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份商务运行情况通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3-18 13:12 来源: 商务部网站
【字体: 打印本页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还是给大家先通报一下今年1-2月份我国商务运行情况,然后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沈丹阳】:一、 关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81亿元,同比增长11.8%,比上年同期放缓0.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总体看,2014年消费市场实现了平稳开局。1-2月份消费市场特点为:

    一是通讯类汽车类销售加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1.5%,较上年同期提高了4.6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幅提高2.5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通讯器材销售额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3G手机销量增长18.3%。

    二是餐饮消费有所回升。前两个月,餐饮收入增长9.6%,比上年同期回升1.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2.8个百分点。

    三是大中型流通企业销售放缓。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1-2月,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比全国消费平均增速低2.3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5.4%,比上年同期放缓2.5个百分点,其中百货店增长3.2%,专业店增长6.1%,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4.8和1个百分点。

    四是消费价格涨幅稳中回落。1-2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其中,2月份上涨2%,涨幅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2月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0.3%。分品种看,牛奶、牛肉和羊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2%、8.7%和8.5%;猪肉、水产品、豆油和鸡蛋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6.4%、6.2%、5.1%和4.2%。

     二、 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统计,2014年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3.8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0.9%。其中,出口1.96万亿元,下降4.3%;进口1.91万亿元,增长7%;贸易顺差550.6亿元,下降79.5%。

    按美元计,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6335.7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3212.3亿美元,下降1.6%;进口3123.4亿美元,增长10%;贸易顺差88.9亿美元,下降79.1%。1-2月份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是对欧盟、美国、日本贸易增势良好。1-2月,与欧盟、美国、日本双边贸易分别增长6.3%、4.8%和2.9%,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4%;同期,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下降23.6%。

    二是中西部地区出口活跃。1-2月,东部地区11省市进出口下降0.9%。其中,广东、江苏等7个东部省市进出口占进出口总值的77.5%,所占比重回落2.2个百分点。同期,中部地区8省进出口下降0.8%,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进出口增长29.7%。从出口方面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江西和广西等省区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24.8%、31.5%、23.5%和53%,明显高于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

    三是一般贸易比重增加,加工贸易比重减少。1-2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17万亿元,增长8.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较上年同期增加4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2万亿元,下降4.7%,所占比重为31.3%。

    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回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低于出口平均增速。1-2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1万亿元,下降5.7%,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6.6%。同期,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4091.6亿元,下降6.4%。

    五是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进口均价普遍下跌。未锻轧铜、大豆、铜矿砂、初级形状塑料、铁矿砂、原油和煤进口量分别增长41.2%、40.1%、25.3%、22.6%、21.8%、11.5%和9%,进口均价分别下跌10.7%、11%、11.1%、0.5%、4%、3.8%和13.9%。此外,机电产品进口7339.6亿元,下降0.9%。

      三、 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2014年1-2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764家,同比下降5.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93.1亿美元(折合1190.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4%(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1-2月吸收外资有以下特点:

    (一)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农、林、牧、渔业增速较高。2014年1-2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6.06亿美元,同比增长25.54%,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4.9%;其中运输服务业实际使用6.46亿美元,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实际使用5.97亿美元,增幅分别为16.68%和70.27%。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2亿美元,同比增长47.85%,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35%。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19亿美元,同比下降6.0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6.3%;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12.37亿美元,增长38.2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际使用5.34亿美元,通用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5.94亿美元,分别下降41.12%和10.73%。

    (二)亚洲十国/地区、美国对华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1-2月,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韩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6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1.58%;其中香港对内地投资13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3%;韩国对华投资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3.62%。。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7.11亿美元,同比增长43.26%。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0.46亿美元,同比下降13.82%。

    (三)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占全国比重提高。2014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53.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3%;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19亿美元,同比增长75.02%;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87亿美元,同比增长28.98%。2014年1-2月,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东、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79.26%、13.56%和7.18%,中西部地区在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总量的比重超过20%。与2013年全年比较,中西部总体在全国总量中的份额仍持上升趋势。

     四、 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2014年1-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9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下同)115.4亿美元(折合70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2%。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372亿美元(折合32838亿元人民币)。

    1-2月,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75.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5.4%。其中对中国香港、欧盟、东盟的投资分别下降62.9%、11.6%、2.2%;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分别增长45.6%和31%;对俄罗斯和日本的投资则实现成倍较快增长。

