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3-17 11:43 来源: 国研室
【字体: 打印本页

第二部分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

2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哪些新形势?

2014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

一、密切关注两个短期因素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呈现新的特征,对我国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3.7%,快于2013年的3.0%。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增长4.5%,高于2013年的2.5%。目前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发达国家情况有所好转,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困难增多。美国经济增长加快,欧洲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日本经济依靠政策刺激也出现短期恢复。但发达国家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暴露的制度性、结构性缺陷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修复,其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也是影响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受到拖累,普遍面临外需疲弱、内生增长动力不足、通胀压力上升问题,有的出现资本外流和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很高,世界经济持续复苏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国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弱化,产业多处于国际分工中低端,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都在增大,即使世界经济温和复苏,也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需动力能够如以往那样强劲。

从国内看,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但基础还不牢固。当前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均有支撑,供给结构逐步优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去年出台措施的积极效应持续显现,特别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消费需求增长动力偏弱,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待培育壮大;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财政、金融等领域存在风险隐患;在住房、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养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宏观调控仍面临艰难抉择。

二、正确把握两个长期背景

第一个大背景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支撑经济发展的因素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难以为继,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相对减弱,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强化,经济总量基数增大也势必对速度产生影响。因此,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速适当减缓具有客观必然性,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必须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有很大回旋余地;新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口红利逐步转变为人才红利,这些都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我国经济增速“换挡”是“调速”,不是“失速”,我们有基础有条件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7%~8%的经济中高速增长。

第二个大背景是,全球经济格局处于深度调整过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是多年来的基本趋势。同时,要高度关注一些新变化:新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突破,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我们不容错失良机,而要紧紧搭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快车。全球经济结构正在调整,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和经济再平衡,回归重视发展实体经济,而新兴经济体着力扩大内需,推动几十亿人口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这将导致全球产业布局和分工体系发生新变化。国际经济秩序还在发展变化,发达国家谋求重塑国际经贸规则,各国都试图抢占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二十国集团等机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和塑造发展环境的能力日益提升。

综合来看,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机遇大于挑战,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付出艰苦努力。(钱谱丰)

25.如何理解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提出了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深入贯彻这个总体要求,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稳中求进

稳,首先要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其基本要求就是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这实际上明确了合理区间的上下限。经济增长和消费价格涨幅目标都带“左右”二字,意味着这两项指标在执行中可以有一定弹性,即经济增长速度比7.5%略高一点或略低一点,消费价格涨幅比3.5%略高一点或略低一点,都符合调控要求。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把赤字率稳定在2.1%,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而有所增加,预算内投资规模适当增加,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积极性。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目标与去年相当,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要继续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使经济健康发展建立在内需持续扩大上。对财政、金融、房地产市场等领域的风险隐患,要摸清底数、制定预案、防患于未然。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平安中国,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

在稳的基础上求“进”,包含丰富的内容。今年最大的“进”,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进”,还要求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最终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上。

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持稳是为了进,而稳中也包含了进,经济稳定增长本身就是很大的进。实现了进,也必然有助于稳,因为改革动力增强、结构调整优化、居民生活改善,都属于进的内容,这些又都有利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要把稳和进有机统一起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达到新水平。

二、锐意改革创新

《报告》强调,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相适应的制度为重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着眼于放宽市场准入、优化金融结构、防范化解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各类所有制经济提供同台竞技、大显身手的舞台。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也都要充分体现改革精神,推出切实改革举措。要把握好改革的方法论,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有序推进。要注重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以改革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推动发展。

三、不断扩大开放

在对外贸易上,要调整和优化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在利用外资上,要把扩大服务业开放作为重点,进一步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上,要推进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以备案制为主,赋予各类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自主权,把对外投资与国内装备和劳务出口结合起来,与国内消化过剩产能结合起来,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在自贸区建设上,要内外兼修,一方面高度重视国际上各类高水平自贸区建设的新趋势,另一方面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取得经验后适时开展新的试点。在对外开放的区域格局上,要在提升东部地区开放水平的同时,拓展内陆和沿边对外开放,抓紧规划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全球经济治理上,要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作用,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四、同步推进“四化”

