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概况 国家机构 政府机构 法律法规 政务公开 政务互动 政府建设 工作动态 人事任免 新闻发布 网上服务
文字实录 
[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赵白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现在开幕。 [2008-10-23 09:04:47]
[赵白鸽]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论坛并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和嘉宾: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九指导检查组组长柴松岳,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先生。 [2008-10-23 09:05:34]
[赵白鸽]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还有第九学习指导组副组长陈希明,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天津市政府副市长张俊芳,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甘霖。 [2008-10-23 09:10:25]
[赵白鸽]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还有全国人大、政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妇联、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总工会的相关负责人,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2008-10-23 09:16:07]
[赵白鸽]另外,还有国务院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专家学者,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2008-10-23 09:18:04]
[赵白鸽]参加今天论坛的还有我们国家的所有的主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以及政府网、人民网、中国网和中国人口网等,他们都派出了强大的阵容,将通过网络、视频、电台和报纸等方式将本次论坛的信息向全世界传播。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8-10-23 09:18:23]
[赵白鸽]本次论坛还邀请了全国人口计生系统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此,我谨代表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注和致力于推动我国人口发展事业的广大有识之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8-10-23 09:19:14]
[赵白鸽]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走过的发展历程,如同一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中国所取得的跨越性发展成就,举世瞩目。30年来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经济腾飞、社会进步与人口发展交相辉映的奋斗史。 [2008-10-23 09:19:35]
[赵白鸽]未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将向何处去?如何把握和应对人口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要机遇和巨大挑战?政府将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职能转换,加强公共服务职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今天的“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我们荣幸地请到了来自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领域前沿的领导者与专家学者,他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前瞻的视野和权威的解析,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思想启迪,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2008-10-23 09:20:13]
[赵白鸽]多年来,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新时期,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之路,将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国家人口计生委李斌主任发表主题演讲,题目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2008-10-23 09:20:43]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李斌]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已经走过了30年的辉煌历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封闭落后和沉闷僵化的状况,打破了束缚人们的思想桎梏,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历史雄辩地证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作出的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2008-10-23 09:21:58]
[李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从这一国情出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解决发展问题与解决人口问题紧密结合,坚持改革开放与计划生育两大基本国策,实行综合决策、统筹推进。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全面发展的两大奇迹。 [2008-10-23 09:22:52]
[李斌]实践证明,从中国国情出发,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谱写了辉煌篇章。今天,站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共同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坚定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道路的信心。  [2008-10-23 09:23:14]
[李斌]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将控制人口增长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 [2008-10-23 09:24:04]
[李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战略性任务,一定要抓好。”1980年,党中央发表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1年,成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写入《宪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口问题被提高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从1991年开始,中央连续15年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随着我国低生育水平的出现,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2004年,国家启动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历时两年,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008-10-23 09:25:05]
[李斌]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和艰辛努力,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使我国13亿人口日推迟4年到来,有效缓解了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民生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飞跃。  [2008-10-23 09:25:32]
[李斌]人口数量有效调控,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的基本条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抚养比下降1/3左右,创造了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期,对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贡献率达1/4以上。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8.6%,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人均GDP从改革前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2%上升到74%。200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400美元。据测算,如不实行计划生育,只有1800多美元。在人口有效控制的同时,也提升了人口素质,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08-10-23 09:26:15]
[李斌]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据测算,如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的资源、环境将面临更为沉重的压力,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水资源、能源等将比目前减少20%以上。 [2008-10-23 09:26:43]
[李斌]人口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顺利。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68岁提高到目前的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5岁以上国民人均受教育水平从4.5年提高到8.5年,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18.1‰,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6.6/10万。在联合国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中,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由1990年的第105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81位,跻身于世界中等发展国家水平的行列。 [2008-10-23 09:27:37]
[李斌]为世界人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探索出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为减贫事业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1500万,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扩大人口发展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我国在国际人口发展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2008-10-23 09:28:03]
[李斌]30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口众多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推动改革、谋划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要以这一基本国情为根本依据。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实现人口自身发展的协调,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必须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必须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 [2008-10-23 09:28:27]
[李斌]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2008-10-23 09:33:40]
[李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态势。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本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总体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总的来看,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2008-10-23 09:34:12]
[李斌]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8-10-23 09:36:04]
[李斌]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当前应着力促进四个“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和持久的动力源泉。 [2008-10-23 09:36:37]
[李斌](一)学习运用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2008-10-23 09:36:49]
[李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矿产资源是1/2,人均资源量综合排名列世界第120位。按现在的需求水平,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到2020年为6.03亿吨,2033年为6.63亿吨,大体比现有5亿吨粮食生产能力高出20%到30%,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6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倒数第14位。  [2008-10-23 09:37:21]
[李斌]以基本国情为依据谋划未来发展,要求我们既要适度调控人口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008-10-23 09:37:58]
[李斌]一方面,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生育率应该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预计2020年人口总量达14.5亿人,2033年左右达到峰值15亿人。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点: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关注点在人口“大”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晚”省份和流动人口较“多”省份,加强分类指导,抓重点促全局。  [2008-10-23 09:38:17]
[李斌]另一方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在消费方式上,倡导适度储蓄、适度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分配方式上,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不断完善分配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8-10-23 09:38:43]
[李斌](二)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2008-10-23 09:38:53]
[李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的重要目标。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2008-10-23 09:39:16]
[李斌]从人口结构特征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庞大,劳动力资源充足。按16岁~64岁人口计算,2016年将达到9.9亿人峰值,2050年为8.7亿人,比2000年还多2800万人,高于目前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 [2008-10-23 09:39:51]
[李斌]从市场容量规模看,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收入仍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内需潜力巨大,必将成为较长时期内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世界经济论坛10月8日公布的《2008~2009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排名首次进入前30位。拥有快速增长、规模庞大的国内外市场,宏观经济保持稳定,是我国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根本保障。 [2008-10-23 09:40:04]
[李斌]从工资收入变动趋势看,存在可承受的增长空间。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物价向上波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今后我国劳动力成本合理增长是客观趋势,也是劳动者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调整分配关系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农民工平均工资首次达每月千元以上,比上年提高16.4%。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到1/20,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劳动力成本水平总体较低,依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2008-10-23 09:41:01]
[李斌]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影响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瓶颈。当前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例高达47.6%;一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主要是“技能工人荒”。作为制造业的大国,我国还处在世界产业分工链的低端,这种状况也需要改变。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已成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关键。必须在继续挖掘未来十几年的人口数量红利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力发展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队伍,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2008-10-23 09:41:25]
[李斌](三)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2008-10-23 09:41:39]
[李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人口自身是一个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人口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当前要着力解决制约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的四个问题。 [2008-10-23 09:42:01]
[李斌]一是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全国每年约有80万~120万例出生缺陷发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们将加强部门合作,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探索推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2008-10-23 09:42:33]
[李斌]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促进社会性别公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严重偏离正常值范围,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严重隐患。对此,必须高度关注,强力遏制。近几年,在全国开展的“关爱女孩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将全面总结经验,加大男女平等和文明生育观念的宣传教育力度,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开展优质孕产期保健服务,坚决打击和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通过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切实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2008-10-23 09:42:56]
[李斌]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以市场为主导、以发展型迁移为主要形式,规模空前的人口迁移和城乡区域流动。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未来二、三十年,是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全面加快、人口迁移规模最大、活跃程度最高的时期,将有3亿左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成为综合影响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整体及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2008-10-23 09:43:08]
[李斌]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我们将做好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提出人口合理分布的政策、对策建议,研究制订推动人口有序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探索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带动人口转移的具体路径和模式。根据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的要求,解决好人口与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优质服务体制机制,使流动人口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 [2008-10-23 09:48:27]
[李斌]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破解人口抚养比升高的难题。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趋势明显的特征。200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8.1%,2020年将达到11.2%,到本世纪40年代将达到峰值3.2亿人,占总人口的22%。 [2008-10-23 09:51:43]
[李斌]我国未富先老、老年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决定了我们只能走中国特色积极、健康的应对老龄化的路子。在农村,集中了全国70%的老年人口,养老成本相对较低,可考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社会保障为依托的田园式养老方式。加快建立广覆盖、补贴式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对最需要保障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给予优先优惠。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在城镇,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对赡养和照料老人的独生子女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对老人给予适当的护理补贴;同时,积极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知识和经验密集型产业,发展适合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市场,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社会。 [2008-10-23 09:52:25]
[李斌](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 [2008-10-23 09:52:47]
[李斌]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涉及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8-10-23 09:52:56]
[李斌]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服务意识,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人文关怀,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更加注重用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增长,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8-10-23 09:53:27]