    2014年1-2月,地方对外直接投资64.4亿美元,同比增长89.4%,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5.8%。北京、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位居地方投资的前列。

    对外承包工程。2014年1-2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59亿美元,同比增长21.9%;新签合同额208.6亿美元,同比增长3.1%。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2个(上年同期91个),合计金额169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1%。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41个,较去年同期减少8个。

    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1190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086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2014年1-2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0.6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劳务2.7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3.6万人。2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8.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6.8万人。截至今年2月末,我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98万人。

     五、 关于服务外包情况

    据商务部服务贸易司统计,2014年1-2月我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23784份,合同金额158.1亿美元,同比增长75.5%;执行金额104.3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97.7亿美元,同比增长48.7%;执行金额70.0亿美元,同比增长42.7%。

    信息技术外包(ITO)占主导地位。2014年1-2月,信息技术外包(ITO)、知识流程外包(KP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占比分别为59.3%、26.9%和13.8%,信息技术外包(ITO)仍占主导地位。医药与生物技术研发和测试、工业设计、工程设计等知识流程外包业务增长迅速。

    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是购买国际服务的主要发包市场。2014年1-2月我国承接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20亿美元、10.6亿美元、8.9亿美元和6.1亿美元,占执行总额的28.5%、15.1%、12.7%和8.7%。

    服务外包就业规模稳步扩大。2014年1-2月,我国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7.5万人。截止2014年2月底,我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25130家,从业人员543.6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362.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66.6%。

    以上是给大家通报的情况,下面欢迎大家提问。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1-2月,中国的贸易顺差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下滑,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持续下跌,有媒体认为这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因为人民币的贬值利于外贸出口,请问商务部是否支持这一观点,是否支持人民币贬值?

    【沈丹阳】: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是不断完善的,汇率的弹性显著增强。截至去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35.75%,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42.21%。大家注意到,刚才你也提到,今年1-2月有两个情况:一是我们的顺差下降;一个是人民币在贬值。1-2月,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0.4%的贬值。对此我们认为,应该把它放在人民币汇改的大背景下,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来看待,不应过度解读。因为现在有各种解读,有些解读明显是猜测或者是过度的。

    我们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更多体现了市场作用的结果,与周边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相比,这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仍然在正常范围内。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

    人民币汇率问题与商务工作、与企业密切相关,我们作为商务主管部门,其实还关心另外一个指数,就是国际清算银行编制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2014年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2.03%,是继续升值,而不是贬值。实际有效汇率更能全面反映外经贸企业面临的汇率变动情况。

    人民币升值或者贬值,对对外经贸形势和相关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利也有弊。比如说做出口的,可能更喜欢贬值一些;做进口的更喜欢升值一些,做外贸的跟做投资的,做对外投资跟做利用外资的,大家对利弊的看法都是不太一样的。

    保持相关政策环境稳定和可预期十分重要。作为商务主管部门,我们将继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努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积极扩大外经贸领域人民币使用,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谢谢您的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看到今天发布的数据,我国1-2月份对外投资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下降,我注意到1月份对外投资是一个比较大幅度的上涨,请您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沈丹阳】:去年比前年对外投资有一个急剧的增长,是因为去年2月份有一个非常大的项目,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投资148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这个项目交割,所以体现在去年前两个月的对外投资额是急剧增加。这样跟今年相比,今年的同比基数就非常高,所以今年1-2月份的对外投资出现了负增长,主要是这个原因。我们也分析,如果把这个项目剔除,其他的投资是个什么水平?如果剔除这个特大项目因素,今年前两个月对外投资增长33.6%。去年的这个项目实际上对香港投资也有影响,刚才我提供的数字表明前两个月内地对香港投资是下降的,也是跟这个项目有关。因为去年这个项目的投资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是通过香港再投资到加拿大,所以造成今年我们对香港投资也是下降的。实际上,除了这个项目大家比较关注以外,今年前两个月对外投资增长33.6%中,对俄罗斯和对日本的投资也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这个也不要过度解读,实际上是因为去年对俄罗斯和对日本的投资基数很低。所以解读对外投资的时候,我们倾向是不要仅从一两个月的投资数据来做出判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想问一下大陆对台贸易,今年前两个月大陆对台贸易的贸易额下降了10.8%,请您分析一下这个原因?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今年将推动ECFA后续措施的落实,请问商务部今年在两岸经贸关系上还有哪些推动的举措?谢谢。

