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政府网1>> 重要内容提示
 
李克强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2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5月12日10时,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举行。图为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作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 陈竞超 摄)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是我国又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一次重要的社会动员活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计和经济普查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不久前,国务院成立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今天上午召开了第1次全体会议,对普查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刚才,伏瞻同志介绍了普查的准备情况和整体安排,有关部门的同志也发了言,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充分认识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

    经济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的有效方法。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重视经济普查。美国平均每五年组织一次经济普查,德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都不定期地开展经济普查,普查的结果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开展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2004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首次查实了全国以及各地二、三产业的"家底",初步掌握了基本经济单位的情况,对制订"十一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几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继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有了新的期待。在新的形势下,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经济普查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过去五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从世界第六位上升为世界第四位。各地经济总量也都上了新的台阶。但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这就需要把经济总量摸清楚。上次经济普查,全国经济总量比常规统计增加了2万多亿元,一些地方经济总量也作了调整,使统计数据更加接近实际。通过再次开展经济普查,在进一步摸清二、三产业"家底"的基础上,掌握全国GDP总量以及各地生产总值的新变化,可以为宏观调控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展经济普查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措施。几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在调整中不断变化,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区域战略总体布局逐步展开。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一、二、三产业发展还不协调,由于多种原因,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41.5%下降为2007年的39.1%。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也需要把各次产业的状况进一步搞清楚。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范围包括19个国民经济门类以及90个行业大类,还包括企业效益和技术等情况,这有利于全面掌握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最新变化,为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经济普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一五"规划制订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对各地区、各主要行业节约能源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我国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70%以上,尤其是工业企业往往是能源消耗的大户,运输、酒店等服务业企业能耗也不小。但我们对二、三产业及企业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的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有把握,这给落实节能环保措施带来了一定困难。通过经济普查,基本摸清全国以及能源资源消耗总的状况,有助于建立健全节能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开展经济普查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发挥,企业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领域各类单位和工商户的信息,是全社会十分宝贵的财富。通过普查,摸清全国800多万个单位和3000多万家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建成一个标准统一、信息准确并且可以动态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有利于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项职责,也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与社会公众正确判断经济形势和产业走向,还有利于健全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开展经济普查是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前提条件。没有统计,规划、计划和政策就没有数据基础。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成果,对于编制国家及地方中长期规划,制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政策,都提供了重要的统计参数。推进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可以为"十一五"规划的总结评估和"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制订,打下一个好的统计基础;还可以及时跟踪产业发展动态、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状况,科学制定并实施国家产业政策。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与地方正在研究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也需要掌握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经济普查的成果大有用处。

    二、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地摸清经济情况

    全面准确客观真实,是经济普查的核心要求。全面,就是要把握事物整体;准确,就是要摸清实际情况;客观,就是要防止主观干预;真实,就是要反映本来面貌。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突出重点、依法办事、确保质量,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掌握全面准确客观真实的普查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企业经济活动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的统计保障。

    做到全面准确,要适应形势变化,突出普查重点。过去五年,我国经济规模扩大了2/3,单位数净增了1/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城镇人口和就业显著增加,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搞好经济普查,必须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新调整、新变化,研究经济生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第二、第三产业和基本单位的数量特征和运行规律。我们动员全社会力量搞一次大规模的经济普查,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就是要把全国以及各地的经济情况全面准确地摸清楚。

    从目前情况看,服务业统计、能源资源统计是整个统计工作的难点问题,也是影响普查数据全面准确的重点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物质生产统计体系的影响,服务业统计相对薄弱,常规调查的框架还不完善,数据缺口较大。同样,能源资源统计力量不足,方法制度还不健全,难以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这次经济普查,重点是取得第三产业发展的完整数据,搞清常规统计不能完全反映的服务业实际情况,并全面掌握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状况;同时,重点调查二、三产业单位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情况,把这两个领域全面准确的数据拿到手。

    做到客观真实,要依法进行普查,确保数据质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市场活动单位灵活分散,采用简单行政命令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接近客观真实。开展经济普查,必须把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是经济普查的法律依据。各类普查对象要依法提供客观真实资料,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要依法查明客观真实情况,各级领导干部要依法制止人为行政干预,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还要依法及时公布普查数据,使普查的成果惠及社会。

    质量是经济普查的生命线,也是体现客观真实的标志。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确保质量贯穿于经济普查的全过程,落实到工作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要统一设计普查方案,着力提高人员素质,严格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把质量问题消除在发生之前。还要以科技创新保障质量,探索普查理论,更新普查方法,推动普查工作及其成果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促进电子政务建设。

    三、切实加强对经济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地区、各部门、各级普查机构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认真做好经济普查工作。这里,我提几点要求: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本地区普查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全程参与,及时研究解决普查中遇到的问题。加强领导重在提供保障。各地区要采取措施,确保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培训到位。抓紧组建各级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高素质的普查队伍。全面提高普查指导员与普查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把普查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解决好聘用普查员的补贴问题,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对贫困地区经费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对普查经费的监管,保证经费合理使用。

    第二,要强化协作配合。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普查工作。财政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要在财力和物力上对经济普查给予支持和保障。工商、税务、民政、机构编制、质检以及测绘等部门,要协助做好基本单位调查及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铁路、银行、证券、保险、军队、武警等部门要高质量地完成本系统普查任务。

    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统计部门要切实负起普查的牵头组织和协调责任。各级统计机构要精益求精,周密安排,做好试点工作,拿出科学可行的普查方案。严格执法,排除干扰,健全普查质量保障机制。增强协调性,搞好常规统计调查与普查、地方汇总数据和国家汇总数据的匹配。针对经济普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实际加强调研,提出解决的办法。对可能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要有应对的预案。

    第三,要广泛宣传动员。各级宣传部门要在一定时期内把经济普查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围绕普查各个阶段的要求,组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有关方面都能充分了解普查的意义、普查的要求和相关法规,为经济普查提供良好氛围。尤其是要动员各类普查对象积极参与普查,认真配合普查,自觉防止虚报、瞒报、拒报、迟报,努力做到从源头上把好数据质量关。

    同志们,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地完成普查任务,向党、向国家、向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