[李斌]二是改进工作方法。从根本上改变过度依赖行政制约手段的思路和做法,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科技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008-10-23 09:53:40]
[李斌]三是完善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关于县、乡两级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任务,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和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提高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信息采集等服务能力和水平。 [2008-10-23 09:54:07]
[李斌]三、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2008-10-23 09:54:24]
[李斌]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保障。 [2008-10-23 09:54:31]
[李斌](一)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机制。坚持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人口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协调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和预报预警制度。 [2008-10-23 09:54:49]
[李斌]二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对出生、婚姻、死亡、流动、户籍、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人口管理制度的统一协调。 [2008-10-23 09:55:10]
[李斌]三是建立健全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政绩评价体系。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改变单纯以人口数量指标为主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涵盖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对人口综合承载力的变动情况和人口协调程度等的评估。 [2008-10-23 09:55:34]
[李斌](二)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一是全面实施和完善“三项制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提高奖励扶助标准,从2009年起标准提高20%,达到年人均不低于720元;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二是构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框架。围绕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和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措施。 [2008-10-23 09:56:42]
[李斌]三是统筹协调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征地补偿等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制定和完善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优先优惠政策。当前,应高度关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等工作,在相关改革措施中切实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 [2008-10-23 09:57:04]
[李斌](三)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人口发展领域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人口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 二是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家庭、个人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投入机制。 [2008-10-23 09:57:10]
[李斌](四)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基层政府的职责和权限,赋权于群众和社会自治组织。加强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帮助和指导,增强群众参与和群众自治的能力。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以及设立固定的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公开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办事规程等。三是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生力军作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分析和互动,接受社会监督。 [2008-10-23 09:57:40]
[李斌]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持久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需要全社会为之共同努力、不懈奋斗。 [2008-10-23 09:57:50]
[李斌]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不断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8-10-23 09:58:23]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伟光]同志们:国家人口计生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作为东道主之一,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条战线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口战线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发展道路取得卓著成绩,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此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同志做了很好的概括和总结。我想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如何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角度,谈一下我的认识,主要谈三个问题。 [2008-10-23 09:59:27]
[王伟光]一、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口发展已经迈出了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第一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战略和理论。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本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资本。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固然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更为重要。在当代,发展必须依靠人力资本以及同人力资本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资本,已成为共识并为各国成功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2008-10-23 10:00:08]
[王伟光]所谓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进行投资所形成的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体能、技能、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具有其他资本所无法代替的价值。改革开放30年,我国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战略和理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道路,由人口数量大国逐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并且迈出了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第一步。众所周知,我国素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著称于世,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国情的主要特点。虽然过去人口数量很多,但是由于人口教育、科技、健康等素质不高,人口年龄等自然结构和城乡、就业等社会经济结构比较落后,造成人力资本积聚不够雄厚的局面,严重地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8-10-23 10:00:39]
[王伟光]改革开放以来,在生育率、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长期持续下降的同时,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如目前与1978年比较,城乡居民科学、教育、文明素质大幅度提高,国民平均所受教育年限已由4年左右提高到8年左右;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时预期寿命已由68岁提高到73岁左右;人口结构向着合理化方向转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所占比例持续增长,城乡就业人口由4亿增加到7.7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中,有70%以上是与劳动力数量增长、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劳动力配置改善相关的;人口城市化驶入“快车道”,城镇人口比例由17.9%提升到接近45%;2007年人均GDP达到1.89万元,提高了近10倍;2006年我国医疗服务、平均预期寿命、婴儿存活率、成人识字率、大学普及率和农业增加价值比例已经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 [2008-10-23 10:01:22]
[王伟光]人均GDP、农业劳动力比例、服务业增加价值也接近达标,处于第一次现代化成熟期。这一切表明,我国已经完成由人口数量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初步转变,这就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并且迈出了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要一步。 [2008-10-23 10:01:42]
[王伟光]中国人口发展的这种划时代的转变,是党中央英明决策、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包括人口科学以及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努力,包括从事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专门队伍的努力。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便提出了节制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主张,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发表了《新人口论》,主张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利用人口多这个大资源、但要去掉这个大负担。然而,马寅初先生正确的主张却遭到不应有的批判,人口理论和人口问题变成无人敢于问津的“禁区”。70年代我国在人口数量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党和政府出台实施了旨在控制出生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明显效果。  [2008-10-23 10:02:18]
[王伟光]当然,在人口理论上真正实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还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为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平反之后。我国从事人口理论研究的一些专家学者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生产相适应的“两种生产”理论,论证了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劳动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人口教育素质与科技进步、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人口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等的关系,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和阐发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相结合,以数量控制为重点的人口发展战略,为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当时,广大干部和群众将这一理论指导下的计划生育实践,概括为“经济要上去、人口要下来”的简明道理。在实践中,通过算账对比、典型引路、政策扶助等办法和措施,探寻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少生快富计划生育模式。 [2008-10-23 10:02:43]
[王伟光]20世纪至21世纪初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事人口理论研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在“两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资料生产、人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三种生产”理论,以及物质资料生产、人自身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的“四种生产”理论,不仅将人口生产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而且同资源、环境保护紧密地结合起来,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 [2008-10-23 10:03:09]
[王伟光]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指导下,又进一步提出并阐发了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可归结为资源的良性循环变换;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可持续发展归根结蒂是为了造就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人类参与并且按照人的科学的、符合规律的、有意识控制的物质变换,才称得上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得以实现等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理论和战略。 [2008-10-23 10:03:36]
[王伟光]人口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和对外学术交流的加强,给人口科学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深刻的经济发展转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社会转型,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 [2008-10-23 10:03:43]
[王伟光]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我国人口发展史上前未有过的人口转变,包括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以及步入低生育水平以后的“后人口转变”,人口科学在这种大转变中获得长足发展。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人口转变的伟大变革,为人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口科学只有在同实践结合中才能有所作为。 [2008-10-23 10:04:01]
[王伟光]同时,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也使当今世界面临的两类不同性质的人口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发展中国家忧虑的是生育率过高,属人口压迫生产力性质人口问题;发达国家忧虑的是生育率过低和劳动力不足,属生产力压迫人口性质人口问题。对我国来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鼓励从事人口研究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走向世界,才能进一步推动人口学学科体系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口发展事业。 [2008-10-23 10:04:34]
[王伟光] 二、我国人口发展仍然面临巨大压力与空前挑战,增强人力资本积聚、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人口发展的艰巨任务。迄今为止中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数量大国,人口状况怎样,尤其是能否顺利实现由人口数量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8-10-23 10:04:45]
[王伟光]改革开放30年来人口战线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为世人瞩目。但是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21世纪仍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新的人口问题的压力和挑战。在我国,虽然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迫生产力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人口零增长的到来犹如海平面上的桅杆依稀可见,但是人口增长的惯性还没有释放完毕。据有关数据预测表明,2030年全国人口增长到接近15亿时,才有可能停止增长,也就是说,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尚未完成,仍需努力。从人口自身的变动和发展角度观察,在人口增长势能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之后,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方面的问题日益浮出水面,形成重大压力,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008-10-23 10:05:09]
[王伟光]比较突出的,一是人口素质问题。目前每年约有20万到30万肉眼可见的先天畸形儿出生,地方病患者在6000万左右,全国残疾人总数达8296万人,其中智力残疾人达554万,不健康人群总体数量庞大。30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入学率和升学率大幅度提高,但是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人口所占比例仍然不高,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刚刚达到8年,距离发达国家乃至某些发展中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2008-10-23 10:05:43]
[王伟光]二是出生性别比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近年来一直在120上下波动,严重偏离103到107的正常值。这不仅影响到人口自身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会造成未来的婚姻性别挤压,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2008-10-23 10:05:59]
[王伟光]三是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年龄结构正以比较快的速度达到老龄化较高水平。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8%,预计2020年可超过12%,2050年可超过23%,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最高水平之列。人口变动和发展的这种状况,这三大问题严重地束缚了人力资本积聚的增长,制约了由人口数量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 [2008-10-23 10:06:31]
[王伟光]从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观察,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和矛盾,一是劳动年龄人口的继续增长和就业问题。出生率长期持续的下降,已使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放缓,但是未来10年内劳动年龄人口仍处在缓慢增长阶段,10年过后也将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到2010年,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达到8.3亿。劳动力供需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日益突出,一方面对生产性人员特别是熟练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形成结构性失业。 [2008-10-23 10:06:57]
[王伟光] 二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的流动和迁移空前活跃,我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流动和迁移。目前农村进城务工农民数量超过1.3亿,形成主要由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的“民工潮”,今后一二十年还将有数以亿计的人口从农村流入城镇,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动力,同时又是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制约和挑战。 [2008-10-23 10:07:23]
[王伟光]三是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人口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高耗、低效、高污染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趋势难以在短期内改观。 [2008-10-23 10:07:51]
[王伟光]近年来强调节能减排,加速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耕地、淡水、石油等能源和某些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短缺,水、土壤、大气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处在前所未有的高负荷期。而且,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着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的责任和国际压力,我们只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路子。可见,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增强人力资本积聚、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 [2008-10-23 10:08:08]
[王伟光]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人口发展政策原则,大力实施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发展问题。坚持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人口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口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解决,要在继续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大力提高人口身体、教育和文明素质,调整人口年龄、性别、城乡分布等结构,使人口的变动和发展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变动和发展相适应,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008-10-23 10:09:13]
[王伟光]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政策就是决定的因素。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要依靠正确的人口政策的实施。这里,我想就当前国内外关于人口政策的不同声音,谈点制定人口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2008-10-23 10:09:49]
[王伟光]第一,长期性原则。人口变动具有长期和累积的特点:人口再生产周期比较长,目前我国代际间隔在25年左右;一般人口增长率,包括负增长率不会很高,但是指数增长累进性特点突出,如果保持1%的年增长率,70多年即可翻一番。人口政策不能有大的失误,调整人口生产不可能像对经济调整那样采用关、停、并、转手段,只能通过生育率的调整,经过年复一年的不懈努力,大约经过七八十年即一个人口预期寿命的时间,才能做出较有成效的纠正。因此,人口政策不但要顾及眼前,还要顾及到将来,起码要顾及到七八十年以后可能带来的后果。不能因为人口过多,就实行生育率越低越好的政策;同样也不能因为人口和劳动力短缺,就实行生育率越高越好的政策。要弄清人口增长,包括负增长的势能或惯性至关重要,一定要把握好人口零增长拐点出现后的变动和发展趋势。 [2008-10-23 10:10:42]
