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新闻办1>> 重要内容提示
 
苏国霞:中国共享减贫经验 促进国际减贫事业共同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年01月27日 10时59分   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1月27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国良介绍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日报记者】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的扶贫工作是否还需要一些国际援助?另外,您刚才谈到“两办”意见的时候提到十大重点工作,包括卫生和计划生育,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巡视员、副司长 苏国霞】开展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是中国扶贫的一个基本经验,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大规模扶贫开发也近30年了,整个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这里面也包括国际社会作出的重要的贡献,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是我们整个扶贫的一个重要补充。但是,从整个国际合作发展历史来看,我们有一个从以引进为主到共享的过程。引进为主是指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引进了国际的理论、经验和资金,来帮助中国扶贫。当时,我们自己的经济实力还不是太强,国际组织的援助,包括官方的无偿援助,包括软贷款,对弥补中国资金的不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像世界银行在中国先后实施了五期扶贫项目,投入总规模是7.7亿美元贷款,还有几千万美元的无偿援助,这在中国当时的经济水平下是一笔很珍贵的资源。

    在引进资金的同时,我们借鉴了国际减贫的理论和方法,像我们直到现在确定扶贫标准基本的收入法是恩格尔收入法,还是在使用国际理论,像我们扶贫中广泛使用的参与式扶贫方法,也是借鉴国际经验引进中国的。这是我们的一个收获。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培养了大批干部。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减贫理论、减贫模式也不断形成,在全世界除了贡献了减贫人口的成就以外,也贡献了政府主导大规模减贫的经验。2004年,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在上海召开了全球扶贫大会,向世界推广中国的经验。这标志着中国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向共享转变。这也有一个背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不符合国际组织官方援助和软贷款条件了,相关的组织陆续停止了这种援助。但是,从那以后,我们共享减贫经验,促进国际减贫事业共同发展成为了主导。

    刚才你提的问题,说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大的经济总量了,是不是还需要国际援助?我们觉得还是需要的,我们也是欢迎的。我们还需要和国际组织一起研究中国的一些特殊贫困问题,做一些先导性的试验、创新机制,拓宽我们工作思路,加强国际领域减贫经验的交流、理论研究、模式创新,通过这些方式促进中国减贫事业的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应该是卫生计生部门作为主导,我相信贫困地区的政策和全国应该是一致的。所以,我想计生卫生部门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比我们更准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