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机制是未来政府网站建设将面临的大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7-22 14:28 来源: 人民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工作。全国共3804家单位作为组织单位主导参与本地区、本部门普查工作的落实推进。截至7月7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上报的政府网站共85890个,其中地方82674个,国务院部门3216个。对此,人民网强国论坛特别采访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楠。张楠表示,运维机制是未来政府网站建设将面临的大问题。

  政府网站表象其实是公众眼中的政府

  张楠告诉记者,从2006年国办104号文发布后,各地方政府网站建设进入一个高峰期,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gov.cn后缀的网站有5万6千多个,最近媒体报道的普查数据显示,现在已申报的各级政府网站可能有8万多个,这次普查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如果在比较基层的政府部门没有能力运作这种政府网站的话,是可以关站的,如果这个网站要上线就要保证按照要求来做,这反映了国家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的变化。

  张楠表示,做全国范围的网站普查,肯定是体现了整个国家层面对网站、对电子政务的重视。“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思路的转变——因为过去政府可能更强调的是做了些什么,比如说我们建了网站,我们做了很多信息化的工作,做了一些项目。其实网站本身是什么?网站的表象其实是公众眼中的政府。所以说,我们关注网站实际上关注了公众视角,很多信息化投入到网站这个接触面上,到底在大家眼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政府网站就是个代表。因此,我们现在做这种网站普查,更大的意义和影响是,从关注政府自身到关注网站到底能给公众留下什么印象,这是一个思路的转变。”

  网站的运维机制是未来政府网站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谈到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方式及不足时,张楠表示,信息公开的渠道其实很多,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到刚才谈到的政府网站,以及现在更新的社交媒体——微博、微信,都涉及到信息公开的问题。对于不足之处,张楠说:“信息公开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信息的出发,第二个层面是信息的到达。可能不理想之处在于过去的信息公开工作更多的关注在出发这个层面,就是说只重视信息的发布,但这些信息是不是到达了最需要的受众那里,是不是公众能够很便捷的获取到他想获取的信息,能正确的理解这些信息,能提供有效的反馈,这个实际上在过去的关注并不够。每一阶段的信息公开也好、政务公开也好,要更多关注到信息有效到达的问题才行。”

  同时,张楠告诉记者:“政府网站的问题,我感觉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内容管理方面。之前政府网站中经常会引起公众反感的现象,比如说像开天窗的问题,更新不及时,内容假、大、空,还有孪生新闻等,但是展现出来的其实还是表象,后面涉及到的问题实际上是内容的建设和运维机制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各级政府网站有在政府办公室口的、宣传口的、信息化口的来管,但是普遍缺乏一个稳定的熟悉业务的内容运维团队,更多的还是把它当做信息化工作,各部门报上来一些信息他上到网站上,这样的机制在长效性、信息内容的组织、丰富以及提炼上实际上是有欠缺的,导致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网站内容不尽人意。所以说虽然这是表象上看到的问题,但是我们后台内容的运维机制是未来政府网站建设面临的大问题。”

  在谈到其他国家有哪些比较切合实际的例子可以给中国以借鉴时,张楠表示,其实国外很多政府网站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不一定要一味的照搬,还是要走自己的路。“我们的政府网站还要配合我们政府的定位。当然政府定位要转型,更多的社会力量会参与,随着发展我们网站定位也会调整,但是现阶段来说,政府职能涵盖的地方,我们的网站就要体现,我们需要摸索一条自己的道路来配合我们政府的定位,从而体现网站的价值。”

  “透明政府”有利于促进政府提高工作效率

    在谈到政府最关注的如何把握“公开与涉密”界线话题时,张楠认为,公开和涉密并不矛盾。“公开应该是做成条件反射式的制度化的事情,才能更便于执行。我们在施政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应以条件反射的方式从部门中公开出来。而涉密的问题涉及另一个层面,就是公开的信息是‘给谁看’、‘权限在谁’的问题。因为从政府体系和保密法相关体系来看,公开的信息只能有相应权限的人才能察看,如果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某些决策只能对自己公开,不能向任何人公开,既不能向上级公开,也不能向平行的单位公开,这就是有问题的。至于说公开的信息到底公开到什么层次,这可能需要单独的涉密管理办法来管理,但这并不妨碍基础信息公开的问题。”

  对于“透明政府”和“高效政府”的关系,张楠表示,更多的政务公开一定是能够增强政府的透明性的,这个透明其实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监督。但是透明政府跟高效政府并不是完全的直接对等关系,而应该是一个促进的情况。如果政府效率不高,在相对透明的环境中可能会备受压力,但是想真正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可能还有更加复杂的问题,还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不是说透明了、公开了政府的效率就一定会上升了。但是更透明的环境、更多的监督让大家看着政府运作的细节,对促进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或倒逼政府提升效率肯定是有帮助的。

责任编辑: 刘啸萱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