[王伟光]第二,全面性原则。人口作为居住在特定时空的总体而言,是数量、质量、结构的统一。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可以有所侧重,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政策侧重人口的数量控制方面,无疑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但是任何时候的人口政策,都要兼顾人口发展的各个方面,不可失于偏颇。如实行旨在降低生育率的政策,出生率的下降必然带来少年人口比例的下降,相应的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和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因此,必须把握好生育率下降的速度和节奏,将老龄化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所能承受的限度之内。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口变动和发展说来,这一点尤为重要。不但人口数量控制要兼顾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调整,而且要将人口“控制”、“提高”、“调整”纳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之中,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2008-10-23 10:18:42]
[王伟光]第三,协调性原则。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人口自身数量、素质、结构的协调,要求计划生育政策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生育率,还要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合理调整。从根本上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出生率和出生人数的下降,减少了未成年人口的消费,增加了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积累的比例,增加了教育、科学、卫生等用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资,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调整,但一些具体政策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2008-10-23 10:18:58]
[王伟光]二是人口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归根结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资源环境的需要,因而要坚定不移、坚信不移地贯彻执行。然而在改革开放、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转变深入发展,人口素质和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大力提高人口健康、教育、文明素质,合理调整人口年龄、性别、城乡结构,不断增强人力资本的积聚,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来人口政策的重点是人口的数量控制,那么未来的人口政策则要在继续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加大人口素质提高和结构调整的份量,重点是提升人力资本的积聚,实现由人口数量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进而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谢谢大家! [2008-10-23 10:19:42]
[中央党校副校长 石泰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30年,也是我国在人口发展事业上取得重大进展的30年。30多年前,中国城乡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计划生育”写入宪法。中国人口的有效控制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举世共睹的“两大奇迹”。 [2008-10-23 10:38:07]
[石泰峰]实行计划生育使占世界人口20%的13亿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得到了很大改善。30年来,坚持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2008-10-23 10:39:53]
[石泰峰]回顾改革开放3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我国走的是一条从政策调控到法律调控、从地方性法规到国家法律的渐进之路。为缓解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并开始大规模实施。虽然在1978年将计划生育写入了宪法,但只有原则性的一条。可以说,当时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具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2008-10-23 10:40:23]
[石泰峰]第一个特点是宪法原则指导下的政策调控行为,或者说,是以政策调控为主的行政管制行为。那时候还没有专门的具体法律来调控计划生育,主要是依据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开展工作。  [2008-10-23 10:40:51]
[石泰峰]第二个特点就是宪法原则指导下的地方性法规调控。人口计生工作有关的法规,不是从中央搞起来的,而是地方先行一步。1980年,广东省出台第一部地方计划生育条例。然后,各省人大陆续制定地方性法规来规范这项工作。但是,这些地方性立法,主要是规定公民要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对公民权利保护的规定不是太多,对政府依法行使权力的要求也比较少,重在强化政府管理层面立法。 [2008-10-23 10:41:20]
[石泰峰]随着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特别是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这一系列的条件环境变化决定了人口计生工作要转型,要纳入法治的轨道。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人口计生工作进入到法律调控的阶段。《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同过去地方先行制定的计划生育法规相比,更加突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突出了对政府依法行使权力的规范,体现了政府行使权力的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真正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体现了权利、义务的统一。  [2008-10-23 10:41:53]
[石泰峰] 经过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计划生育领域,制定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这一导向政策体系,健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8-10-23 10:42:22]
[石泰峰]在人口结构领域,通过《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特殊弱势群体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通过《刑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 [2008-10-23 10:43:05]
[石泰峰] 在人口素质领域,通过《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普及和巩固了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了职业教育,提高了高等教育质量。在劳动与就业领域,通过《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为促进就业和人口的合理迁移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 [2008-10-23 10:43:37]
[石泰峰] 在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领域,通过《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8-10-23 10:43:58]
[石泰峰]可以说,以宪法为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主干、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条例以及规章为配套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体系已经基本构建。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各级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依法行政,开展便民维权活动,积极探索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10-23 10:44:12]
[石泰峰]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计生工作已经迈入法治化的轨道,这是我国人口计生工作进入新阶段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口计生工作关系群众的生育、生产、生活,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并通过法律、政策来保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2008-10-23 10:45:21]
[石泰峰]回顾30年来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的历程,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渐进探索,地方先行。1980年广东省出台第一部地方计划生育条例,至20世纪90年代初各省普遍制定地方法规或规章。地方先行立法,符合中国的实际,减少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实施的一些风险成本,并为此后国家立法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可选择的模式。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实施,各地又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完善,促进了法制统一。 [2008-10-23 10:45:53]
[石泰峰]第二,法律引导,分类实施。由于各地人口发展状况、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同,加之计划生育地方立法先于国家立法,且已实施多年,因此国家立法只对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原则规定,为地方制定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提供法律依据。比如生育政策的设计,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宏观指导,也照顾了人民群众的生育意愿,并且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授权,实行多元化的生育政策,适应了中国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差异较大的国情。基层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具体制度与措施,也主要由地方性法规作出规定。 [2008-10-23 10:46:37]
[石泰峰]第三、以人为本,保障人权。立法始终把尊重和维护公民权利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不仅规定了公民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还相应规定了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享有奖励优待、男女平等、知情选择、健康与安全保障的权利等,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这些权益应承担的责任,明确了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体现了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体现了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理念。 [2008-10-23 10:47:31]
[石泰峰]第四、国家指导,群众参与。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一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将人口发展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战略;另一方面又兼顾国家长远利益和群众眼前利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坚持国家指导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针。广泛深入开展国情国策教育和普法教育,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和法制意识提高;尊重群众计划生育主体地位,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协会等公民社会建设,政府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2008-10-23 10:48:34]
[石泰峰]第五、立足国情,改革创新。我国的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既立足国情,总结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又积极借鉴国际社会的有益经验。强调综合治理,推动各部门、团体、组织共同参与,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妇女地位等项工作有机结合。特别重视利用利益导向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2008-10-23 10:49:29]
[石泰峰]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大人口观”加强法制建设,推动人口发展。 [2008-10-23 10:50:22]
[石泰峰]我国已经进入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人口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今后十几年,我国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每年净增人口800万左右;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2008-10-23 10:50:54]
[石泰峰]人口问题不仅自身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综合性的特点,而且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密切相关。面对这个复杂局面,要适应人口发展的需要、适应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完善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这不但是为人口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更是责任政府和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2008-10-23 10:51:43]
[石泰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贯穿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就必须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来调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通过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使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理论形态进一步转化为制度和法律要求,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依法治国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新特点。 [2008-10-23 10:52:29]
[石泰峰]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社会的进步,就不是全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水平,这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法治的发展,没有社会的法治化,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人口发展还可以主要通过政策调控和行政管制的方式来进行,还可以与法治保持某种不平衡状态的话,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人口发展已经越来越要求法治发展与之相适应。 [2008-10-23 10:53:19]
[石泰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把社会的民主化、法治化摆在更加重要和迫切的位置。没有社会的法治化,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将贯穿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需要法律来维护、保证和促进。 [2008-10-23 10:54:16]
[石泰峰](一)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和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法制建设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事事处处为人民的利益和需要着想,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最高理念。 [2008-10-23 10:55:01]
[石泰峰]人类政治文明从人治走向法治,并不仅仅表现为法律数量上的增加和法律功能的扩展,不仅仅体现在对法律权威的崇尚,最根本的变化首先是法律价值的转换和创新,是法律对人的主体性,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是法治为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 [2008-10-23 10:56:04]
[石泰峰]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在人口发展领域推进法制建设工作,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在人口发展领域法制建设的出发点,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民利益至上的基本精神,一切权力的行使都要服从人民利益,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008-10-23 10:57:08]
[石泰峰]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大人口”的法律体系,要实现立法思路的转变:从关注调控人口数量,转向更加关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包括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和安全等问题;从关注出生人口,转向同时关注全人口;从关注人的生育周期,转向同时关注人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从单纯强调个人责任,转向更加注重人权保障、个人发展和人文关怀;调控方式上,从关注管理和控制,转向注重引导和选择,运用经济调节,利益导向,引导个体行为“自由而负责任地”朝着有利于民族也有利于个人的方向选择。 [2008-10-23 10:57:44]
[石泰峰](二)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的人口发展是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和全局来思考和把握人口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工作中,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08-10-23 10:59:09]
[石泰峰]这毫无疑问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包含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中。我们要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看待和推进人口发展领域中的法制建设工作,致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8-10-23 10:59:51]
[石泰峰]人口发展进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因此人口发展的法制建设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必须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口作为一个系统,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同时,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互动、影响关系,一方面没有人,社会和经济发展就无创造力;另一方面,人口发展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条件。我国的人口发展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转型期这一基本的国情。 [2008-10-23 11:00:20]
[石泰峰]因此,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司法,都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对目前人口发展现状有科学判断,对未来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有合理的评估,对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准确把握;对于现有人口问题,哪些是需要法律手段解决的,哪些是能够通过法律加以规范解决的,要从实际出发来考虑。  [2008-10-23 11:01:19]
[石泰峰]比如,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实现人口的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特别要考虑到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这是我们制定政策、法律和制度的前提条件。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不能脱离我国人口发展的实际状况,不能脱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不能搞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浪漫主义。人口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设计既是积极的,又须是渐进的、平稳的、可持续的道路,要考虑制度实施的成本,操之过急或矫枉过正的做法都是违反规律的,不仅影响人口发展的平稳,甚至也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法律的权威。 [2008-10-23 11:02:14]
[石泰峰]在人口领域的法制建设中,要认真协调有关人口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之间、与有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相关制度设计应协调兼容,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共赢”。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中,还要认识到,中国的国情决定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是长期存在,地方立法的积极性要予以保护,要给具有先发优势的地方留有充分发展空间;同时,对于某些问题,可以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规避已经预见的负面影响发生。 [2008-10-23 11:03:04]
[石泰峰](三)在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完善适应“大人口观”的法律系统。 [2008-10-23 11:06:45]
[石泰峰]法治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个部分、环节都有一个科学发展的问题。要加强有关人口的法律法规的协调发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有关人口发展的法律法规。“大人口”的法制体系既要遵循人口发展规律,又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根据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有关立法,系统设计,科学决策。对目前分散在各人口发展相关领域的立法进行梳理,制定科学可行的立法规划、目标和项目,分轻重缓急实施。要实现立法与执法、司法的协调发展,对现行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经过实践检验发现已不符合实际的规定要进行修改、废除。 [2008-10-23 11:07:28]
[石泰峰]要把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为人口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一方面要求完善人口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继续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立法,为实现人口发展目标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同时要加强法制宣传,加大人口发展领域的执法力度,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护人权,使各项工作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2008-10-23 11:08:09]