当前工业化处于中后期,关键是要提高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由大到强的跨越。信息化渗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所在。推进城镇化要把握两个关键点:第一,要突出以人为核心。在2020年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扎实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即促进大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大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第二,城镇化重在提高质量。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城镇布局,建设生态文明,突出文化特色,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治理各类城市病,使城镇既宜业又宜居。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的基础,也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发展,特别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新“四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顶梁柱,要注重整体谋划、协同推进,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五、提质增效升级

一是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完善推广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激励措施,大力增强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二是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变。要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硬件”和营商环境“软件”,增强企业跨国经营、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在新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三是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这就要求我国产业从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向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延伸,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跃升,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四是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发展迈进。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从东向西、由沿海到内地,依托水陆交通干线和重点口岸推进梯度开发,打造区域经济新亮点,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在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进程中,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断接续的动力和支撑。

六、持续改善民生

民生涉及许多方面许多领域,要统筹兼顾,做好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收入分配、住房保障、安全生产、社会管理等各项工作,并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基本和非基本的关系。政府对基本民生需求要切实加以保障,特别是对社会救助等方面的短板要加快补上,对于非基本需求部分,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更多由市场和社会提供多样化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二要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政府公共支出要更多用于民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防止不切实际的承诺,把改善民生建立在国家财力可持续、经济发展有后劲的基础之上。三要处理好增加投入和完善机制的关系。改善民生离不开增加投入,但在投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甚至在一些制度空白领域花钱买机制,从而使得民生投入更有效率和针对性。四要处理好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关系。在继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克服那些影响生活质量的“软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出重拳、用实招治理雾霾和水污染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让人们在蓝天白云、碧水青山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钱谱丰)

26.如何理解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确定这个目标经过了认真比较、反复权衡,综合考虑了国内外环境、支撑因素和条件、各方面需要和可能。

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7.5%左右是处在合理区间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1979年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其中1991年到2012年年均增长10.3%。2013年经济增长7.7%,国内生产总值56.9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均经济水平在中等收入国家中处于中上等行列。同时,必须看到,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都已发生深刻变化,客观上要求增速“换挡”。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中的正常“收敛”。从需求方面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是过度依赖投资难以为继。我国长期依靠高强度投资拉动增长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不少结构性问题,特别是造成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二是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多年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出口高速增长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加快调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与我同质竞争加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两面夹击”压力,外贸出口保持过去那样的高速增长已很困难。从供给方面看,两大约束呈现越来越强的刚性。一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特别是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出现转折性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生产和出口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模式,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和挑战。二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已不能再持续下去。受这些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适当下降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从过去十年看,2003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后回落到一位数增长,2012年、2013年进一步回落8%以下,这两年增长速度均为7.7%,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这种阶段性变化。2005—2011年,我们连续7年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8%左右,2012年开始下调为7.5%,2014年已经是第三年定在7.5%左右,这与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是相适应的。

二、我国经济增速“换挡”并不是“失速”,我们有条件实现7.5%左右的目标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能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一是城乡、区域“两大差距”仍然是我国经济巨大发展空间所在。我国城镇化率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一些与我国发展阶段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将成为我国内需的最大潜力。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既是我们的问题所在,也具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二是消费和产业升级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处在消费快速升级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需求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源泉。我国产业链完整、多元,配套能力很强,随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竞争优势将会长期存在、更加凸显。三是人才、改革两大红利将为经济提供有力保障。我国已成为每年培养大学生最多的国家,工程技术人才大量涌现。随着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有望从“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我们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不少弊端,通过深化改革可以释放更大的制度红利。今年稳增长的有利条件很多,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应持续显现,消费和投资有望保持平稳增长,外需环境有一定改善,“三驾马车”的拉动能力均有一定支撑,7.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也要看到,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实现这一目标也有不小难度,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三、实现7.5%左右的增长是必要的,我们要继续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央强调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是说不要经济增长,合理的增长率还是必须的。7.5%左右的增长速度,有利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既要满足城镇新增就业的需要,又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根本上是为了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四、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把握对7.5%左右增长的新要求

