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部委1>> 背景资料
 
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西藏文化遗产保护成就辉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廖翊)“西藏文物分布极为丰富,不仅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和研究价值,而且真实记录了西藏的历史变迁,充分体现了西藏和内地之间的血肉关系,不可辩驳地说明中央政府一直行使着对西藏的主权,毋庸置疑地证明自古以来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表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成就辉煌。”

    文物保护,绩效卓著,享誉中外

    单霁翔介绍:目前分布在西藏自治区范围内的古代文化遗址、古墓葬、石刻艺术以及宫殿寺庙、庄园建筑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达230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城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昌珠镇被列为历史文化名镇。此外,还有大量珍贵的可移动文物,如元明以来历代中央政府敕封西藏地方官员的封诰、诏敕、印鉴、金册,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在拉萨等地修建的石碑,以及清代用于认定达赖、班禅等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灵童的金本巴瓶和签牌。还有历代西藏地方政权及首领上呈中央的奏折、文件、信函等。

    单霁翔说,西藏和平解放以前,西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文物保护工作,1959年6月,中共西藏工委成立了西藏文物管理机构,开展文物调查、征集、保护等方面工作。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时,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便设立了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近年来,西藏文物工作得到快速、全面发展,文物保护机构建设逐步完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确保了文物古建筑的安全。博物馆事业稳步发展,1995年建成西藏第一座地区级博物馆雅砻历史博物馆,1999年建立了西藏博物馆。

    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在美国举办的“雪域藏珍——中国西藏文物展”和2006年8月至10月在德国举办的西藏文物展,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保护西藏传统文化所取得的成就。

    考古普查,着眼长远,成绩斐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部门与内地文物科研机构合作,先后开展了多项重要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成绩斐然。”单霁翔说。

    1978年至1979年,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四川大学联合对昌都卡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距今5000年-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上出土了大量文化遗存,证明了西藏高原与中华民族其他文化系统的密切联系。1990年,在日喀则地区发现了西藏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汉文石刻“大唐天竺使出铭”汉文摩崖石刻,石刻记载了唐朝官方使节王玄策经西藏出使天竺的情形,为研究中印交通史、唐朝藏汉关系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2003年开展的青藏铁路西藏段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发现大量石器地点,对于探索藏北高原人类活动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首次发现的保存完好、规模较大、出土文物丰富的早期祭祀遗址,真实再现了西藏原始宗教的面貌。2005年以来为配合萨迦寺维修工程开展的考古调查发掘,清理出土大量铜像、擦擦、泥塑等艺术品,对于了解相关佛教艺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单霁翔介绍,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要求,西藏自治区从2007年起启动第三次文物普查。2007年9月,西藏自治区在林周县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工作。目前,普查第一阶段的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培训、试点、经费申请、设备购置、人员组织等工作基本完成,2008年3月起,开始对林芝地区、昌都地区和那曲地区东、中部进行普查;2009年对那曲地区西部、北部和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进行普查;2010年对拉萨市、山南地区进行普查。

    单霁翔表示,通过详尽的文物普查工作,摸清了文物家底,有利于西藏地区文物长远保护。

    三大工程,巨资维修,质量达标

    单霁翔说,国家对西藏文物工作的重视,具体表现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累计投入7.3亿元对西藏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维修,恢复开放了一大批重点文物单位。1989年至1994年,中央拨专款5500万元和大量黄金、白银等实施维修布达拉宫一期工程;1994年至1997年,国家投资近1亿元建设了西藏自治区博物馆;2001年以来,国家安排专款3.8亿元维修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工程。

    “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是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维修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古建筑维修项目。”单霁翔说。

    他介绍,为确保工程质量,国家文物局精心组织、安排国内技术力量最强的中国文物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敦煌研究院等单位承担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科研、监理等任务。在实施三大文物维修工程中,国家文物局一直高度重视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问题,严格依照《文物保护法》,始终遵循文物维修原则,确保文物建筑原有真实风貌,确保工程质量。

    “目前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文物建筑主体维修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已着手开展工程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工程实施总体看,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通过实施工程,不仅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文物保护技术人才,还积极吸纳当地农牧民群众参与维修,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单霁翔表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总结三大重点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拨款5.7亿元,着手实施西藏桑耶寺-昌珠寺、扎什伦布寺-夏鲁寺、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色拉寺、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乃宁寺、朗色林庄园-拉加里王宫遗址、古格王国遗址、色喀古托寺、科迦寺九大重点文物工程的保护和维修。

    “国家文物局现已批复了拉加里王宫文物保护规划和科迦寺等7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工程设计方案,为九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单霁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