    【沈丹阳】: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口径分为以人民币为结算单位和以美元为结算单位两种。如果以人民币为结算单位,今年前两个月两岸贸易同比下降了10.8%,如果以美元为结算单位的话,前两个月两岸贸易也是下降的,下降了8.3%。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有个共性的原因,就是春节因素的影响,大陆历年1、2月份外贸的增速往往是波动比较大的,我们在上个月的发布会、在其他场合,在网站上,2月份数据出来后的发布的新闻发言人谈话中,也都谈到了这个原因。

    去年1月份开始,ECFA货物贸易早期收获清单全面实施,去年同期两岸的贸易增长比较快,以美元为结算单位计算的增幅高达36.4%,同比基数比较高,这是另外一个原因。

    去年大陆和台湾贸易额是1972.8亿美元,同比上升16.7%。去年大陆共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0.9亿美元,而从台湾2009年6月30日开放大陆资金入岛开始计算,到去年年底,大陆累计对台湾的投资金额是3.8亿美元。去年6月,大陆和台湾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双方开放承诺144条,涉及100多个服务行业。其中,大陆对台湾开放的80条措施,开放程度都高于大陆对WTO的承诺水平。

    2014年,我们将在2013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两岸经济合作的总体设计,持续提升两岸经贸合作的制度化水平,逐步推进两岸经贸关系自由化。主要的措施包括:做好《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和《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落实;继续推进ECFA后续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协议的协商,力争尽快完成商谈;要促进两岸双向投资,引导台商投资大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在大陆的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继续敦促台方取消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限制,鼓励有条件的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充分发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推动两岸产业合作、海关合作及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还要积极推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和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等的合作。

    【国际商报记者】:您刚才也提到了海关在对外贸易统计中分别有美元和人民币的计价统计,我们注意到,不只是海关,商务部在对外投资以及吸引外资方面也都启用人民币计价,请问原因是什么?是否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用意有关?

    【沈丹阳】:刚才我已经提到了,其实很多媒体都已经关注到了这个情况。实际上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要向国际通行的做法靠拢,另一方面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以本币计价发布官方统计数据是国际通行做法,无论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还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都是以本币计价来发布本国贸易和投资统计数据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对人民币的使用需求持续上升,这个“市场”既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人民币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受到欢迎。在这两个背景下,商务部配合有关部门,推进人民币计价,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也符合市场的需要。

    【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记者】:有关刚结束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最新进展,有些媒体说中方似乎更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协定,可能在今年中韩的FTA可能达不成协议,请问您对此有何评价? 

     【沈丹阳】:昨天我们网站刊登一个消息,中韩自贸区的第十轮谈判在韩国开幕,并且将持续一周,我们现在在开发布会,那边在进行谈判。同时,中日韩自贸区的第四轮谈判也在本月的4-7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经过四轮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三方已经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谈判内容和方式展开了深入磋商,并就货物贸易降税模式包括谈判步骤、产品分类、处理方式等基本框架达成共识。此外,三方还同意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贸易救济、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法律条款纳入到谈判的范围,并且设立了11个工作组开展磋商。

    下一步谈判的目标是进一步明确三方在货物、服务和投资领域的开放方式、开放领域和开放程度,并对已经纳入谈判范围领域的文本进行磋商。这是有关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进展情况。

    讲到中韩自贸区,大家也很关注。中韩自贸区是当前中韩双边经贸关系中最重要的议题和亮点之一,将为中韩经贸关系发展以及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中方对中韩自贸区的谈判是高度重视的,我们将与韩方共同努力,争取尽早达成高质量和利益总体平衡的双边自贸协定。

    当然,中方也是同样重视并且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谈判,因为这三国建立自贸区将会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繁荣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中方认为,三国稳定的政治关系是谈判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各方应多作努力,为谈判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氛围,以此推进三国经贸务实合作取得新进展。

     【新华社和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记者】:请问2014年商务部将在改革领域重点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沈丹阳】:改革是热门话题,改革也是商务部工作当前的重中之重。商务部最近成立了以高虎城部长为组长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正在抓紧制定当前和今后几年的改革方案。内容有很多,有些方案还在拟议之中。我们初步考虑,近期重点推进五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包括推动建立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的长效机制,开展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支持地方在流通体制建设方面有所突破等等。要通过改革加快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全国统一市场建设。