转方式调结构是我国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不注重质量和效益、不注重环境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决不能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总的说,7.5%左右的增长速度与我国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变化相适应,既考虑了需要,也兼顾了可能,是适当的、合理的。这在国际上也是较高的速度。这是一个预期目标,实际增速略高于或略低于7.5%,都是正常和可以接受的。(肖炎舜)

27.如何理解2014年价格涨幅调控目标?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这一目标的设定,考虑了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也表明政府抑制通胀、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

2013年,我国在实现经济稳中向好的同时,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涨幅与上年持平,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8%。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认真总结:一方面是,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为稳定物价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是,稳定农业基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比较好地克服了“猪周期”对居民消费价格带来的影响。2013年食品价格整体平稳,特别是生猪的生产和价格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猪肉价格仅仅上涨了0.3%,是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过去“猪周期”对居民生活有较大的影响,近两年这种周期性波动情况有所改善,说明国家政策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2014年物价上涨压力加大,既受翘尾因素影响,也面临不少新涨价因素。一是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我国经济结构的对外依存度较高,比如石油、铁矿石等对外依存度都超过50%,大豆进口占全世界贸易量约60%。近期各界普遍反映,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有所增强,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可望延续好转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3.6%,快于2013年的2.9%。如果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得以延续和加强,可能导致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上涨,从而影响我国物价运行。二是市场流动性规模很大。通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截至今年1月底,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3.2%,分别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低0.2和2.7个百分点,但总量已经达到创记录的112.35万亿元,接近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倍。今年1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2.58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1.33万亿元和399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32万亿元,同比多增2469亿元。三是成本持续上涨压力较大。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土地价格、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价格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去年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业、住宅、工业地价同比分别上涨7.0%、7.9%、9.0%和4.5%;全国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今后一个时期,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都将保持上升态势,这会累积并最终传导到商品价格上。四是物价结构性上涨压力较大。近年来,我国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推动物价结构性上涨的特征比较明显。比如,2013年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7%,是拉动价格上涨的首要因素。目前,在我国粮食连续10年增产之后,各方面支撑因素已经绷得很紧,继续增产难度加大,同时需求较快增长,供求处在一种紧平衡状态,今年粮价可能保持稳中略涨态势。去年猪肉价格涨幅较小,蔬菜价格涨幅也明显低于近年平均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年猪肉和蔬菜供给,从而导致价格涨幅有所扩大。同时,2013年居住价格上涨2.8%,也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今年伊始,不少城市土地市场出现升温迹象,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仍然较强,租房、装修等居住类价格仍然面临较大上涨压力。五是价格改革短期推升物价水平。今年我国在天然气、水资源、环保收费等领域的价格改革将继续深化,这些改革举措在长期内有利于理顺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在短期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升物价水平。同时,今年继续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也具备一些较好基础。主要是,我国农业连年增产,工业品总体上供大于求,粮食等物资储备充裕,进出口调节能力较强。这些都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提供了有利条件。

物价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今年要切实做好物价调控工作,防止对群众生活造成大的影响。第一,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总体上不宜收紧、也不能放松,做到松紧适度,把握好总供求基本平衡,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努力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第二,保障市场供给。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努力增加粮食和其他紧缺农产品供给。合理把握粮油、棉花、食糖、猪肉、化肥等收储投放力度、时机和节奏。完善北方大城市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加强粮棉等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推进对外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第三,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机制。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开展生猪价格指数政策保险试点。扩大基本蔬菜品种政策性保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既要逐步理顺价格机制,又要避免对物价产生过大影响。第四,加强价格监管。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价格检查,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深入治理涉企乱收费,全面清理取消违规收费项目,坚决查处价格垄断行为。第五,健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完善并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高振宇)

