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政府网1>> 重要内容提示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空前繁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28日   来源:中国政府网

    中央外宣办于2011年2月28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介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 孙志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前夕,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十一五”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进展情况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第一次专门用一个章节的篇幅,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充分体现了文化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

    《建议》中在强调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是基于“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

    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时期,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空前繁荣,硕果累累、亮点频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步伐,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一是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决定性进展。“十一五”时期,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全国出版单位(不含高校出版社)有90%已完成转制,发行单位完成97%,电影制片厂完成93%,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93%。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核销事业编制17万2千多名,中央直属单位就核销了近两万名,全国共注销事业单位4千多个。改革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涌现出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超过或接近百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我国文化领域的重要领军力量。

    二是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形成。

    三是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新闻出版和广电系统完成局社分开、局台分开,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10个省市全面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84%的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组建了综合执法机构,有效改变了“多头执法”的局面。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设立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管理机构,管人、管事、管资产有机统一,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一是政府投入显著增加。“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2006年文化方面支出685亿元,2010年达到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

    二是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于“十五”期间提出并着手建设,“十一五”时期建成各级服务点83万个,覆盖9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十一五”期间实现了数字化,年放映达800万场,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农家书屋工程“十一五”期间从无到有,建成39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在农村基层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三是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快推进。全国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共有1743家已向社会免费开放。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免费开放专项资金52亿元。到2012年底,我们将实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四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共享、综合利用和社会化、多元化。

    第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

    “十五”计划建议中第一次提出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2003年才开始实施文化产业的调研,2004年才明确文化产业的分类。近几年由于加大了改革力度,加快了文化产业发展,所以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我们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是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速。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1万亿元。北京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经济比重已超过或接近5%,北京现在把文化创意产业含进去超过了12%,上海超过10%,文化创意产业去年才开始列入统计需要研究把握的范围。

    二是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我国电影产量由2003年的100部以下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电影票房增速连续6年保持30%以上,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达43部,2010年电影票房超过100亿,改变了进口大片主导我国电影市场的格局。影视动画产量从2005年的4.2万分钟增加到2010年的22万分钟,增长了4倍以上,扭转了进口片占主导的局面。新闻出版业总资产、总产出、总销售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印刷业翻了两番。

    三是国际文化贸易逆差局面明显改观。去年整个核心文化产业进出口总额143.9亿美元,出口电影票房收入35亿人民币。在这个意义上讲,图书版权输出引进比从2005年1:7.2缩小至2010年的1:3,应该说有了明显的改善。去年的深圳文博会交易额突破千亿元,是5年前第一届的3倍。

    四是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更加完善。出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专项政策,推动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2010年,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276亿元,中央和各地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达52亿元。到目前为止,7个省市成立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资金量达到百亿元。26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仅去年就实现融资额104亿元。

    文化体制改革进展平稳,推进有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科学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强调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明确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切实加大建设投入;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尊重规律,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

    二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既充分考虑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又考虑其产业属性,在确保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三是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推动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探索,在不断总结试点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推开。同时,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明确不同的改革任务和进度要求。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把维护职工权益摆在突出位置,妥善解决社会保障衔接、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结合文化体制改革的实际需要,中央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20余个政策文件,基本涵盖了改革发展的主要环节,各地也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了一大批地方性优惠政策。广大文化工作者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共识不断增强,普遍由不愿改、不敢改、不会改转变为越改越想改、越改越敢改、越改越会改了,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深化改革的氛围越来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