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中国简况
 
201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2月20日 20时52分   来源:陕西日报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全面建设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的西部强省,是全省上下的中心任务。当前,世情、国情、省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西部强省既面临严峻挑战,又具有重大机遇。世界经济已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国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与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叠加交织。但更应该看到,世界各国采取的刺激政策已逐步发挥效应,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重大突破,我国仍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我省所有板块均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经济持续走在上升通道,厚积薄发的势能开始加速释放。我们要见微知著发现机遇,借势而为创造机遇,只争朝夕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奋力赶超,确保不拉分、不拖腿、不掉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以更大的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如期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谋划启动“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加快建设西部强省步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三个翻一番”,城镇化率达到60%,科研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接近3%,森林覆盖率达到4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加快提升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完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通过大调整、大协作、大循环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全省经济持续走在上升通道,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科技创新、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加快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壮大优化人才队伍,促进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陕西走在全国创新型区域前列。

    ——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全面实施文化强省“八大工程”,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体系,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陕西的人文魅力充分彰显。

    ——加快提升三秦百姓幸福指数。以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为目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同步,进一步完善人人享有的城乡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加快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科学规划城镇规模与布局,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使全省城镇体系更加健全,新型农村基本形成,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农业人口有序转移转化,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新格局。

    ——加快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进一步加强秦岭、渭河、汉江、丹江等重点领域的保护与治理,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强化城市大气污染监测防治工作,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加快提升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企、政资、政事和政社分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公平正义,不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上述目标任务,顺应了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是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庄严使命。我们一定要恪尽职守,不负重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为之共同奋斗。我们坚信,3700万勤劳智慧的陕西人民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一个小康、和谐、美丽的新陕西一定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2013年的主要工作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起步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年。我们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用改革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更大的力度改善民生,不断巩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5%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左右,其中,城市增长14%以上,农村增长15%以上,物价涨幅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2%、2%、3%和4%。

    (一)继续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

    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增长25%以上,重点支持基础设施、民生、农业、电力外送和优势产业项目。在建高速公路不低于1000公里,构建西安交通枢纽,续建新建西咸北环线、榆林至佳县等项目。加快建设西成客专、西合复线、蒙西至华中运煤通道等17条铁路,积极推进西安至铜川城际铁路、西安地铁和汉中、安康、延安机场建设。开工建设东庄水库。新增煤炭产能5000万吨、油气当量540万吨、电力装机192万千瓦。

    以抓销售、稳生产、保增长为重点,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强产销衔接,做好电煤价格并轨工作,确保生产要素安全稳定有序供应。积极开拓能源化工产品市场,加大重点产品的政策补贴和收储力度,扩大重卡、节能汽车等产品外销规模。实施“千亿百项”技改工程,落实重大技术装备生产企业申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和创新金融产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

    (二)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消费增长

    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同时,着力培育消费热点。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积极落实流通领域税收优惠政策和信贷刺激消费措施,严格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扶持文化、休闲、体育、健身消费,发展住房、汽车消费,培育网络和信用消费,完善建材企业与保障房、重点镇、移民搬迁等工程的对接机制。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精心办好西洽会、农高会、西部跨国采购会和各种消费促进活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以改善消费环境为重点,健全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实施市场建设示范、陕西品牌推广和现代流通方式创新等重点工程,加速推进国家西部商贸物流中心和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两个国家级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各市培植城市商业中心。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引导房地产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全面实施放心粮油全覆盖工程,加快构建重点商品流通追溯体系,搞好农超对接和蔬菜进社区等工作,推广渭南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经验,确保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品质量安全和价格稳定。

    (三)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大力发展新型化工和新能源产业,促进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十大园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和页岩气,重点推动神华陶氏项目和延长石油延安国家级陆相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陕北风电基地和太阳能光伏电站,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产品省内应用,搞好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和陕南小水电建设。

    按照自主化、集成化、高端化的要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航空产业基地。积极落实与中航、兵器、中电科技等央企的合作协议,围绕大飞机、重型汽车、新型石油钻井装备、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智能电网设备、高档精密数控机床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发展省内配套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实施百万辆汽车建设工程,推进百户典型示范企业转型升级。

    促进“三星效应”持续发酵,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抓好北斗应用西北中心、三大通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华为全球交换技术中心和爱立信全球服务中心西安分部等重大项目,发展云计算、物联网、感知矿山和智慧城市,壮大信息产业,带动其他产业。依托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和产业基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研成果加速产业化,加快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