28.2014年对就业和居民收入提出了怎样的目标?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把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定在1000万人以上,比过去900万人多一些,更加积极一些,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与经济增长目标是匹配的。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世界各国都把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这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国家失业率持续处在较高水平。美国失业率尽管已经明显下降,去年12月份仍达6.7%,美联储确定了与失业率挂钩的政策调整机制。欧元区失业率居高难下,去年12月份整体失业率高达12%,既反映了经济持续低迷,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013年我国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的较低水平。特别是在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的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就业促进计划,基本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

我国正面临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严峻挑战。从总量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劳动力总量在9亿以上,在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三重叠加”的情况下,城镇每年需要安排1000万以上人就业,才能保持失业率基本稳定。从结构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加上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存在一些脱节的问题,新兴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行业却出现大批失业人群。在相当长时期内,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必须既重视总量问题,也重视结构问题。2014年,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27万人,稳定城镇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保障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并存,就业工作面临很大挑战。把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确定为1000万人以上,既考虑了满足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需要,并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也考虑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增强。据有关部门测算,近两年经济增长1个点,平均拉动就业147万人。只要今年经济运行不出现大的波动,1000万以上的就业目标是能够完成的。

要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都要考虑扩大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充分挖掘调结构、促改革中蕴涵的巨大就业潜力;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开展就业帮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施展才华,提高大学生创业率,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特别是保证“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进就业市场化,还要大力促进就业公平。

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应有之义,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加到24564.7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7916.6元,年均实际增长7.5%。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出重要步伐。但同时,居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下降,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这种状况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改善。1979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快2.4个百分点,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快2.3个百分点;1991年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快2个百分点,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快4.3个百分点;2001年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快0.6个百分点,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快3.5个百分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特别是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7%,都快于经济增长7.7%的水平;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与经济增长7.7%基本同步。但是,今后保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压力和难度仍然比较大。

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必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当前经济社会中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居民收入增长长期慢于经济发展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同时,居民收入增长,才能不断扩大消费,改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还有,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也有利于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两个同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双倍增”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改革目标。这些都是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今年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多途径、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要通过改革发展,让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肖炎舜)

29.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对改革有什么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这个重要原则。

《报告》指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36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去年成功应对复杂局面、实现良好开局,靠的是改革。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宏观调控抉择两难的情况下,我们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采取的举措包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分批取消和下放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等。这些改革举措,为市场松了绑,为企业添了力,激发了经济新活力,也成为重要的宏观调控举措,有力促进了经济稳中向好。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很多,但也有不小难度,必须坚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病根”还没有消除,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形成。支撑我国经济多年高速发展的因素发生深刻变化,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优势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扩内需、稳外需的压力较大,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难度不小。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加大,产能过剩矛盾还很突出,节能减排和治理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财政、金融等领域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解决这些问题,缓解这些压力,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改革是一剂良药,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挥各种要素潜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进而促进投资、扩大消费、提升就业、优化结构,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过36年改革,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深化改革涉及人民利益,不能没有人民参与,更少不了群众创造。缺少群众基础,没有人民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我们的改革要紧紧依靠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任重而道远。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改革,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按照《报告》部署,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领域改革。

一是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今年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同时,政府也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做到“放”、“管”结合,把该管的管住、管好、管到位。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力争在以下几个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要加大预算决算公开力度,推动建立统一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在税制改革方面,要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环节和税率,改革资源税制度,做好房地产税和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扩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重,清理、整合、归并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重点是推进市场化改革和防范风险。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展人民币跨境使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加快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推进保险产品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四是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一批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健全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同时,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各重要领域改革都要抓紧确定行动计划,尽快组织实施,切实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预期目标打下良好制度基础。(潘国俊)

30.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对提质增效升级有什么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提质增效升级”这个重要原则。