[石泰峰]另一方面,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人口发展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影响。没有科学、合法、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难于很好地促进人口发展;没有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政府管理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也难于促进人口发展。 [2008-10-23 11:09:06]
[石泰峰]这就要求把人口发展领域的法制建设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能够齐头并进,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利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性垄断,充分发挥社区、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逐步建立政府监管、社会主办的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兴办社会事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2008-10-23 11:09:46]
[石泰峰]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1994年在开罗人发大会上指出:“从社会角度看,我们永远不要忘了我们所用的‘人口’一词,并非指毫无区别的众生,人口中的每一个成员,归属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个传统,人口是由多种关系构成,每一个社区都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家庭又是其核心,人口是由民族和个人组成的,因此,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人民的基本权利,忽略政策与人权相一致。我们现在所谓的人口,只是人类漫长岁月上的一个瞬间,我们永远不要忽略这一点,必须考虑如何实现尊重所有人的自由,又能确保后人的协调发展与共同的社会进步的人口政策。请注意,我们斗争的应该是贫困,而不是穷人。人口不仅仅是个数字问题,发展也远远超出了经济增长范畴。” [2008-10-23 11:10:35]
[石泰峰]加利的这段话提示我们,作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我们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放在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包括每个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影响人口状况的最终因素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也不仅仅是立法或制度建设,从政府来说,还要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社会来说,还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形成崇尚法律的氛围。在促进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实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为人口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2008-10-23 11:11:3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卢中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人口战线的专家领导大家好。我汇报的题目是《政府转型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08-10-23 11:12:57]
[卢中原]当前乃至2020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人民群众有许多新的期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中共十七大对十六大报告描绘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一步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包括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健全民主政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重视改善民生和构建生态文明。根据这些新要求,我们要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决策方案。为此,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8-10-23 11:14:57]
[卢中原]下面我简单谈几点认识。一、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命题,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转型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新阶段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2008-10-23 11:16:45]
[卢中原]第一,区域协调发展迫切要求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过去我们关注区域差距,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差距。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地方官员,以及中央的规划部门,更多谈论的是如何缩小各地GDP差距。但这个认识是比较片面的,我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不容否定,市场机制是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最基本的机制和动力。如果各级政府、研究部门和学者都来关注如何缩小各地区的经济差距,就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政府怎么去强力推动经济、怎样争投资、争项目方面。 [2008-10-23 11:17:31]
[卢中原]我们在不同的地方都听到这样的议论,中西部地方政府对这个问题尤其感到紧迫。对我们学者的意见他们也不大赞成,“你们老说政府不要直接干预经济,但如果我们中西部的地方政府不强力推动经济发展,那我们跟东部的差距什么时候才能缩小?” 这样,一些核心的问题就提出来了,中西部到底要和东部缩小什么差距?经济发展靠政府还是靠市场?政府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应当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差距还是社会差距上?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政府要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我们主张,政府的责任应当是缩小区域发展的社会差距,而不是经济差距。经济差距应该主要由市场机制去解决。 [2008-10-23 11:18:01]
[卢中原]现在有种批评,如果说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那么政府就是一只闲不住的手。但我认为,如果政府的关注点放在社会领域,这只闲不住的手还远远不够,也就是说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方面,我们要扭转政府过于关注经济差距而忽视社会差距的偏向。无论是我们的规划部门,还是各级政府,乃至我们的研究人员,都应当更加关注如何通过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使各地人民享有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缩小地区间的社会差距。如果政府的责任和政策重点不放在这里的话,各地的经济发展就有可能会受到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的过多干预,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2008-10-23 11:18:53]
[卢中原]第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并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保证教育公平,促进起点公平。这有利于增强个人择业能力,扩大选择自由。二是实行积极扩大就业的战略。政府侧重于培养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环境,鼓励个人更多地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更多关注低收入者和工薪阶层的收入。同时完善再分配政策和调节手段,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2008-10-23 11:20:15]
[卢中原]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凸显政府的保障功能,让所有人特别是农村能够享受基本保障,分享发展成果。 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要求,单独提出这一条意义重大。尤其是城乡低收入群体,常常有家庭因病而陷入贫困,甚至脱贫后因病返贫,更需要基本的医疗保障。六是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矛盾调处机制等。这些部署充分反映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而且每一项部署几乎都涉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对政府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有积极作为。 [2008-10-23 11:21:06]
[卢中原]第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义重大。怎么样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共十七大提出,我们要实现“三个转变”,其中包括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拉动转变;由过去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的消耗来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这些转变,同样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8-10-23 11:21:35]
[卢中原]近几年,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作用仍然偏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对未来的支出预期不确定。因为,人们在养老、医疗、住房、看病、子女教育、就业这几个方面的预期消费支出增加,导致人们当期不愿意花钱,而愿意拿更多的钱去储蓄。因此,要刺激消费,要求政府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增加政府的公共服务开支,增加低收入者、贫困家庭的补贴等,来拉动全社会居民的即期消费,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由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如果政府不出手,完全依靠市场,就会恶化老百姓的支出预期。 [2008-10-23 11:22:37]
[卢中原]劳动者素质提高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不光包括就业以后在岗培训,还包括人生下来就要受的教育等。通过加强公共服务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起到积极作用。这方面,政府的手闲不住是对的。这也是提出来要加强公共服务的重要背景。 [2008-10-23 11:24:05]
[卢中原]第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在改革发展新阶段提出来的新要求、面临的新挑战。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在早些年,我们比较多地是在体制外部创造一个改革的增量优势。也就是说,在改革步骤上,计划经济的存量部分先不改,或体制内难改的往后放,而把改革重点放在加快发展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非国有经济,在体制外先形成改革势头,为突破传统体制束缚摸索经验,积蓄力量。改革开放到了今天,现在我们还想不动存量部分,还要绕开这个难题,恐怕越来越行不通了。因此,我们要向计划经济核心部分发起攻坚。计划经济的核心部分,我个人认为有两条:一是政府职能;二是垄断行业。那么,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就是要研究如何从过去重点支持经济建设,增加投资、跑项目、攀比GDP,转向怎么完善公共服务体制。 [2008-10-23 11:24:54]
[卢中原]在这个阶段,老百姓的公共参与意识提高了。最近几年,各个方面对我国改革提出了一些反思和批评。如果这些批评是理性的、建设性的,是要推动改革前进的,我觉得的是应该欢迎的。但是,还有一些噪音,是否定、怀疑改革,甚至想使改革停顿、倒退的。我个人认为,这至少是缺乏建设性的。我们要着眼于解决问题。 [2008-10-23 11:25:32]
[卢中原]因此,对于理性、建设性的批评,我们应该认真倾听,从谏如流。包括,怎么样提高改革的参与度,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透明度,增强改革举措的协调性,以及如何实现改革成果的全民共享等。这样,可以使大家觉得改革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好处,至少是能够给大多数的人带来好处的。如果我们的改革是透明的、开放的、善于听取各个方面意见的,那么,人民群众就会积极参与改革、参与改革方案的设计、参与改革思路的论讨,他们就会成为改革的拥护者,这对我们新阶段的改革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我想,这对我们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有重要意义。  [2008-10-23 11:26:23]
[卢中原]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2008-10-23 11:27:46]
[卢中原]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当突出重点。公共服务的涵盖范围很广,现阶段我们要重点解决最基本、最突出的问题,例如,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的问题。现阶段基本的公共服务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两方面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比如,我们的教育资源、卫生资源大量投入城市、投入高等教育,而对基础教育和农村基本卫生服务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农村边远贫困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基本医疗服务也严重落后。 [2008-10-23 11:28:13]
[卢中原]中西部很多地方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这个偏向如果得不到迅速、有效的扭转,我们就会继续走弯路。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扭转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偏向,让公共资源更多地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特别是边远贫困的地区和社会群体倾斜,使之尽快改变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状况。  [2008-10-23 11:28:56]
[卢中原]第二,要探讨不同层级的政府职能怎么样迅速转变过来。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中央和地方的职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明确中央政府负责均等什么,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国在研究主体功能区规划时,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限制开发、重点开发、禁止开发四大类功能区。在这里,中央政府应该满足不同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求。比如,在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地区,需要完善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单靠地方政府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分工。 [2008-10-23 11:29:40]
[卢中原]而地方政府的职能也要界定清楚,不宜随意扩大。比如,政府的职能主要有四项: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经济调节就是指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地方政府没有这个职能。地方政府管理什么?主要是后面三项,即社会管理、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总量调控政策,其性质就是一刀切。例如中央银行不可能给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制定不同的基础利率。 [2008-10-23 11:30:24]
[卢中原]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来平衡不同地区的差异呢?主要应通过相关的区域政策和竞争政策来解决总量调控政策所不能解决的矛盾。区域政策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这是促进各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工具,对稳定宏观经济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明确中央、地方政府在职能转换当中各自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2008-10-23 11:31:03]
[卢中原] 第三,我们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研究怎么样利用好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通常是政府,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政府应有的责任决不能推卸,决不能弱化,但也决不能排斥市场机制,反而还应善于利用它来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益。这一点对我国具有针对性的意义。 [2008-10-23 11:32:47]
[卢中原]以日本医疗服务为例。日本的医疗收费全部是政府定价,私人医疗诊所不能自行决定价格。日本的医院不用经济收入多少来衡量服务绩效,而是实行记分制来衡量。在基本医疗和卫生服务的供给上,日本政府是允许私营机构进入的,这就是市场机制。再有,日本的公共医疗机构,他们的医疗服务记分、医疗机械维修和清洁卫生都尽可能包给社会化的专业组织,这也是市场机制。这个很生动的例子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不要以为政府全包就符合基本公共服务的本来意义,也不宜把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加区别地归罪于市场化。所以,我们在提供公共服务这个问题上,应该研究扩大供给的参与程度,鼓励各种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服务供给领域。通过社会化、专业化的竞争机制,来促进公共服务收费的降低、服务项目的增加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008-10-23 11:34:20]
[卢中原]三、实施国家人口发展战略,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它的涵义是,要紧紧抓住人口抚养负担较轻、社会储蓄率较高、人力资源充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将公共资源优先安排到人力资源开发上。 [2008-10-23 11:36:40]
[卢中原]这一核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人口发展战略中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和社会和谐,更加重视发展机制的人文特征、发展内容的整体协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永续,以及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目的和归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优先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正是为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从而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源泉。 [2008-10-23 11:36:55]
[卢中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必然要求优先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在初步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城乡居民对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呼声日益强烈。从现在起到未来十几年间,我国既有人口抚养负担较轻、储蓄率高的有利条件,又面临人口老龄化超常加快的挑战。在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上,把公共资源更多地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全面改善,这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国情、抓住机遇和化解风险的重大战略选择。 [2008-10-23 11:38:43]
[卢中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我国人口态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劳动力总量充裕的同时,结构性短缺开始显现。城市熟练技工供不应求,局部地区开始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局部农村也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未富先老”,可能使储蓄率逐步降低。必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激发知识、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活力,提高劳动效能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高素质人力资源对自然资源和货币资本的替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有效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当今世界,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人力资本的收益率越来越高。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反差。据估算,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高达75%,大大超过自然资源和货币资本25%的贡献程度。而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仅为35%,远远低于自然资源和货币资本高达65%的贡献份额。 [2008-10-23 11:39:20]
[卢中原]我们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时,应当清醒认识劳动力低成本的利弊得失,前瞻性地把握比较优势转移趋势,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变,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继续发挥低成本优势的同时,更加重视培育新的高素质人力比较优势,加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明确阶段性目标和投入重点。目前,我国已经具备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比较有利的社会条件和人口发展态势。应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作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广泛参与的新格局。当前,应重点加强以下四方面的投入:一是加强对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投入;二是加强对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投入;三是加强对优化人居环境、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的投入;四是加强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的投入,特别是对社会保障、消除贫困等的投入。 [2008-10-23 11:39:45]
[卢中原]就全国而言,应当紧紧抓住中西部、农村地区、低素质人口和贫困人口等突出薄弱环节,以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严重缺位的领域,加强和改善人口、扶贫、教育工作,大力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基本卫生服务,公平配置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点领域,可以有所不同。总之,这一核心理念是推进我国人口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需要各部门、各地方从落实国家人口战略的高度,积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础性科学依据。人口战略研究有许多重大的基本判断、结论、预测、战略理念、战略目标和政策重点,十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基本国情,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扎实和科学的依据,对我们研究宏观经济运行和中长期发展都很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例如,关于优先投资于人的战略理念和政策目标,关于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关于人口态势的预测,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2008-10-23 11:40:38]