    坚持保优汰劣原则,抓紧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加强各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着力提高有色、纺织、建筑、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支持各县建设好工业集中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从金融、财税和用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搞好西安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建设重点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壮大地方金融实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的融合,加快建设国家级曲江文化产业聚集区和西安数字出版基地、印刷产业包装基地,支持陕文投、广电网络、出版集团、华商传媒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开发精品旅游项目,争取增开西安至境内外重点城市的航线航班,加大旅游环境治理和市场营销力度,推动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

    (四)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开拓思路,积极探索,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00万亩以上,总产1200万吨以上,蔬菜总产1530万吨,水果总产1450万吨,其中苹果1050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0万吨、55万吨和205万吨。

    以重点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15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实行分类管理,支持各地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立法逐步使园区土地成为永久性耕地,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园区开发,促进资金、土地、科技、人才向园区集聚,提高粮食生产、“菜篮子”工程和其他多种经营的综合效益。启动实施“职业农民塑造工程”,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平利模式”、“大荔模式”,健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一步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实施灌区改造工程,建设基本农田50万亩,治沟造地1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0万亩。

    科学规划镇乡村布局,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重点示范镇建设、撤乡并镇、小村并大村、空壳村整治、移民搬迁、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结合起来,同步安排建设基础设施,强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建设100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在城镇化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要坚决避免复制传统农村现象。

    坚决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障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继续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果业提质增效、畜牧收入倍增等农民增收系列工程,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和观光农业等二、三产业,在澄城、西乡等6个县开展促进农民创业试点,努力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村土地向农业园区流转,引导农民进入园区就业,实现一份土地资源带来投资、工资两份收入的目标,不断开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渠道。

    (五)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

    继续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西安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快省市共建步伐,支持西安、咸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积极争取西咸新区设立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壮大关中城市群,在陕北、陕南培育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鼓励神府和定靖地区、汉中盆地、商丹谷地以及韩城市加快发展,搞好宝鸡—蔡家坡、铜川—富平和彬长旬、月河川道等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建设,抓好43个重点县城,支持有条件的县设区设市,逐步扩大省内计划单列市范围。进一步抓好31个重点示范镇建设,启动30个文化旅游古镇建设,支持各地在试点之外发展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以舒适宜居、方便群众为目标,切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挖掘人文、山水特色,通盘考虑城市空间、产业、资源、环境、住宅和市政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在管理的各个细节上狠下功夫,大力解决交通拥堵、市容不整和停车难等问题,深入开展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优化生态与人文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鼓励各市用好用活政策,狠抓“一市一策”举措的贯彻落实。支持延安上山建城和实施结构调整三年计划,力争列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范围。支持宝鸡尽快完善副中心城市功能、渭南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铜川发展壮大接续产业、榆林提高产业高端化和生态建设水平、杨凌搞好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进一步加大对汉中、安康、商洛的支持力度,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拓展循环发展空间。

    (六)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综合治理。积极建设低碳示范省,强化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的节能,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全力打好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攻坚战。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搞好燃煤电厂和重点非电行业脱硫脱硝,推行城镇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建设43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开展工业企业“退城入区行动”,在西安市主城区首先实施。继续加强关中和陕北城市的大气联防联控,开展重点城市细颗粒物的监测治理。

    切实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加大水源地、森林、湿地和矿产开发区域生态恢复与保护力度,搞好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工作,实施秦岭北麓治理工程,启动昆明池水利工程项目,加强对煤炭采空区和塌陷区的综合整治。全面清理闲置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积极推广中水利用。继续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年造林400万亩,绿化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沿线3300公里,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0平方公里。

    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为建设美丽陕西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新项目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健全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继续完善生态补偿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倒逼机制,加速淘汰改造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七)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坚持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用于改善民生,持续推进重大民生工程。

