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四省藏区近年来文化发展综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3-20 17:32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兰州3月20日电 近年来,西藏和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四省藏区不断深入挖掘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充分发挥其在旅游、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中有效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加强“硬件”保护让藏文化传承有“根”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寺院之一,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寺院。目前,这座寺院正在进行建寺300多年来首次大规模修缮。修缮工程自2012年9月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完成夏卜丹佛殿的本体修缮,今年将开工修缮8座佛殿。

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领导小组成员索南嘉介绍,修缮工程总投入达3.05亿元,整个工程完成需要5年以上。

近年来,西藏和四省藏区均加大了藏传佛教寺院等宗教场所的保护力度。为了改善寺庙僧人的生活及修行条件,西藏自治区政府2013年将全区寺庙僧舍维修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对寺庙持证僧尼按人均5000元标准下达寺庙僧舍维修改造补助资金,覆盖全区所有1700余座寺庙,受益僧尼人数近3万人。

近年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每年下拨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寺庙危房改造。同时,按照“管理到位、服务到位”的工作思路,从活动、场所、人员三个方面强化管理,把僧尼纳入惠农、惠民等民生工程,实行“同规划、同安排、同建设、同管理”。

青海玉树地震中很多寺院受到波及。在重建中,国家及青海省投入资金近10亿元,将全部受损毁寺院纳入重建范围。2013年,在玉树地震三周年到来之际,受地震影响寺院的重建、修缮工作全部完成。

加强“软件”保护让藏文化传承有“序”

在加强藏传佛教寺院保护的同时,各省藏区重点加强了优秀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大批濒临消失的藏文化被发掘出来,得到重点保护。

沐浴着高原春日的阳光,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吾屯村的唐卡艺人俄玛才旦开始了一天的唐卡绘画。享受政府补贴可以全心创作的俄玛才旦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他的眼中,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的唐卡作品让更多人了解了藏族艺术,看懂了藏族文化。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邓福林介绍,目前青海省国家级非遗项目有64项,其中藏族项目有3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57位,其中像俄玛才旦这样的藏族传承人有31位。

甘肃省甘南州在抢救本地区具有代表性或重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同时,结合普查推出非遗保护名录,经过当地文化部门10余年的努力,走访和摸底非遗传承人860多人。2013年,甘南州“南木特”藏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正式命名。

西藏拉萨市色拉寺佛教古籍搜集整理室,十余名具有扎实藏文文学功底和一定佛学造诣的工作人员,借助藏文信息应用软件,将一部部面临失传的手抄版古籍进行数字化录入。目前,借助科学技术,西藏和四省藏区正在让损毁的经书变成永不消失的古籍。

从2003年开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始对全州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走访民间艺人1480人次,走访调查全州1800多个自然村寨,调查面达95%以上。目前,迪庆《格萨尔》说唱、尼西藏族黑陶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加强市场开发让藏文化发展有“力”

2014年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60多岁的唐卡画师希道的圆梦之年。1月16日,在韩国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希道的唐卡和其他14幅“甘南藏族文化千幅唐卡”工程中的精品唐卡开始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展出。这些唐卡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甘南州羚城藏族文化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120多名签约画师历时十年创作完成,也是“千幅唐卡”项目首次赴国外展出。

随着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神秘、悠久的藏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民众的欢迎,唐卡等艺术产品走向了全球市场。

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王文全说,为保护、传承、推广唐卡等文化遗产,甘肃省设立了3亿元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为了让唐卡等藏族艺术走得更远,甘肃还将唐卡等藏族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除了出版纸质画册外,一些藏族艺术正在被制作成电子相册,配以汉藏英三种文字描述其背后的故事。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藏族黑陶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随着旅游市场日益发展,这些形状单一、装饰图案少的黑陶器具面临着外来眼光的“审视”,一些游客直接画好图案,要求定制。现在,黑陶传承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又新增了装饰用品和旅游工艺产品。

对于每一个藏族人来说,“藏装”,是必不可少的行头。经过多年的发掘和推广,目前,融合西藏与现代元素的藏装不仅在藏区市场广阔,甚至已走下青藏高原,冲出了国门,连印度和欧洲的订单都开始源源不断地找上门。

藏装设计师扎西说:“在政府的扶持下,传承人精心传承、发展创新,让优秀藏族文化走向普通大众,走向广阔市场,给藏文化发展带来了活力。”(执笔记者:姜伟超 参与采写记者:黎华玲、李琳海、浦超、党文伯)

责任编辑: 薛源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