[卢中原]这些成果有助于我们把握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和中长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出更为明智的政策建议。例如,人口增长、老龄化和流动态势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那些新的挑战,人口因素对我国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关目标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如何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合理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如何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等等,这样一些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出发点和政策归宿,都需要求教于人口发展战略的成果。 [2008-10-23 11:42:06]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谢谢大家,首先感谢这次改革发展与人口发展论坛。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既主要体现为长期快速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反映在人类发展指数的快速提升上。我国人类发展指数从1975年略高于低人类发展水平的0.53,上升到2006年开始接近高人类发展水平的0.781。这使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在国际的排名,从1991年的101位上升到2007年的81位。30年的巨大变化,也带来包括资源环境、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和社会转型以及公共需求变化带来的经济社会挑战。应对这些挑战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实现我国人类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赖于在加大经济社会政策调整力度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 [2008-10-23 11:45:51]
[迟福林]一、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 [2008-10-23 11:48:45]
[迟福林]当前,我国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需要继续把经济增长作为长期的根本任务。与此同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矛盾。新阶段的矛盾、压力和挑战,开始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目标,并且对下一步的改革产生深刻影响。 [2008-10-23 11:49:31]
[迟福林]1、我国开始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 [2008-10-23 11:50:11]
[迟福林]从总体上说,我国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大概划分为生存型和发展型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的阶段。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需求结构,以及满足这些社会需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基础。据此可以判断,我国已经由生存型社会开始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 [2008-10-23 11:55:44]
[迟福林](1)生存型社会与发展型社会的结构特征。生存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温饱问题。发展型社会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但社会温饱问题总体得到解决,发展的目标开始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社会成员要求加快经济、社会与政治体制的全面创新,使之与发展型社会的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适应。 [2008-10-23 11:56:35]
[迟福林](2)进入发展型社会的基础性标志。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等五个方面,可以作为判断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的参考性指标。按照这些指标,我国在本世纪初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这个判断,与我国在本世纪初“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的判断相一致。 [2008-10-23 11:57:07]
[迟福林]2.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呈现阶段性特征 [2008-10-23 11:57:38]
[迟福林]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实现历史性提升,社会矛盾也随之发生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从基本国情出发,在注重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个主要矛盾的同时,更需要强调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2008-10-23 11:58:12]
[迟福林](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首先,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2007年,我国GDP总量占到全球的6%,但能源消耗占全球的15%,钢铁消耗占30%,水泥消耗占54%。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煤炭生产国,成为除了二氧化碳以外污染物排放的第一大国,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其次,资源环境的约束全面增强。从国内经济社会的约束看,资源环境开始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始成为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突出矛盾。以最近五年(2003~2007年)的情况看,我国在资源环境的消费变动对全球的影响较大。例如,我国铁矿石消费对全球的消费贡献率是85%,铜的贡献率是55%,原铝的贡献率是51.6%,原油的贡献率是33.5%。 [2008-10-23 11:58:23]
[迟福林](2)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凸显并且越来越突出。进入到2000年以后,个人年均用于公共需求方面的支出大概等于90年代中期以前3~5年的支出。就是说,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全社会公共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公共需求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我们过去讲基本公共需求主要是四项,即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现在看来,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等,已逐步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需求。 [2008-10-23 11:59:30]
[迟福林](3)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公共治理建设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社会参与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与此相联系的制度建设,例如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利益协商对话渠道的建设等,同公民社会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此外,政府自身建设也存在某些突出问题。比如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改革不到位,某些体制性机制性腐败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比较突出。 [2008-10-23 11:59:45]
[迟福林]3.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新阶段改革的基本目标 [2008-10-23 12:00:32]
[迟福林]从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改革发展的目标有所不同。30年前,广大社会成员追求的首要目标是温饱。今天,他们对政府提供的生活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期望极大地提高。从总体情况看,经济增长“一俊遮百丑”的阶段已经难以为继。适应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改革目标需要作出新的选择。 [2008-10-23 12:00:51]
[迟福林](1)改革要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从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人的全面发展对改革发展提出的基本需求是: [2008-10-23 12:01:53]
[迟福林]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人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的身体,需要有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比较充分的就业,等等。就是说,以人的自身发展为主的人的发展权问题,已经成为新阶段改革发展的基本性问题。 [2008-10-23 12:02:27]
[迟福林]更加关注人的公平发展。由于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尚未全面打破,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的影响以及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使得某些不公平发展的问题不仅存在,而且在一些方面还比较突出。例如,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改革既要消除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更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着力推进新阶段的城乡统筹发展,解决现实城乡居民发展的不公平问题。 [2008-10-23 12:03:06]
[迟福林]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涉及人对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而且还涉及到人参与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领域活动的基本要求。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趋势,不可避免地需要推进全面改革。 [2008-10-23 12:07:09]
[迟福林](2)改革要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过去30年,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要增加经济总量。当前,以扩大GDP总量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阶段变化的需求。为此,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把重点从扩大投资转移到创造社会需求上来,并由此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2008-10-23 12:07:39]
[迟福林](3)改革要促进社会进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全面增强。改革应当在协调利益关系、促进公民社会有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由此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2008-10-23 12:08:18]
[迟福林]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是30年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阶段改革发展的重要背景。这个过渡既带有“转轨中发展”的特点,也带有“发展中转轨”的色彩。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许多问题,需要结合这个宏观层面的结构性变迁来思考和分析。 [2008-10-23 12:08:46]
[迟福林]二、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推进新阶段的全面改革。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类发展的基本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要求通过改革创新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应对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挑战;而且要求通过改革创新加快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挑战。 [2008-10-23 12:09:51]
[迟福林]1.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新阶段改革的重大任务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到2020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无论是从广大农民的现实需求来看,还是从扩大内需、稳定宏观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已成为新阶段改革的重大任务。 [2008-10-23 12:10:34]
[迟福林]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教育为例,今年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在城镇和农村都已很高,但城乡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差距仍然很大,城乡间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师水平三个方面有明显距离。再以城乡卫生投入差距为例。从1990到2006年期间,虽然城乡人均卫生费用都有较大增长,但城乡人均卫生费用之间的差距却在扩大。2006年,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城市为农村的2.59倍。这些差距既有城乡发展水平的原因,也有城乡二元公共服务制度的约束。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首先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以逐步缩小城乡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过大差距。 [2008-10-23 12:11:10]
[迟福林]2.扩大内需已成为新阶段改革的现实压力。拉动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既是我们当前应对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选择,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大任务。新阶段扩大国内需求,同10年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扩大内需要同发展方式转变、公共需求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相适应。为此,当前扩大内需,既需要在加快市场化方面有实质性突破,更需要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加大投入,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08-10-23 12:11:49]
[迟福林]加大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投资,对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有特殊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但这些年来,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趋势明显,形成了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大了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客观分析,我国消费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导致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不稳、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由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价格上涨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预防性储蓄,减少了即期消费。据测算,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用于教育和医疗的额外支出对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达到5810.7亿元。初步估计,如果政府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到位,消费率大概可以提高4-5个百分点。 [2008-10-23 12:12:22]
[迟福林]基本公共服务投资乘数效应显著。有研究表明,农村教育财政投入对农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高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1元农村教育投资,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8.43元,而每增加1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农牧业产值增加6.75元。 [2008-10-23 12:13:11]
[迟福林]我国扩大内需有相当大的潜力。这既涉及到资源能源等方面的投入,也涉及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投入,还涉及到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这几个方面的投入,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以环保投入为例,发达国家(如日本等)对环境投资占GDP的比重约为1.5%~2%;而目前我国对环境的投资仅占GDP的0.46%;如果把这个比重提高到1.8%的比例,以2007年的经济总量计算,仅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就需要4450亿元左右。 [2008-10-23 12:13:28]
[迟福林]企业的投资需求、公众的消费需求始终与体制问题紧密相关。总结过去10多年扩大内需的经验,新阶段的扩大内需,应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深化改革上,注重解决制约内需的体制性障碍。例如,要增加资源环境方面的投资,需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制度创新。如果能源价格仍被行政压低,新能源开发就缺乏应有的动力。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和消费是同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相联系的。如果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分工不理顺,公共服务就缺乏财力保障。在市场化进程中,农村大市场的潜力只能通过农村改革激活。这是因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实质是赋予农民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如果农民的土地产权得不到有效保障,仍然保持原来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农民增收问题很难解决。 [2008-10-23 12:13:50]
[迟福林]3.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当前,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都对现行的财税体制改革提出迫切要求。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一方面,各级政府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支出的缩减还有一定空间。为此,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尽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更多的财力用于基本公共服务。 [2008-10-23 12:14:41]
[迟福林]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进一步深化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包括:第一,探索推进省直接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第二,积极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规范和调整县与乡之间的财政关系。第三,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省级政府调节地方财力分配的责任,增强省级财政对市县级财政的指导和协调功能,逐步形成合理、平衡的纵向与横向财力分布格局,逐步强化基层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体制保障能力。 [2008-10-23 12:15:02]
[迟福林]完善和规范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第一,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使其成为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第二,加强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逐步减少中央各部委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强化政策规划、指导和监督职能,对中央部委必须保留的专项转移支付,应使其规范化。第三,建立监督评价体系,着力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效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考虑与公共财政、投资体制改革同步推进。一方面,增量财政支出主要应主要放在基本公共服务上;一方面,要改善政府投资效率,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2008-10-23 12:15:47]
[迟福林]三、加快推进政府转型 [2008-10-23 12:16:26]
[迟福林]进入新阶段,无论是改革的目标选择,还是改革的短期、中期、长期安排,都直接取决于政府转型的进程和实际效果。第一,市场化改革依赖于政府转型。只有通过政府转型才能使市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基础性作用。第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依赖于政府转型进程。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确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要以政府转型为基础和突破口。把政府转型的问题解决好,公共治理结构建立起来,就能实质性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2008-10-23 12:16:51]
[迟福林]1.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把强化以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新阶段改革攻坚的重点,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2008-10-23 12:17:43]
[迟福林]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分化和利益博弈有一定的客观性,也是社会运行的常态。但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超越局部利益,把公共利益作为首要价值。这就要求政府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强化政府为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的责任。公共政策的制定要防止利益部门化倾向。为防止以部门利益影响公共利益,保障政府公共政策的公平与公正,不仅要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而且更要注重制度层面的建设,对公共政策的执行结果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定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规划。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考虑到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仍在拉大的现实,应尽快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统筹安排、分步推进。 [2008-10-23 12:18:23]
