展。从数量看,2007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741.5万户,私营企业551.3万家,分别比1992年增长0.8倍和39.1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企业数量达30.3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0%。其中,私营企业达到177080个,占企业总数的52.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达到67456个,占企业总数的20%。从创造的产值看,2007年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为68%。其中,私营企业占23.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31.5%。从就业看,2007年,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仅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24.3%,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镇从业人员几乎全部集中在公有制企业。

|<<   上一页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