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政府网2>> 背景
 
[主题演讲]陶祖莱俞梦孙:KY3H模式—"治未病"落地的平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25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1月25日15时,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开幕式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专家学者在开幕式上作主题演讲。

KY3H模式:“治未病”落地的平台

中国科学院、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陶祖莱
中国工程院、航空医学研究所 俞梦孙
  

  “治未病”是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医疗危机的唯一途径。只有“治未病”的医学才是经济上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和公正的医学。

  从“治病”到“治未病”,一字之差,却蕴涵着深刻的变革,决非现代医学的技术性的外延(如疾病早期诊断等等)。核心是观念的变革,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以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中心,转向以维持、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命是精神和肉体的统一(身心整体),且和其所生存的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故医学模式的转变(从生物医学到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结合)是“治未病”的必然内涵。

  当前,诸如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等非传性慢病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我国青年早卒人数的63%),并构成了疾病社会负担的主要部分(68.7%),且以18%的年增率上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非传染性慢病是身心整体失调的局部体现。从整体功能失调到疾病的发生是渐变到突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渐变、量变阶段,身心整体状态可因正确、及时的干预而好转,从而避免疾病。这正是“治未病”的最有效时期(“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因而“治未病”的主题是:(个体化)人的身心状态的(动态)辨识和(动态)调控。

  应该指出,身心状态辨识和疾病诊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的依据是基于大样本统计形成的特异性指标体系,前提是被统计成员一律平等。这实际上是大工业生产思维模式的外延。就身心状态辨识而言,关键是状态变量(参数)的时序改变和变化趋势,它们必然是个体化的。把“治未病”和疾病早期诊断混为一谈是现代医学思维惯性的误导,仍囿于以疾病为中心的观念之中。

  不仅如此,调查表明:每1000个人(16岁以上)每月平均有750人次患病或感到不适。但就医者仅250人次。未就医者占2/3。患病之人尚且如此,何况“未病”?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医疗服务模式,“治未病”的理念才能付诸实践。

  显然,“治未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概念、思路、服务模式到运行机制、方法和技术,需要全方位的创新。其内涵必然超越现代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范畴,要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这是世纪的挑战。

  面对巨大而又紧迫的需求、时代和社会的责任,昆仑健康保险、炎黄健康科技、炎黄文化传媒三家公司,提出了以人(未病/已病)为中心,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三位一体的健康保障模式(简称KY3H模式)。这为“治未病”这一古老而又先进的理念,以适合于当今时代的形式,落实于社会实践开创了道路,提供了范式。

  KY3H模式通过金融契约,发挥健康保险的社会管理、资金融通、经济补偿和市场组织功能,把分散的个体的健康需求转变为社会化、集约化的健康管理。以金融契约为纽带,把不同健康需求的人群和现有的医疗保健机构联结起来,逐步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过渡;同时,以“治未病”为目标,潜移默化,逐步改变相关医疗保健机构的功能和观念,形成真正的“治未病”的层次结构体系,逐步实现以疾病诊疗为中心到以维持、促进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不同于国内、外现有的健康保险,在KY3H模式里,“治未病”的理念融入于健康保险之中,把对被保险人的疾病损失的事后补偿和对他的个性化全程健康管理结合起来。既使被保险人获得了真正的健康效益,也降低了健康保险的风险,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故新型健康保险是KY3H三位一体模式的运行枢纽和可持续保障。

  KY3H模式的健康管理是以人(未病/已病)为中心的健康服务平台,是“治未病”的具体体现。其特点主要有三:

  首先,以系统工程的观念考察人的生命运动。对处于人生不同阶段(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中老年、老年、孕期等)的人的身心状态进行动态辨识和动态调控,且以季节、地域、职业、家庭、社区环境为背景,综合集成。已初步建立的KY3H私人健康状态信息库为此提供了基础。

  其次,以传统中医学和养生学为主,融合现代医学和医学工程技术,形成以辨体(质)、鉴(状)态、识(未)病、干预(调理)、评估(效果)等为主要环节构成的个性化健康保障技术和服务体系。开发相应的产品,并形成个性化健康服务产业链。

  第三,以传统健康文化理念为主导,以被保险人(未病/已病)为主体,从改变其观念入手,进行顺势调理,实施互动式健康管理。

  健康文化是KY3H模式的基础,其主体则是中国健康文化。国外的经验表明,成功的健康管理必以健康教育为先导。而健康教育的核心则是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基点是坚信人自身具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和潜力。调理和养生,作用均在于激发人的潜能,以维持、提高健康。“我命在我不在天”!就是这一理念的高度概括。20世纪90年代WHO的全球调查表明,对于人的健康和寿命来说,遗传、环境和医疗条件分别占15%、17%和8%,而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则占60%,居于主导地位。这一结果为古老的智慧作了现代的诠释。显然,“上工治未病”和“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两个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理念是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精髓,它们和后工业化时代的“人本”精神相融合,必将使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焕发时代的光彩。

  对于中医特色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来说,KY3H模式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KY3H健康保障模式和以政府为主、以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的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相结合,互补相成,将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以人(未病/已病)为中心的预防保健体系。后者面向广大城乡基层;前者则以满足不同人群多层面、全方位的健康需求为目标,尤其适合于功能社区和高端居民社区,这对于改变社会健康意识作用巨大;其次,KY3H模式所创导的观念、思路和服务模式等,对于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的建设有普遍意义。总之,KY3H健康保障模式的实施和推广,将为传统中医的继承和发展,为医学目的调整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发挥大于目前人们所想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