[迟福林]2.进一步理顺中央地方关系。由于自然禀赋和基础条件不同,发展的起点不同,中西部地区要在短期内经济总量上赶上东南沿海地区,并不现实。从实际情况看,东西部差距主要表现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差距,人类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低水平循环,成为制约中西部区域发展的直接因素。这表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需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分工;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分工;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基本社会保障中的分工;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公共就业服务中的分工,这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重大作用。  [2008-10-23 12:19:17]
[迟福林]3.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目前,政府综合绩效评估尚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责任化体制和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在新阶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快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建设。 [2008-10-23 12:19:57]
[迟福林]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纠正“重经济指标,轻公共服务”的倾向。在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强化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考评。在评估主体方面,要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坚持透明性、公开性的原则,以公民为中心,以满意为尺度,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2008-10-23 12:21:19]
[迟福林]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严格的问责制。近几年,我国强化了行政问责,并在一些领域和地方开始制度化。下一步要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结合人事制度改革,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考核制度。 当前的政府转型与政府利益密切相关。从本质上来说,政府是一个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从现实情况看,由于现行财税体制、干部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体制安排,使政府自身利益逐步形成。问题在于,如果政府的利益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解决,要解决特殊利益集团的问题就比较困难。政府转型的深刻意义在于,通过综合性的改革,使政府逐步从利益的制约和束缚中走出来,重返公共利益代表者的地位。这是政府转型最具实质性和挑战性的重大课题,也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性问题。 [2008-10-23 12:21:57]
[迟福林]这里,我想提出人口计生网络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作用问题。经过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深入农村、联系家家户户、服务于每一个家庭的农村人口计生网络。我院在多次的农村调研中了解到,依托农村人口计生网络,充分利用并整合现有公共资源,可以大大节省构建农村公共服务网络的成本,达到“时间短、投入少、见效快”的目的。以人口计生网络为重要平台,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为此,我院于2006年曾提出“以人口计生网络为重要平台,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11条建议。我们相信,新阶段农村人口计生网络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8-10-23 12:22:26]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高全立]大家下午好,现在开始进行论坛的第二个部分。首先,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2008-10-23 14:02:3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昉]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口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2008-10-23 14:04:01]
[蔡昉]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中也形成了“以GDP论英雄”的偏向。近年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人们从理论上开始询问:第一,GDP一个指标足以概括人类发展的全部需要吗,换句话说,GDP足以解释人类发展的所有维度吗?第二,传统上解释GDP增长的那些因素真的足以囊括经济发展的全部要义吗?本文从人口发展的角度,借助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个新理念,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并探讨人口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作用和贡献。 [2008-10-23 14:05:50]
[蔡昉]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几乎把所有的智力努力都投入到如何提高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增长上面,相关的政策建议也都在于寻找那些能够提高资本积累的因素。即使经济学家越来越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但是,也是把诸如教育、培训和健康这些提高人力资本的因素,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作为手段和工具研究和观察,而忽视了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因而,即使经济学越来越关注人力资本,却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因找不到有效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途径,而在实践中显得苍白。另一方面,单纯的GDP增长并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以及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不能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经济增长最终也难以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也将流于口号。 [2008-10-23 14:06:38]
[蔡昉]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直接关注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到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以至越来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特殊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道路,成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来源方面。例如,最初党中央每年召开的人口工作座谈会,被提高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层次,在科学发展观形成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由此中国人口政策和人口战略开创了政府以人为本,以人口发展的可持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特有实践。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全社会所有领域共同的努力。 [2008-10-23 14:07:41]
[蔡昉]从观察人口发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的角度,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可供借鉴的重要指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90年出版首卷《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出该组织看到了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该报告把收入水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以出生时预期寿命代表的健康水平和成人识字率和毛入学率构成的教育水平结合起来,构造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与传统上单纯使用GDP相比,在衡量人类发展成就方面要更为全面。 [2008-10-23 14:08:28]
[蔡昉]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中国在全国城乡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了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较早实现了人口转变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8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  [2008-10-23 14:09:57]
[蔡昉]这个成就不仅是控制了人口数量,更主要的是在上述诸种要素方面的改善,帮助促进了中国的人类发展。即无论是从预期寿命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几个角度,都反映了人口发展的成就,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人类发展指数的提高。此外,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位始终优于人均GDP的排位,标志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就。下面,我们分别从人口发展对经济增长、教育水平提高和健康水平提高等构成人类发展指数的要素的贡献角度进行考察。 [2008-10-23 14:10:29]
[蔡昉]二、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008-10-23 14:11:41]
[蔡昉]在较早的人口学和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着眼于人口总量或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而关于人口转变的讨论,也仅仅停留在生育率、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总量的层面上。在这些讨论中,人们把人口发展纳入了经济发展的视野,是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实践的一项重要贡献,丰富了人类对于发展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还不是全部。在某种程度上,它忽略了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口转变最重要的一个结果是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特征的变化。 [2008-10-23 14:12:39]
[蔡昉]随着大多数发达国家和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继完成了人口转变,人口学家开始观察到这个转变所导致的人口老龄化后果,从而人口结构变化首先被纳入研究的视野。进而,经济学家又观察到伴随着人口转变而发生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影响 。 [2008-10-23 14:13:42]
[蔡昉]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作为二元经济结构主要特点的劳动力无限供给,通常与人口转变有关。在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经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阶段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和时间差,相应形成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三个阶段。 [2008-10-23 14:15:35]
[蔡昉]这三个阶段分别具有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和老年抚养比高的特征(Williamson, 1997)。具体来说,在死亡率下降与出生率下降的时滞期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处于上升期,需要抚养的少儿人口比例相应提高。随着生育率下降,经过一个时间差即大约20年的时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开始上升。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导致人口增长率趋于降低,随后逐渐开始人口老龄化。由此分别形成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两条继起的变化曲线。 [2008-10-23 14:17:37]
[蔡昉]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人口政策共同推动和加快了中国人口转变过程。由于改革开放期间与人口转变的特定阶段相重合,劳动年龄人口(16-64岁人口)规模大且不断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高,一方面保证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充足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意味着人口负担轻,经济剩余多从而有利于达到和维持较高的储蓄率。因此,更加具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源泉,即所谓的人口红利。由此形成的这种人口红利,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的改革得以释放,并且通过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而作为比较优势得以实现,从而延缓了资本报酬递减的过程,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源泉。 [2008-10-23 14:18:08]
[蔡昉]根据我们的计量模型结果,如果用人口抚养比,即16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来表示这种人口结构因素的话,在改革开放期间,人口抚养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可以提高人均GDP增长率0.115个百分点。1982-2000年,总抚养比下降了20.1%,推动增长速度上升2.3个百分点,同期人均GDP增长速度在8.6%左右,其中抚养比下降的贡献为26.8%,即由于人口抚养比的下降,人口因素对改革开放期间人均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4(Cai and Wang, 2005)。由此可以看到人口发展对人均收入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贡献。 [2008-10-23 14:18:56]
[蔡昉]三、人口素质:数量与质量的替代 [2008-10-23 14:19:24]
[蔡昉]人力资本是附着在劳动者身上的获得性的技能。人力资本之所以被言之为“资本”,是因为要获得这种资本同样需要通过投资的形式进行积累,这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共性;而人力资本之所以被冠之以“人力”是因为它和所投资的每一个人都不可分离,这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差异所在。 [2008-10-23 14:19:55]
[蔡昉]人力资本的概念最先由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后,一大批经济学家对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经济学家刚刚提出人力资本的时候,这一概念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甚至受到很大程度的抵触。但随着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阐述越来越清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力资本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的多元性,既体现于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多样性,也体现于它所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的多样性。 [2008-10-23 14:20:27]
[蔡昉]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有经济增长尚不足以实现社会的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最好的体现,而人力资本所包含的诸多内容恰恰体现了人的发展。近年来,人文发展更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重视。在发展中国家以人力资本积累为目标和途径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被认为是摆脱贫困的基本手段。在联合国提出的八项千年发展目标当中,涉及人文发展的指标占有5项。这充分说明,人力资本积累作为发展的目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008-10-23 14:22:17]
[蔡昉]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为世界所瞩目,这其中人力资本的积累也功不可没。1982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33年,1980年的时候,比73个发展中国家的3.57年高出1.76年;到2000年时,中国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7.85年,增长了约47.28%,与这73个发展中国家增加到5.13年相比,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比这些发展中国家高出2.72年。 [2008-10-23 14:22:30]
[蔡昉]对改革开放后20年经济增长源泉进行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通过人口教育素质的提高,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份额为24%,与劳动数量投入的贡献份额相当。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本投资的不断增加,劳动力的素质又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以预期,未来人力资本的积累将是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越来越重要的动力。 [2008-10-23 14:23:04]
[蔡昉]四、健康老龄化的人口红利 [2008-10-23 14:23:24]
[蔡昉] “健康老龄化的人口红利”这个概念有两个含义,第一,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来自于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比例和增长率,从而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和储蓄率相关的特征,人口经济学家所谓的第二种人口红利,是伴随着老龄化以及一个良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而来的,是与人口老龄化以后的储蓄动机和储蓄水平相关的人口红利。 [2008-10-23 14:23:55]
[蔡昉] 第二,由于出生时预期寿命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老龄化然而身体健康,不啻为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因此,这里所能看到的是从劳动力供给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来观察的人口红利。 [2008-10-23 14:24:09]
[蔡昉]我们观察到的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即老龄化而式微的增长源泉,实际上只是“第一次人口红利”,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丰富、人口负担轻从而储蓄率高,对经济增长做出额外的贡献。但是,在这个优势逐渐消失的同时,我们还有机会获得“第二次人口红利”,即在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的情况下,个人和家庭的未雨绸缪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储蓄动机,形成一个新的储蓄来源,其在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还可以获得收益。并且,健康老年人口的经验、技能等人力资本,也可以扩大人力资源的供给,延长人口红利。 [2008-10-23 14:24:39]
[蔡昉]首先,取得这个人口红利的关键在于设计一种好的制度,使得人们不再依靠家庭养老,也不再依靠现收现付制度,而是实现完全积累式的养老保障体制。按照这种思路形成养老保障体制,就等于启动了积累第二次人口红利并逐渐替代第一次人口红利的机制。就第一次人口红利来说,当人口结构不再年轻、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再高的时候就会消失,但是第二次人口红利在接续了第一次人口红利之后可以永远持续,获得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2008-10-23 14:25:08]
[蔡昉]其次,取得这个人口红利要求有一个更加灵活、有效和安全的劳动力市场。在就业压力还较大的前些年,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实际退休年龄为51岁左右 ,而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在60岁以上。在中国,50岁到64岁年龄段的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15岁到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20%。也就是说,如果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1岁的话,劳动力资源便被大大浪费了。 [2008-10-23 14:25:30]
[蔡昉]过去我们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多地是从指标分母的角度观察,而忽略了分子的特征,即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因为相对年轻人口的减少和比例下降,还由于预期寿命的提高,即老年人活得更长寿。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和人口转变达到新阶段的情况下,出生人口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不仅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高于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考虑到预期寿命的提高,增加对人的投入,可以把老年人口变得更加具有生产性,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 [2008-10-23 14:30:37]
[蔡昉]经过三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在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延长健康寿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大人口观的形成和人口政策更加关注对人的投资,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健康老年人口完全可以创造出新的人口红利,从而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谢谢大家。 [2008-10-23 14:31:02]
[高全立]感谢蔡昉教授的精彩演讲。下面请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司长陈立发表演讲,大家欢迎。 [2008-10-23 14:32:32]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司长 陈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积极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008-10-23 14:33:04]
[陈立]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目前已有13亿多人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预计2030年前后达到15亿左右的人口高峰。应该看到,未来30年我国还要新增2亿人口,再加上从农村新转移3亿人口,这样就有大约5亿人需要在有限的国土空间上重新布局,这是一个巨大挑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2008-10-23 14:44:05]
