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民主法治进程看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3-12 07:31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谭剑、赵仁伟、明星)2014年全国两会必定以特殊的时间节点标定在时代坐标上。

    这一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走过65年风雨历程。这一年,中国又将迈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步。

    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两会,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国人关注,世界瞩目。

    两会实践: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凝聚成不可动摇的国家意志

    2013年的金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而两会就是这两个制度的最集中体现。

    在两会这个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殿堂,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人民代表表达心声,各政党、界别、人民团体通过选出的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透过两会窗口,可以观察到中国民主与法治不断进步的轨迹,也展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程。

    2014年的初春,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带来了一件件议案提案,审议、讨论一份份报告,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两会主旋律。

    “今年我准备了13份议案和建议,从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到规范民间借贷,大部分与改革有关。”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律师秦希燕从自身实践中感受到这种传递的力量: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其中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人大代表身后是人民群众的期待,将真实的声音带来是我们的责任。”秦希燕代表告诉记者,每年他都会抽3个月以上的时间到基层调研,来自百姓“热乎乎的意见”就是他每一份建议形成的基础。

    在多年履职经历中,2011年力推刑法修正案“恶意欠薪”入罪是最让秦希燕代表感到自豪的“得意之笔”。“今年,我还将继续关注农民工群体,使他们的权益能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秦希燕说。

    人大代表通过审议报告、提交议案建议等方式依法履职,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则将社会各领域、各群体的声音集中上来。在全国政协委员郭瓦·加毛吉看来,协商民主就意味着要充分听取各方不同的意见,这样,治国理政才能更加科学。

    收入分配、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公平中国……代表委员们关心的问题,正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直指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治理暴露管理纰漏,企业唯利是图、藐视法律,部门执法不严、惩处不力。

    秦希燕代表从法律角度作出自己的分析:执法成本高、守法成本低、违法成本低,是制约环境行政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代表委员在两会上建真言、献诤言,敢言、善言,让人感到人大和政协制度的活力。

    3月9日12时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的截止时间,以代表团名义和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达到460多件。从初步分析的情况看,今年的代表议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特别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主要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角度,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推动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截至7日14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截止时间,会议共收到提案5875件。这些提案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聚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聚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其中相当数量提案关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打击和预防腐败、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等。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不同,但同样都是反映人民意愿,凝聚社会共识,都为推进中国民主法治建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贡献着智慧。”曾担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说。

    不仅如此,街头巷尾、互联网上、电视机旁,老百姓关注两会、热议两会,在两会之外形成了一个更广阔的“会场”。两个“会场”上,代表委员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绘成一道中国民主政治生活的靓丽风景线。即使是最挑剔的观察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两会制度作为保障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已越来越成熟与完善。

    两会见证:民主法治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升

    站在2014年的两会回望历史,代表委员们认为,两会的历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末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再到如今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新中国每一次的历史跨越,国家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都离不开民主法治的“保驾护航”。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民主法治保障越是有力,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就越顺利;民主法治一旦遭破坏,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严重挫折。”连续五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支部副书记毛丰美说。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十八大以来民主法治的进步,越发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同票同权”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到十二届全国政协定期邀请各界别委员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得到进一步发扬;从立法机关完善科学立法,到执法机关推进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坚持公正司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为保证重大改革依法有序进行,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揽子修改了19部法律,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实现了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阚珂对此评价说:“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坚持依法办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改革举措。需要修改法律的可以先修改法律,先立后破,有序进行;有的重要改革举措,需要得到法律授权的,要按法律程序进行。”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应有之义是,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通过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公众有更多表达的机会和舞台;用法制约束权力运行,将减少权力侵犯百姓利益的现象发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怀化市市长李晖说。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的脚知道。”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说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制度走什么道路,必须符合国情和人民意愿。

    在中国,两会已被历史和实践证明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在最大范围内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并将其转化为建设国家、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我们一定要有制度自信,走自己的路,办自己的事,不为各种干扰所惑,保持政治定力。”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说。

    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更需要倾听民意、凝聚共识,更需要科学决策、于法有据。这为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开创更为美好的前景。

    两会标杆:让制度优势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前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搞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那一套,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执行力。”正如来自湘西偏远山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平华所言,通过两会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最广泛、最有力的保障,有利于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新形势下,社会深刻变革,利益诉求多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更需要充分发扬民主,统筹兼顾,把提高基层治理的效力落实到实践当中去。

    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振江说,近年来,一些地方对涉及不同群体利益的决策发动群众参与,实行听证制度,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的意见;还有地方在重大项目启动前引入社会和环境风险评估机制。这些新的改革举措,背后体现的是由“管理”到“治理”的国家治理模式的深刻转变。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法治理念,善用法治思维,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就要求用好两会这一民主政治平台,不断推进法治进步,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发挥积极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

    修改预算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立法法、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证券法等;制定资产评估法、航道法、期货法……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列出了一份详细的立法清单,立法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成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保障”“先行”作用跃然纸上。

    “在立法计划基础上,应根据改革推进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需要立法或修法时,常委会应事先介入,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效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和地方保护,发挥立法过程中的把关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薇说。

    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放眼未来,发扬民主,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必将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责任编辑: 史玮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