    第二,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重点是统筹推进外资三法修订、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抓紧建立“备案加审批”的新管理模式。推动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将外商投资企业联合联检制度改进为信息申报及共享公示制度。

    第三,改革对外投资合作管理体制。这方面国务院已经发文提出了若干意见,我们将认真做好落实。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抓紧修订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对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并且进一步简化核准手续。

    第四,进一步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要创新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深化加工贸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完善大宗商品进出口管理,推动通关便利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单一窗口”。

    第五,推进自由贸易园区(港)区的建设。继续推动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相关试点任务,推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体制。及时总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中新社记者】:中美BIT文本谈判已经进行两轮,请问谈判有何进展?中方对这一谈判有怎样的预期?

    【沈丹阳】:最近谈判比较多,刚才讲了,有很多自贸区方面的谈判,实际上BIT谈判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比如说今年以来,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已经进行了两轮,先是1月份在上海举行了第11轮谈判,双方围绕文本进行磋商和谈判(第11轮谈判是首次进入文本的实质性谈判),接着3月4日-8日,在美国华盛顿又举行了第12轮谈判。这两轮谈判总体来看都进展顺利。

    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经贸谈判之一,这项谈判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全球两个经济总量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大国之间的重要经贸谈判;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谈判和我们目前进行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联系紧密,是我们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需要。因此,中方对这个谈判态度积极,并且做了大量的务实工作。我们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为基础,进入实质性阶段谈判,就是一个重大突破。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商签这个协定,使我们的外商投资环境和对海外投资保护都能上一个新台阶。大家知道,这些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增长很快,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投资大国之一。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不能只看到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还要更好地保护日益增加的海外投资。如果我们和美国能够达成投资协定,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将会获得国际法层面的保护。

    总的来说,这项谈判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一步完善外资管理体制、提高海外利益保护水平的良好契机,从而服务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希望中美双方都能够秉持务实合作的态度,相向而行,早日达成一个互利共赢、大家都满意的协定。 

     【经济参考报记者】:刚才您介绍了前两个月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跟去年同期相比是继续在放缓的,请您分析一下,您如何看待今年全年的消费形势?接下来在促进消费方面,商务部还会有什么新的举措或者政策吗?谢谢。 

     【沈丹阳】:今年的消费形势大家都很关心。我们认为,2014年国内消费市场仍将延续去年以来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今年的消费形势:潜力巨大,压力犹存。

    先说潜力。去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超过13%的快速增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费增长的潜力得到释放。比如大众化消费、网络零售、信息消费、服务消费都增长迅猛,住行类商品消费稳步回升,节能环保产品消费成为新的热点等等。相信今年这些领域的消费势头仍将延续。而且,更重要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和市场活力,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带动流通创新,这些都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并激发新的消费需求。

    今年1-2月,刚才我已经给大家通报了数据,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这样一个消费的形势比预想要好,说明我们今年的消费开局良好。

    说到消费的形势比预期的要好,还因为从统计数据看,前两个月的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大众化消费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更加理性,消费增长更加实在。比如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两个月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1.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6个百分点;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幅提高1.7个百分点;受大众餐饮的带动,餐饮消费有所回升,餐饮收入增长9.6%,比去年同期回升1.2个百分点。虽然回升的速度不算很快,但已经在逐步回升,比去年高了。

    再说压力,今年国内外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消费增长依然面临许多压力。比如,国际市场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出口,从而影响国内居民就业和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会受到抑制,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有些人以为出口和消费是此增彼长的关系,其实不然,出口如果过于疲软,也会影响国内消费。再比如,国内消费环境还有待完善,假冒伪劣、食品安全等问题依然比较多,会影响居民的消费信心。此外,消费价格仍可能高位运行,同样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意愿。

    面临当前的消费形势,商务部如何继续做好“以流通促消费”这篇文章,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思路,重点要抓好“五个促进”工作:一是促进便利实惠消费;二是促进家庭、社区和农村服务消费;三是促进安全放心消费;四是促进新兴热点消费;五是促进绿色循环消费。

    【央视财经频道记者】: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关于国内多家贵金属交易中心存在现货白银的投资骗局事件,请问商务部有何看法?