[陈立]为研究解决这一问题,遵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我们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2005年启动了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先后赴内蒙古、河南、云南、贵州、甘肃、宁夏、新疆、黑龙江等8省(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入户调查,并与当地发展改革、国土、水利、农业、人口计生、环保、林业、粮食、林业、统计、扶贫以及当地党校等科研机构的相关人员座谈,2006年9月提交了《建设国家生态屏障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调研报告,得到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 [2008-10-23 14:45:18]
[陈立]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我们继续深化了这一研究,于2007年10月初,完成了《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分区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报告。10月10日,温家宝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2008年4月11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省级人口发展功能区编制工作。  [2008-10-23 14:45:51]
[陈立]一、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科学编制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这既是推进形成全国主体功能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搞好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对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08-10-23 14:46:35]
[陈立](一)人口发展功能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系统评价我国不同地区人口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分布与范围,明确不同功能区人口发展的定位与方向,完善人口规划与政策体系,促进形成人口合理分布、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这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008-10-23 14:47:26]
[陈立](二)人口发展功能区有利于促进人口的合理布局。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到2033年,我国人口将由现在的13.2亿增加到15亿左右,城镇人口由2006年的5.7亿增加到10亿左右,由此产生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与分布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科学把握制约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及人文条件,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科学制定不同类型区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分布。 [2008-10-23 14:47:57]
[陈立](三)人口发展功能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发展功能区以自然资源等为基础,以人口为主线,划分功能区,这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人口计生委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各主体功能区人口政策方面的研究。 [2008-10-23 14:48:54]
[陈立](四)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是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人口工作水平的客观要求。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把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对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深化,也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大举措,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2008-10-23 14:49:33]
[陈立]二、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总体思路与初步方案 [2008-10-23 14:50:15]
[陈立]遵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针,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发展作为谋划未来发展的主线,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适度聚集,扩大人口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增进人口发展的机会公平,促进不同地区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8-10-23 14:50:39]
[陈立]基于每平方公里的格网数据,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系统评价不同地区人口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和经济社会条件,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统筹考虑国家战略意图,将全国划分为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集聚区等4类人口发展功能区。 [2008-10-23 14:51:08]
[陈立](一)人口限制区。人口限制区主要是自然环境不适宜人类常年生活和居住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1.71%;人口257万,占全国的2‰;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以羌塘高原、可可西里、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地区、喜马拉雅山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阿拉善高原等地区最为集中。此外,国家禁止开发的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也应纳入人口限制区的范围。 [2008-10-23 14:51:43]
[陈立](二)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疏散(收缩)区地处人居环境临界适宜或一般适宜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临界超载或超载,物质积累基础和人文发展水平处于中等以下。约占国土面积的28.10%;人口1.55亿,占全国的11.83%;每平方公里58人。集中分布在西北干旱区、藏东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东部山地区,主要包括准噶尔盆地区、内蒙古草原地区、川西高原区、横断山地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冀北山地、秦巴山地、大别山区、南岭山地、浙闽山地、陕甘宁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滇黔桂喀斯特山地区、黄淮海低洼易涝地区等。 [2008-10-23 14:55:24]
[陈立]目前这类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与产业相对分散,城市化水平不高,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相对失衡,大都是国家生态屏障地区和国家重点扶贫县集中分布地区。建立市场导向的环境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完善资源补偿制度。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引导人口收缩集中布局。  [2008-10-23 14:57:00]
[陈立](三)人口稳定区。人口稳定区地处人居环境适宜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平衡或有余,物质积累基础和人文发展水平处于中等以上。约占国土面积的25.96%;人口4.39亿,占全国的33.61%;每平方公里177人。主要包括西北干旱区的天山南北两麓城市带、河西走廊城市带;黄河流域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兰州都市圈、西宁都市圈、银川都市圈、太原都市圈;云贵高原的贵阳都市圈、昆明都市圈;以及西藏一江两河的拉萨都市圈等所在地区。该类地区人口与产业集聚,交通便利,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基本协调,但发展潜力不大,对区外人口吸纳能力不高,人口规模有待稳定。 [2008-10-23 14:58:24]
[陈立]这类地区的战略重点是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加快人口城镇化步伐,依托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培育若干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强和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适度增加人口。注重区内人口总量的动态平衡。 [2008-10-23 14:59:20]
[陈立](四)人口集聚区。人口集聚区地处人居环境比较适宜和高度适宜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平衡有余或盈余,物质积累基础和人文发展水平处于中等以上。目前这类地区的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23%;人口7.11亿,占全国的54.36%;每平方公里522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城市群、长(春)吉(林)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华北平原的京津冀都市化区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长三角都市化区、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都市化区、浙闽沿海城市群、北部湾沿岸城市群、海南环岛城市群;以及四川盆地的成渝都市化区等所在地区。 [2008-10-23 15:00:05]
[陈立]该类地区人口与产业集聚,交通便利,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状态良好,人口吸纳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是我国未来人口和产业的主要集聚区。 [2008-10-23 15:01:06]
[陈立]这类地区的战略重点是提高人口密度、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育和发展若干个用地少、就业多、人口规模1000万以上的新城市群,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积极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适当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建立有效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使农民市民化与土地城镇化同步、外来人口吸纳与建设用地增加相协调。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准入标准,特别要加大水污染治理和恢复工作的力度,确保饮水安全。 [2008-10-23 15:01:50]
[陈立]总之,通过人口发展功能分区与统一规划,针对不同人口发展功能区的特点,确立不同的战略取向,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政策体系,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和市场机制,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移与流动,逐步形成“聚集区人口成网连片、稳定区人口连线成轴、收缩/疏散区人口以线串点”的人口和产业布局,形成区域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到15亿人口高峰期,大部分人口将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依托,聚集在沿海、沿江、沿线地区。 [2008-10-23 15:02:46]
[陈立]三、推进形成人口发展功能区的保障措施 [2008-10-23 15:03:25]
[陈立]初步研究提出了推进形成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对策建议,简言之,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充分发挥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作用,改革完善现有的管理方式和法规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思路,形成规划引导、政策推动、市场调节、法律保障的体制机制。 [2008-10-23 15:05:05]
[陈立](一)充分发挥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作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发挥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和能动作用,科学编制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将其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依据。确立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的基础地位,完善国家规划体系。把引导人口有序迁移与合理分布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大战略,把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人口发展与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2008-10-23 15:05:55]
[陈立](二)研究制定和实施差别化政策体系,营造不同人口发展功能区间的位势差,促进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形成。一是把人口流向作为确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方向的重要依据。综合平衡人口集聚区承接人口转移的成本以及限制区、疏散区生态保护的代价,完善中央对各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008-10-23 15:06:32]
[陈立]二是适当增加对集聚区和稳定区公共事业的投入,加快区内公共设施的发展,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和对外区人口的拉力。三是改革和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在资源价格市场化的过程中,使人口迁出区与人口迁入区共同受益。四是积极稳妥推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保持耕地总量不少、质量不降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人口聚集区的城市建设用地。五是继续实施优先投资于人的战略。限制区和疏散区要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集聚区和稳定区要改革户籍、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定居。六是研究和实施与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七是在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明确人口集聚区和稳定区的城市化政策,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8-10-23 15:07:40]
[陈立](三)改革政绩评价指标体系,从注重物质财富增长转变到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从侧重经济指标转向综合评价指标。对不同的人口发展功能区采用不同的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人口限制区,优先评价生态保护和人口控制;对人口疏散(收缩)区,优先评价生态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和扶贫;对人口稳定区,优先评价人口城镇化质量、经济增长持续性;对人口集聚区,优先评价人口集聚规模、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 [2008-10-23 15:08:24]
[陈立]目前,国家人口计生委已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工作列入全委重点工作之一,出台了关于开展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各省按照指导意见要求狠抓落实,依靠自身力量和专家队伍,完成了基础数据收集和基础评估工作。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和地区的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财政部将对这项工作给予支持,以促进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的开展,并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谢谢大家! [2008-10-23 15:08:57]
[高全立]谢谢陈立司长的精彩发言。下面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做演讲。 [2008-10-23 15:10:33]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 翟振武]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在这次论坛上发言。从1711年到1840年,仅仅130年,中国人口就从1.1亿一跃而增长到4.1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949年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死亡率的快速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又大幅度飙升。庞大的规模和过快的增长速度,不仅构成了中国人口最显著和最重要的特征,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然而,自20世纪70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与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过去的30多年,成为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最重要、最伟大的转折时期。我主要汇报以下四个内容。 [2008-10-23 15:11:20]
[翟振武]一、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年,中国大陆的人口总规模就已经达到了5.5亿之多。由于卫生事业的迅速进步,危害人民群众的许多流行病,如天花、疟疾、痢疾、血吸虫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死亡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下降,从1949年的20‰直线跌落到1958年的11%,几乎下降一半。而人口的出生率却没有下降,基本维持在解放前37‰左右的高水平上。正是由于出生率“不变”和死亡率的“快变”同时发生,50年代中国人口增长率不断攀升,从1949年的16‰快速增加到50年代中期的23-24‰。年平均增加人数也从1949年的1000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1479万人。人口总规模也从1950年的5.5亿迅速增加到1959年的6.7亿,人口增长呈现一种加速的态势。 [2008-10-23 15:21:03]
[翟振武]1959年至1961年间,由于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出生率不正常地猛然下跌,死亡率陡然增高,暂时打断了建国后人口快速增长的进程。但1962年,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出生率迅速恢复到37‰以上,1963年更是陡增到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43.37‰。,1962年以后每年出生人数高达2700万左右,最高时甚至达到2954万(1963年),年净增人口数也平均高达2000万以上。20世纪60年代成为建国后人口增长最迅猛的时期。 [2008-10-23 15:21:49]
[翟振武]沿着快速增长的轨道,中国人口总量在1973年已经达到8.9亿的巨大规模。为了减缓人口规模的过快膨胀,7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运动,成千上万的医生和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的知识,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药具和技术服务,提倡“晚、稀、少”的生育观念。这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社会工程,它不仅动员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参与,而且也深刻影响了亿万群众的生育行为。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和发展的面貌,由此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根据各个时期人口增长各指标的不同特点,我们将中国人口自70年代以来的历史轨迹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2008-10-23 15:22:38]
[翟振武](一)人口增长由快速向慢速转变。在计划生育的有力推动下,全国人口出生率从l970年的33.43‰降到1979年的17.82‰;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83‰下降到1979年的11.61‰;1970年全国年净增人口2144万, 1979年则降为1125万。各项速度和增量指标几乎都下降了50%以上。妇女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下降到1978年的2.7,其下降速度之快,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中国在控制人口出生和增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扭转了在此以前持续了20余年的高生育和高增长的局面。这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特别是建国以来人口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2008-10-23 15:22:55]
[翟振武](二)人口增长的波动与反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70年代初婚年龄大幅度提高、生育率普遍急剧下降之后,最初的“启动”效应已经过去,进一步提高甚至维持较高的婚龄遇到阻力;生育率已降到较低水平,进一步下降也比70年代困难得多。党和政府在总结建国以来处理人口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战略意义,中央把计划生育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将其全面科学地表述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并将其列入宪法。在实施环节,加强了领导,健全了组织,完善了政策,使控制人口更有力地坚持下去。与70年代启动时期的顺利下降相比,80年代无论是人口增长速度,还是出生人数,都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波动与反复的过程,这是一个相持和攻坚的艰难时期。 [2008-10-23 15:23:38]
[翟振武]由于周期性出生高峰的影响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出生率从1984年的19.9‰迅速回升到1987年的23.3‰,自然增长率也相应从1984年的13.08‰反弹到1987年的16.61‰。每年净增人口从1984年的1351万跳至1987年的1795万,整整增加了444万。但是,出生高峰和政策调整影响毕竟是暂时的,不会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转变的方向。所以,在经历了短暂的上升以后,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从高点上又开始逐步回落,到1989年,出生率降为21.58 ‰,增长率降为15.04 ‰。经历这次波动后,整个90年代的出生率和增长率再也没有出现反复,一直保持了下降的趋势。 [2008-10-23 15:24:18]
[翟振武](三)人口规模的惯性增长和人口内在增长趋势。90年代是中国人口政策取得丰硕成果的辉煌时期。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使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这是中国几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口控制的最重大的成就。 [2008-10-23 15:25:21]
[翟振武]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后,中国的人口规模就开始从实质性增长阶段转变为惯性增长的阶段。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后,人口数量很快就能稳定下来,惯性增长不明显。中国的人口转变与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有明显的不同。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总和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是一个自然的人口转变过程,人口年龄结构并没有剧烈的变动;而我们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在原有人口的高增长条件下,采取“刹车”的方式使总和生育率达到甚至低于更替水平,因此人口的惯性增长需要很长的时间。虽然中国人口的总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但它的规模其实一直在扩大,这是惯性增长的表现。  [2008-10-23 15:26:17]
