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新闻办1>> 重要内容提示
 
经过三年探索 土地督察制度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23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鹿心社和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部党组成员甘藏春介绍“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进展与成效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政府网进行现场直播。

   [中国新闻社记者]: 第一,2006年7月份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正式建立,到现在即将3年。请问作为一项新制度,近三年来土地督察制度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第二,在材料中提到,由于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可能会出现新的闲置用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就这两个问题能不能请您解释一下?

   [甘藏春]: 土地督察制度建立已经将近三年。作为一项全新制度,在实施的三年当中,按照边工作、边组建、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不断探索。经过三年的探索,土地督察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重视、支持,得到了全社会的重新认识。作为加强土地管理的一支新的生力军,土地督察机构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中,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在加强土地管理的活动中,扮演着三个角色:一是18亿亩耕地红线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坚强守护者;二是国家实施土地调控政策的忠实护航者;三是推进土地管理改革、土地法律法规政策完善的积极促进者。

    按照这三种角色的要求,三年来土地督察机构开展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督察、土地利用计划督察,对重点地区出现的土地违法行为开展了重点督察、专项督察。在实践中探索了例行督察、审核督察等督察形式,到目前为止,先后对18个省、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出现的部分个别地区的违法行为,发出了19份整改意见和建议。为了配合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实施,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先后组织了2007年的“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和2009年的“双保行动”。同时积极支持省级政府改善土地管理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项有效制度。

   [鹿心社]: 一些项目因为地方资金不配套,可能形成新的闲置用地。这主要是指有些项目,中央投资一部分,又要地方配套一部分相应的资金。据我们调查了解,中央投资的这部分到位非常及时,但是地方政府需要配套的资金在一些地方落实不好,不能及时到位。一个项目只到位落实了一部分资金,而另一部分资金不能落实、不能到位,这个项目就不能及时完成,所以提供的土地就有可能闲置。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地方及时做了提醒,商榷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