《报告》提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之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当前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水、大气、土壤污染严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产要素供求关系逐步紧张,劳动力、矿产资源、土地等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加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还不多,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有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协调,经济结构有待优化。我们要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着力提质增效升级。

一、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科技含量不高,科技进步的贡献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供给日趋紧张,成本持续上升,原有竞争优势逐步减弱,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国际上,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各国都在抢占科技创新优势,力图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这给我国带来重大机遇,也提出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适应国内要素供给趋紧和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新趋势,改变主要依靠要素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促进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推动,逐步形成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科技创新取决于人,要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二、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达到4.16万亿美元,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但是也要看到,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外贸增长过于依靠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支撑,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当前,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加剧,在中高端与发达国家竞争也在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十五”时期我国出口年均增速高达25%,“十一五”时期下降到15.7%,近三年已经转为个位数增长。这既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结果,也反映出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进一步发挥开放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推动开放型经济从传统成本、价格优势向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化,从国际产业分工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努力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有赖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要严格落实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

三、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

我国发展最大的差距是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前者是后者的3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镇;农业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低。但差距也是潜力,要通过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扶贫开发模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还要靠城镇化。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区域发展看,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但也要看到西部地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回旋余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同时也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要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开发,带动更大范围的腹地发展。

四、持续改善民生

民生一头连着民利和民心,一头连着内需和发展,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年,我们加大民生投入,完善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社会事业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但也要看到,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社会发展仍是一块“短板”,保障改善民生任务还十分繁重。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带来民生改善。我们要始终不渝主动做好改善民生工作,将财力投入与制度完善有效结合,集中力量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要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完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政策体系,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下力量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全民参保,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水平、补助标准和住院报销比例,建立健全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救助制度。

五、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也明显增强。近年来频繁出现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土壤污染、水质下降等生态环境事件,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必须引起我们的警醒。去年,我们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深入实施、务求实效,重点以治理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突破口,抓关键环节、健全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湿地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保补偿机制。我国能源消费持续攀升的趋势短时期内难以逆转,必须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

六、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要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的考核,切实把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上来,不断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潘国俊)

31.如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4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适时适度微调财政政策,提高针对性和协调性,努力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内生动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适当扩大财政赤字,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赤字率保持不变。全年安排全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140530亿元,预算支出总量154030亿元,收支差额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赤字率稳定在2.1%左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腾出资金重点用于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支出。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扩大消费需求,完善促进养老、健康、信息、文化等服务消费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和电商物流设施等建设。调整优化中央基建投资结构,增加棚户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水利等领域支出。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进一步扩展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分类管理和限额控制,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严禁地方政府继续借道融资平台公司举债,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有效防控财政风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提高预算透明度;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编制三年财政规划,提高财政政策的综合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审核预算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中央财政预算因政策需要可编列赤字,在政策调整后分年弥补;全面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明确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支出范围和重点,加强统筹协调,避免交叉重复;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税收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抓紧研究将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的政策;实施鼓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的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加快房地产税立法进程;推动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将着力点转移到加强引导、制定标准、支持创新等方面,清理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优惠政策,整合资金支持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压缩过剩产能,促进产能向境外有序转移,继续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对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原材料等767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关税,对300种资源、能源和高耗能商品实施2%~40%的出口关税。支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科学技术支出2673.9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8.9%;深入推进中央财政科技专项优化整合,建立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中止机制;改进和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管理机制改革,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完善加速设备折旧政策,落实好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的政策;加快制定科研成果处置与收益分配政策,启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节能环保支出2109.09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7.1%。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继续做好节能技术改造、重金属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治和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实施保护性耕作,开展深松整地试点、秸秆还田工作,支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支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推进农业走出去,适当把握粮食进口比例,增加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试点,支持部分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开展耕地治理和农业节水措施应用试点,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推进粮棉收储补贴制度改革,控制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收储价格的上调幅度,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作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研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支持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工作,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中央财政预算分别安排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住房保障支出以及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133.55亿元、7152.96亿元、3000.05亿元、2528.69亿元和512.29亿元,分别比上年执行数增长9.1%、9.8%、13.6%、9%和9.2%。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完善针对不同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解决教育改革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问题。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落实体现内涵式发展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加强社会保障,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制度衔接办法;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按10%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健全对低收入群体补助政策,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支持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80元提高到320元,相应提高个人缴费水平,由70元提高到90元;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投入;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落实好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工作,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预算绩效综合评价工作。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和统筹利用,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胡忠勇)