    【沈丹阳】:我们注意到了央视“3.15”晚会上报道了一些贵金属场所存在所谓的“白银骗局”。从电视报道来看,这些交易场所存在夸大宣传,诱导投资者交易,层层设计陷阱,人为操纵交易数据等现象,导致一些投资者被欺骗,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认为,对曝光的这些交易场所涉及的违规违法行为,应该由有关部门特别是有关执法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谢谢。 

    【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我的问题也是关于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情况。中国美国商会明天将发布对中国商业气氛的调查,美国商会并不是完全负面的,但是对某些事情表示不满意,包括跟国有企业竞争的情况不平衡、数据不可靠、IPR保障不理想等等问题。我们看到,中国虽然利用外资还在增长,增长率也没有两三年前那么快。我想问一下,中国政府和商务部为了进一步完善外国企业投资的环境,打算进行哪些改革?

    【沈丹阳】: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个老问题。我记得前不久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高虎城部长也就类似的问题回答过,原则的口径、原则的表态,我想部长已讲得很清楚,我不再重复。我可以补充的是,今年1-2月份的吸收外商投资的情况,从我们发布的数据来看,尽管目前面临国际投资低迷的形势,尽管我们国内现在也面临着发展中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用数据来说话,他们仍然是非常有信心的。不排除个别企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中国投资的环境有所抱怨,但是中国的投资环境总体上是在不断改善和进步中的,特别是三中全会《决定》对外商投资仍然是持积极发展的态度,并且进一步扩大开放,比如我刚才提到,修订外资三法,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简化外商投资的审批程序方面,我们都有一些实际的打算,并且会积极加以推进,因此我相信,中国外商投资的环境是会越来越好,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对前来中国投资充满信心。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1、2月份以美元计的日本对华实际投资金额和增长率能否介绍一下?另外有关于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虽然发言人刚才说,中方一直很重视中日韩三国的自由贸易区,但是我们发现,今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到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对此我们应该怎样理解?

    【沈丹阳】:关于日本对华投资具体的数据,我们发布会后查一查再告诉你。

    至于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及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我认为这并不说明我们对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不重视。政府工作报告不可能把所有的自贸区谈判或者各种重大谈判全部罗列进去。谢谢您的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克里米亚公投令乌克兰的局势持续引发关注,此前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访华时就有媒体称,中国将对乌克兰投资80亿美元,同时中国也将开始在乌克兰的农业投资项目,其中包括在克里米亚租赁的数万公顷的粮田。请问目前的乌克兰的局势和克里米亚的公投一事是否会影响中乌之间的经贸合作?另外一个问题,中泰“大米换高铁”的计划暂时搁浅,面临这个不确定的国际形势,请问商务部对此事如何评价?最后一个问题关于泰国克拉运河项目,据说中国柳工集团、三一重工和徐工集团要牵头,拟建亚洲最大的人工运河。上周五,上述三个集团辟谣称这个消息不属实,请问商务部对此事是否了解,能否介绍一下?

    【沈丹阳】:先说我们对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相关问题的态度。自中国和乌克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边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步伐加快,中国已经成为乌克兰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方统计,2013年双边贸易额111.2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中国对乌克兰出口78.5亿美元,同比增长7.1%;从乌克兰进口32.7亿美元,同比增长7.9%,而且,双方正在商讨多领域的合作项目。

    近期乌克兰局势发生动荡,中方对此高度关注,正密切跟踪形势发展。目前,中乌经贸合作情况总体正常。当然,鉴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特别是乌克兰货币贬值对双边贸易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相信,上述情况是暂时的,中方愿与乌方继续保持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希望乌克兰局势尽快恢复稳定,使中乌经贸合作早日重回正轨。至于克里米亚的情况,我们同样是愿意在局势稳定后进一步推动有关合作。

    关于中泰大米项目的问题,据了解,3月12日,泰国宪法法院裁定英拉政府推动的贷款2.2万亿铢用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例草案违宪,并非中泰“大米换高铁”项目本身违宪。中泰在各自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开展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中方支持中国企业参与泰国铁路建设合作,同时也支持中国企业本着市场运作的原则,与泰国开展包括大米在内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至于你最后提到的那个问题,我们并不了解,请向有关企业咨询。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责任编辑: 陈燕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