[翟振武]人口增长的速度各指标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0年的14.39‰下降到1999年的8.18‰;出生率也从1990年的21.06‰下降到1999年的14.64‰;连续几年的人口增量逐年呈平滑下降的趋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即从1990年以后,中国人口的增长率稳步下降,80年代出现的那种波动与反复已不复存在。在人口基数不断增大的条件下,每年净增人口数却逐年下降。很明显,这种增长率和增长人数的平稳下降,构成了90年代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2008-10-23 15:26:56]
[翟振武]当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之后,人口的净再生产率必定小于1,从而使人口的内在增长率变为负值,这标志着中国人口增长的方向性的改变。中国人口从一个增加型人口向一个缩减型人口的转变,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在人口内在增长率为负值的情况下,人口依然在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只是一种惯性增长,是最终走向人口负增长的一个过渡阶段。 [2008-10-23 15:27:11]
[翟振武](四)2000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仍然保持稳步下降趋势。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继续呈现出稳定的逐年下降的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00年的7.58‰下降到2006年的5.28‰;出生率也从2000年的14.03‰下降到2000年的12.09‰;出生人数从2000年的1700多万下降到2006年的1500多万。在2000年至2006年间,人口规模从12.67亿缓慢增加到13.14亿。但此时的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已经达到-9.2‰。 [2008-10-23 15:27:46]
[翟振武]这说明,这种增加只是其表象而非其内在的质。当一个人口的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或以下并保持下去,这就决定了人口的增长最终将达到它的峰值并停止下来。人口总量在达其峰值之前的数十年增长,实质是实现停止增长或负增长的前奏。中国人口在生育率等于或低于更替水平下的增长,完全是年龄结构变动所导致的惯性增长。这种增长既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也是实现零增长的必经阶段。虽然中国人口规模的增长在21世纪前30年还不会停止,但它增长的速度却会沿着20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越来越慢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35年左右,中国口将实现零增长,并逐渐进入负增长阶段。 [2008-10-23 15:28:23]
[翟振武]二、有特色的中国人口发展道路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2008-10-23 15:28:36]
[翟振武]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三种人口再生产的类型。第一种是以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以及相应的人口低增长率为特征的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它和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相联系,表现为人口平均寿命短,世代更替迅速,人口增长处于停滞状态。第二种是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经济相适应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人口死亡率有所下降,出生率仍很高,是人口迅速膨胀的时期。第三种是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008-10-23 15:29:19]
[翟振武]欧洲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开始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人口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不仅出生婴儿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口死亡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开始进入了“高低高”模式。死亡率的降低使得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转变,而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也使得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多体现在质量而非数量上,进而使人口出生率也逐步下降。多数发达国家死亡率下降开始于十八世纪后半叶,而出生率的下降则开始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基本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这就是说,多数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转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出生率的转变也至少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 [2008-10-23 15:29:32]
[翟振武]二战以后,随着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的传播,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也开始下降,逐步进入了“高低高”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死亡率下降到了低水平,而出生率仍然居高不下,中间巨大的落差使得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人口快速增长的阵痛之中。 [2008-10-23 15:30:06]
[翟振武]中国面临着世界上最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最复杂的人口形势,但在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已经圆满实现了人口向“低低低”的现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低生育水平证明,中国这种政策调控和社会发展双管齐下的方式是十分成功的,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图5可以看出,从建国以来,我国的死亡率一直呈下降态势,只有1960年前后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出现过波动。而生育率从1963年生育高峰时期的43.37‰下降到2000年的14.03‰,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人口从“高低高”向“低低低”的转变。自21世纪以来,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完全处于“低低低”的时期。 [2008-10-23 15:30:14]
[翟振武]与其他所有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人口再生产转变并非自然而然的过程,在社会发展因素之外,还受到国家强有力的政策的影响。政策调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多管齐下,包括稳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养老保障机制,对群众生育观念和性别平等观念进行宣传倡导等,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2008-10-23 15:30:44]
[翟振武]三、人口转变带来的新挑战 [2008-10-23 15:30:55]
[翟振武]中国的人口规模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在人口得到控制的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使人口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统筹人口问题的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人口规模控制和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人口老龄化本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必然出现的现象之一,但由于中国生育率下降较快,因此,老龄化的来临也就比较快。无论是人口总量的继续扩大,还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对未来的中国都是严峻的挑战。 [2008-10-23 15:31:21]
[翟振武]而且,人口数量控制与人口老龄化还是一对矛盾。人口数量控制越严格,人口老龄化速度越快,老龄化状况越严重。如果放弃人口控制政策,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却会因此而减慢,但是生育率会反弹和上升,人口总量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2005年小普查时,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9.07%,而预计2030年将达到14%,2040年将快速上升到20.9% 。老年人规模的增加会对社会保障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医疗保障资金不足,养老设施短缺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中国在经济仍不十分发达的条件下必须面对许多国家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才需面对的老龄化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利用好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到来之前的这二、三十年时间,促进经济发展和资金积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2008-10-23 15:31:45]
[翟振武]其次,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和大幅度偏高。中国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的男孩偏好一直就很强烈。男孩偏好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不断下降,家庭必须要在有限的生育数量下实现拥有男孩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男孩偏好在生育率下降过程中会显得更为突出和更为强烈,韩国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因此,近些年来,部分地区胎儿的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的“需求”大大增加,而现代的超声波诊断仪技术的普及又为胎儿性别鉴定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大大超出了正常范围。到2000年以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情况更为严重,2007年的出生性别比高达120以上。 [2008-10-23 15:32:15]
[翟振武] 在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即将全面完成的时刻,人口老龄化和出生性别比偏高等问题接踵而来,使得人口问题由原来单纯的数量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实现人口规模、结构长期均衡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成为我们面对新世纪人口问题的必然战略选择。 [2008-10-23 15:32:51]
[翟振武]四、人口增长与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历史意义。 [2008-10-23 15:33:03]
[翟振武]中国人口规模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长,并且在60年代度过了人口规模增长的最高峰后,从70年代开始了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的快速下降。但是下降的过程并不平坦,80年代人口增长过程出现了反复和波动。直到90年代初,在现代化过程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总和生育率最终突破更替水平,达到1.8的低生育水平,使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首次达到负值,实现了人口增长的方向性的改变。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对中国社会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8-10-23 15:33:21]
[翟振武]首先,人口增长方向性的转变使中国人口摆脱了历史上在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盲目增长和收缩的历史循环,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了趋势性的下降,并逐步向零增长接近,为中国现代化的顺利推进铺平了道路。几千年来,中国人口一直在波动中增长。其间虽有不少时期人口增长率也曾出现过负值,人口规模也出现过绝对缩小,但那都是因为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出现的暂时现象。从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来看,增长一直是它的“趋势”和主旋律。 [2008-10-23 15:33:46]
[翟振武]从表面上看,中国人口的规模现在仍在继续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但由于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其实已经是负值。现在人口规模的继续增长,只是人口年龄结构导致的人口惯性。只要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继续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年龄结构的影响就会逐渐消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就会逐渐接近人口的内在自然增长率,先达到零增长,然后达到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破更替水平,表明中国人口规模增长的趋势已经发生方向性的改变,中国人口规模已经由增长的趋势变为缩减的趋势。这是中国人口增长过程中本质性的变化。 [2008-10-23 15:33:52]
[翟振武]第二,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极大地缓解了中国庞大人口对资源环境的重压,为进一步优化中国的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创造了最为宝贵的客观条件。几百年来,特别是近100多年来,巨大的人口规模像一个沉重的包袱,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一直以它的地大物博自豪于世界。确实,从总量上,中国的众多的自然资源储量都名列世界前茅,它是名副其实的自然资源大国。但是,当用人均指标衡量时,它立刻就成了资源贫匮的落后国。 [2008-10-23 15:34:24]
[翟振武]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既成了中国的突出国情,也成了中国追求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并不依赖于人口数量,而是依赖于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内容是大幅度投资于人,投资于教育,提高人均教育水平。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平均每年出生2700万人左右,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人均教育资源占有量不可能快速增长。 [2008-10-23 15:34:30]
[翟振武]中国人口规模在经历了急速扩张后,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不仅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在人口基数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人口规模的净增量也逐年缩小。20世纪70年代初,人口出生数高达2700万,人口净增量每年高达2000万以上,而到现在,每年出生人数降到1600万人左右,人口年净增量已经降到800万左右。从大规模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以来,中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口。人口规模的这种减速增长,既大幅度减轻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人口压力,又有效提高了中国年轻一代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 [2008-10-23 15:34:50]
[翟振武]一百多年来无数政治家和学者忧心忡忡的人口规模过大,人口总量过剩的“天大难题”终于获得了相当程度的缓解,人口爆炸的引信被成功拆除。这是包括马寅初在内的无数关心中国发展的仁人志士们的多年梦想。20世纪后20年中国人口规模增长过程的这种变化,为中国最终摆脱人口规模过大的沉重包袱,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10-23 15:35:20]
[翟振武]第三,对于世界人口的发展而言,中国人口从高速增长到低速增长转变的历史过程,为即为世界人口转变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也为缓解世界人口过快增长的局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它的人口状况和发展,对世界人口的状况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 [2008-10-23 15:35:32]
[翟振武]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通过人口政策对人口规模发展进行自觉主动的调整,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场前无古人的社会试验。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这场试验如果成功,世界将从中收益,这场试验如果失败,世界也将为之付出代价。让人欣喜的是,30年的实践证明,控制人口规模过快增长的这项伟大工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近20年不断下降,其中中国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的大幅下降是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中国对人口规模进行调控的实践和经验,为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模式和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规模过大而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始终是各国领导人的一块“心病”。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不仅错综复杂,而且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各国基本上要靠自己来摸索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2008-10-23 15:35:49]
[翟振武]中国的人口规模世界第一,在解决问题的难度上世界没有国家可以与之相比。中国在20世纪后30年成功解决人口规模过快增长的做法,可能很多发展中国家无法模仿,但是,中国的成功实践至少向发展中国家展示了解决人口问题的一种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模式。无论是在人口理论上和人口实践上,中国的模式都是一个巨大的创新,一个巨大的贡献。 [2008-10-23 15:36:22]
[翟振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人口规模经历了由盲目急剧增长向减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几十年其实只是历史上很短的一段时间,而中国人口大起大落的艰难历程,让中国人口走完了其它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虽然中国人口规模的增长在21世纪前30年还不会停止,但它增长的速度却会沿着20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越来越慢趋势发展下去。到2035年左右,中国人口将实现零增长,并逐渐进入负增长阶段,那将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届时中国人口的总规模可能不再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由“世界最大”向“不是世界最大”变化的历史轨迹却将作为世界人口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载入史册。谢谢大家。 [2008-10-23 15:37:34]
[高全立]谢谢翟振武先生的精彩发言。下面请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做主题演讲。题目是《改善出生性别结构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8-10-23 15:52:12]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原新]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改善出生性别结构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持续偏高,既是一个严峻的人口问题,更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适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仅仅依靠某一两个部门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升高的态势。目前,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2008-10-23 15:53:32]
[原新]一、出生性别结构长期严重失衡 [2008-10-23 15:57:55]
[原新]出生人口性别比是衡量出生性别结构的重要指标。在自然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范围为103-107。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8.58。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基本形势是:(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持续升高。1982年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47,出生性别结构开始失衡;之后,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快速持续上升,1990年升至111.14,2000年达到116.86,2005年进一步攀升至118.58。 [2008-10-23 15:58:49]
[原新](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蔓延全国。1982年人口普查,只有18个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覆盖人口78.58%,但是,没有一个省份出生人口性别比超过115。2000年,除内蒙古、黑龙江、贵州、青海、宁夏、新疆和西藏等7省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外,其它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都高出正常范围。2005年,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偏高,其中,有3个省超过130,8个省达到了120-130。 [2008-10-23 15:59:31]
[原新](三)出生人口性别比随孩次而攀升。历次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均显示了一个规律:孩次越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越高。2005年出生人口中,第一孩的出生性别比为108.41,虽然偏高,但程度较低;第二孩猛然升高到143.22,严重偏高;第三孩及以上孩次的出生性别比更高,达到了152.88,严重偏离正常值。显然,多胎生育存在人为选择孩子性别的现象。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具有男孩偏好国家或地区在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国的特殊性在于:生育人口规模十分庞大,男孩偏好的文化价值观念根深蒂厚,特别是城市化过程中生育人口流动性的增强,生育行为的监管十分困难,促成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008-10-23 16:00:02]
[原新]二、出生性别结构失衡的主要问题 [2008-10-23 16:00:43]
[原新]出生性别结构失衡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结构性的,也是深刻的和长远的。从人口变动的角度看,出生性别结构失衡将带来如下主要问题。(一)对女性生存权利的侵害。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是中国构建社会公共政策体系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政治方针,攸关社会安全和社会和谐。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持续升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女性出生人口相对于男性出生人口的不平衡以及低龄女童非正常的高死亡率水平,是对女性生命权和生存权的侵害,是对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损害。 [2008-10-23 16: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