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政府网2>> 背景
 
[主题演讲]白书忠:"治未病"与中国特色健康管理体系构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25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1月25日15时,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开幕式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专家学者在开幕式上作主题演讲。

“治未病”与中国特色健康管理体系构建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白书忠   

  一、构建中国特色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健康管理,作为一种医学理念和学科的构建,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与世界范围内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医学服务模式创新相伴而生。虽然时间不长,学科体系不够完善,完整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与模式还未形成,但发展很快,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究其原因,是因健康管理适应世人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顺应了国际国内“以人为本”、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大趋势。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的“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为中国开展健康管理指明了方向。中国政府制定的“健康中国2020”发展战略是我国开展健康管理遵循的目标和原则。健康与劳动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当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和有效途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子流行已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开展健康管理的最大需求。健康管理与金融保险、信息产业有机结合将成为维护和促进国民健康公平的重要途径,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保障。健康管理是创新医学服务模式的重要手段,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健康管理是从根本上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和实际步骤。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预防保健为核心的全民健康行动计划已成为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健康管理的内涵,健康检测、评估是基础,健康风险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与改善是目的。

  健康管理与治未病,均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均以预防为原则。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应该将“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创新健康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服务模式。这事关卫生工作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二、中国特色健康管理学科体系的基本内涵与要求

  1、坚持一个目标

  创建中国特色健康管理学科和医学服务体系。

  2、搞好两个结合

  健康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健康管理中应用,实现管理信息化;健康管理与金融保险行业结合,解决服务对象公众性和公平性。

  3、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从传统的单一辩病体检向健康检查、评估、干预和促进的现代健康管理转变;二是从以医院为主,主要依托现代医学诊疗技术服务向医院与社区相结合,重视和发挥“治未病”医学服务转变;三是以病人为中心的被动医学服务模式向以人为中心、主动、连续、系统和全程的现代医学服务模式转变。

  4、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和创新

  一是健康体检与服务模式创新;二是健康评估与技术创新;三是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手段创新;四是健康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

  5、完善五项服务

  一是健康教育与培训,增强服务对象的健康意识,提高主动健康的能力;二是规范的健康体检技术、标准和流程;三是以人为本的健康评估与干预;四是健康信息、档案管理服务;五是养生保健与健康促进服务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

  6、构建现代健康管理学六个学科体系

  一是宏观健康管理学科体系。主要研究国家政府和社会层面的宏观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问题。包括国家健康立法、公共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政策及策略、公共和公益性健康管理与卫生服务机构、机制与模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的研究制定等;二是微观健康管理学科体系。主要研究个体和具体群体(包括家庭)的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改善与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管理,健康素质与能力管理,健康体适能监测与促进管理,健康与劳动力资源管理,营养、运动与健康管理,主动性整体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性健康管理等;三是慢病风险控制管理学科体系。主要研究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诸多风险因子的检测、评估与风险控制管理问题;四是健康信息技术学科体系。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问题;五是健康保险服务管理学科体系。主要研究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服务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六是健康教育与培训体系。主要研究针对广大医务人员知识更新和大众健康自我管理的教育培训体系方面的问题。

  在上述六个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中,要研究如何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健康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7、拓展健康管理服务领域

  一是依托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城市社区健康管理医学服务;二是发挥企业卫生资源作用,开展重点大型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三是利用院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院校教职员工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 ;四是探讨第三方健康管理医学服务;五是探讨依托“农合”,在农村开展健康管理医学服务;六是发挥网络传媒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七是健康管理医学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三、“治未病”与构建中国特色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思考

  “治未病”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应深入研究和探讨“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使之融入到健康管理的各个领域,以推动中国特色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更好、更快发展。

  发挥政府在“治未病”构建中国特色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中的引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中医医疗机构为主要依托,提供“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并积极开展以“治未病”为主要内容的检测、评估、干预的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名老中医在“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中的传帮带作用,并积极发挥继续教育项目、在职培训、院校教育在“治未病”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治未病”专业队伍。在所有健康管理及相关服务机构中,大力推广使用“治未病”的成熟技术成果;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治未病”医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研究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南。

  但凡一种正确的医学理论与技术,从不为人知到家喻户晓,在其滥觞之际往往遭到人们的怀疑、冷遇、躲避,然而其价值终会随时间的推移和自身的不断进步而昭示于天下,惠泽众生。我们坚信,“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以及构建的服务体系与模式,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指导下,在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为我国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