    按照扩面提标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利民惠民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无障碍转移接续,探索建立企业职工“五保合一”统一征缴机制,全面推进职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扩大跨省就医结算范围。增强社保基金筹资能力,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并向建国初期参加工作的老职工和科技人员倾斜,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二是继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续建保障性住房62万套,新开工33.7万套,并在住房分配、有序退出和社会化管理方面探索新路子。三是积极推进陕南陕北移民搬迁和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坚持80%以上的集中安置率,提高上楼居民补助标准,完成陕南搬迁6万户、22.8万人,陕北搬迁1.6万户、6万人。全省实现90万贫困人口脱贫。四是积极创造条件解决特殊群体的利益问题。建立对国家有贡献和见义勇为人员褒奖制度,实行烈士子女生活补助,完善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3万张,推广居家养老和社区老年餐桌服务。五是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继续实行农村育龄妇女免费体检和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进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试点,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实施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医疗保障,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孤残流浪儿童救助和教育等问题。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小微企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支持家庭服务业和自主创业。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搞好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新增小额贷款65亿元,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进城落户和被征地农民等人员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80%,转移农村劳动力650万人。

    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合理配置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继续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年内实现行政村、城镇小区幼儿园全覆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气力解决城区择校问题。鼓励高中教育办出特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支持国家“985”、“211”高校和省属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引导和支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在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之外逐步推行地方试点,实现营养改善计划与蛋奶工程并轨运行。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强化基层、深化县级、探索市级,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全面完成乡到县、县到省的远程会诊项目,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启动县级综合医院终末期肾病医疗项目,解决好患者透析难问题。在市级以上医院推行药品“三统一”,探索建立与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对接的医药流通新体制。在4个市进行商业保险参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完善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启动西北医科大学建设工作,力争年底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省医院等4所重点医院投入使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着力提高人口素质。

    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文化体系,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认真落实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政策,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加强文化阵地设备配送和农家书屋管理使用工作,进一步搞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继续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大力扶持影视、戏剧、文学精品创作。加快建设省第二图书馆、考古博物馆、西咸新区广播电视发射塔等重点项目,完成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剧院改扩建和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建设任务。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重点搞好对延安革命旧址群和汉长安城等大遗址的保护,积极推动帝王陵保护立法工作。积极推进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加强以秦腔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成全省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加快改善基层体育基础设施,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八)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在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改革部署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在若干领域进行大胆探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对标考核工作,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支持民间资本联合进入交通、水利、市政、教育、医疗等领域。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例,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推进供销等行业的改革。加快建设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完善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运行机制,抓好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积极组建科技工业集团,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财政改革,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提高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立乡镇政权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巩固纺织、食品、森工行业职工收入增长成果,提高粮食行业职工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全省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逐步建立收入过低行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长效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与我省优质资源嫁接融合,有针对性地赴欧美、日韩和长三角、珠三角招商引资,狠抓“央企进陕”、“民企进陕”和港澳招商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壮大外向型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果汁、重型载货车、石油钻采设备等传统优势出口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飞机及其零部件等新兴出口产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开展多种经济技术合作。全年引进外资36.7亿美元、内资4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60亿美元,分别增长25%、20%和10%。

    (九)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按照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运行规范的要求,加快构建城乡社区服务网络。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站建设,探索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继续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招收乡镇公务员制度。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切实加强社会组织管理。重视研究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结构带来的新变化,以推行居住证为重点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认真做好流动人口、农村留守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努力使流动人口与居住地居民同享基本公共服务。

    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制,突出抓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农资等重要生活生产用品的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推进餐饮企业动态量化管理制度全覆盖,切实抓好以学校食堂为重点的集中餐饮场所的安全。以安全生产、平安生活为目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机制,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狠抓校车和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从今年起每年建设3个市级、16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继续推进平安陕西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健全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妥善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及时回应民声民意,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加快改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海外侨胞的联谊。要通过各级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各界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十)努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完善政府领导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制度。坚持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增强各级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必经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定期清理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坚决防止在工程建设、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

    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扎实开展第六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减少层次,简政放权,提高效率,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减少会议和文件、简报,严格控制庆典、论坛等活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行政问责、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突出整治行政机关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行为,推进公车改革,加强商业预付卡管理、“小金库”清理和公务卡结算工作,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除个别特殊单位外,今年省级机关、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全部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支出,去年已公开部门预算的同步公开部门决算。继续坚持人民网留言办理、公民代表走进省政府和大学生见习制度,进一步办好政务微博,不断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

    各位代表,驻陕部队和武警官兵为陕西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支持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健全国防动员体系,搞好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切实做好军转干部和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把双拥共建活动提高到新水平,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三强一富一美”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