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市场秩序避免监管“真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3-10 13:27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2015年3月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2015年简政放权重点任务是什么?工商总局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什么样的环境?民政部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方面取消下放了哪些审批事项?2015年3月10日10时,民政部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工商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于法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满传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也想知道在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过程当中,工商部门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我们看到有这样的反映,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出现了申请执照多,但实际开业少这样的现象,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于法昌]商事制度改革是一个综合性改革,需要相关部门支持配合来完成。在改革过程当中,国务院定位这项改革是简政放权的先手旗、当头炮、突破口,我们先走一步,带动和引领其他部委的改革。改革过程当中有一些需要统筹推进的问题,就是总理讲的大门开了,小门没开的问题。第二,改革过程当中,我们坚决落实改革要求和法律法规规定,在全系统各级登记窗口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交验资报告。但在改革推进过程中,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滞后,一些行业准入管理不衔接、不同步等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如有的行业准入中仍然要求企业实缴验资,有的行业设定了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门槛,以注册资本数额作为特定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有的行业准入依然将通过工商企业年检作为前提等。

第三,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工商设立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226项减为34项之后,对于国务院公布的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项目,现已落实到所有工商登记窗口。但是,“先照后证”改革涉及众多行业领域,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根据改革要求,修改完善相关行业领域准入的规章文件规定,调整审批流程,提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意见并抓好行业监管责任的落实,避免监管“真空”,维护市场秩序。

商事制度改革之后市场主体大量涌现,但是存在不开业或者没有开业的情况,这我们也了解了一下。有几个统计数据,统计局去年对64000户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调查,到去年第三季度的时候,当时开始经营的已经占了51.1%,处于筹建阶段占到19.2%,当然剩下的关停或者没有开业的占到7.8%。根据我们的统计,以及相关部门及地区的调研,开业情况达到70%-80%。但是没有开业的也有一定原因,一是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以后,很多人一看办企业很方便了,简单认为改革后“办公司不需要什么条件”,从而盲目注册、盲目申请许可项目经营;部分企业只为快速进入市场,在对市场的调研并不充分且尚未具备硬件、人员、业务等要素的情况下就办理登记,导致经营状况不佳或迟迟不能营业。

第二工商登记门槛降低,但有的行政审批门槛难降低。商事制度改革后,企业办理营业执照更加方便快捷,但拿到营业执照后经营特定业务所需办理的证件仍然很多。对于企业来说,这些手续文件办理条件高、难度大、耗时长,影响了企业的开业进度。比如说开旅馆,需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特种行业许可才能营业,很多企业拿到营业执照之后,拿不了这些证,需要的时间就很长,因这种原因导致没有开业的也客观存在。

第三是新企业投产运营仍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受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走低等不利因素影响,市场整体观望气氛浓厚,部分企业注册登记后没有及时确定主营业务,未能积极主动开展生产经营。企业用工成本逐年上升,新设企业普遍存在用工缺口。但是总体来看,大多数企业开业还是不错的,经营还是可以的。另外,据我们对企业生存周期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企业成立后3-7年为退出市场高发期,有近五成企业存活周期在5年以下。在企业创立初期,企业原始资本在不断消耗,而企业却还未在市场上立足,此时企业的死亡概率是逐渐增大的,随着企业逐步适应环境,企业的死亡概率将逐步减小。

责任编辑: 傅义洲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