32.如何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3年,中国广义货币M2增长13.6%,达到调控要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2014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为13%左右”。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中高速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展望2014年,从经济发展的潜能和动力等综合情况看,我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特别是改革的全面推进,将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把增长的潜力进一步释放出来。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尤其是近年来地方主导的大规模融资建设模式进一步强化,在稳定了GDP增长率的同时,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债务等问题比较突出,增大了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当前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增长对投资和债务的依赖仍没有根本性改变,高投资模式以及资源过度向房地产等领域集中,容易导致债务水平过快上升,并可能对其他经济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形成挤出,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构性问题也使总量政策的效果受到影响。各方面发展热情高涨,年初以来货币信贷扩张的压力依然较大,通货膨胀风险仍然存在,尚不可掉以轻心。从国际情况看,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虽然美国复苏有一定程度起色,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整体仍相对疲弱,还存在隐患,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调整还在进行,脆弱性尚未消除。随着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和长期利率正常化,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出的压力和融资成本变化的冲击,全球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出口面临的国际竞争也可能会更为激烈。

2014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关键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保持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2014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与上年持平,有利于稳定预期,支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防范通货膨胀,是统筹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合理选择。

一、保持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目前情况下,货币环境不能太紧,否则可能影响经济平稳增长,也使结构调整不具备条件,还可能触发潜在风险。货币环境更不能太松,否则结构调整动力不足,且会累积更大风险。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做好政策储备,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综合运用价格、数量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在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流动性闸门和价格型调控的作用更加重要。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加强与市场和公众沟通,稳定预期,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贷款之外的融资工具发展较快。保持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稳定和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十分重要。社会融资总量统计工作已经开展了近4年,积累了一定经验,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认知度,可以较完整地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把握全社会融资条件。社会融资总量构成全社会资金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较好地反映全社会整体债务增长状况,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有利于防止全社会债务和杠杆水平的过快上升。

二、促进金融结构优化

在货币信贷存量已十分庞大的情况下,要继续着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以更有力地支持结构调整,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完善民生金融服务,努力支持就业、扶贫、助学等民生工程,配合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继续做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促进产能过剩矛盾化解。建立和完善绿色信贷机制,不断提升对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防治大气污染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别化的方式方法,逐步调整盘活存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组织、机制、产品和服务模式,完善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科学合理地考核银行经营绩效,优化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

三、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要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的角度继续深化改革,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疏通传导机制。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继续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继续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贷款基础利率(LPR),建设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建立健全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大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力度,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加快推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推动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直接交易市场发展,更好地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服务。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控。

四、继续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

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着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巩固和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督管理,推动金融市场健康规范发展。继续推动金融市场、金融产品、投资者和融资中介多元化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继续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规范发展,进一步完善债券发行定价机制,推进债券产品创新和多元化,提高债券市场信息披露标准,强化市场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提高市场运行透明度,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发挥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促进监管协调。继续丰富黄金市场参与主体,鼓励产品创新,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五、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督促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内控和风险管理。在支持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理财、票据和同业业务发展潜在风险的监测与防范。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和偿债能力的跟踪监测,探索以市场化机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和评估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和房地产行业贷款信用违约风险的监测,防范部分地区、行业、企业风险及非正规金融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强化交叉性、跨市场金融产品的风险监测和监管协调,促进各类金融市场、各类金融工具的协调发展,建立健全金融综合统计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危机管理和风险处置框架,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采取综合措施维护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姚余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责任编辑: 姜晨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