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让多余的权力走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22 15:04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4月22日,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清理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

    在今年1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强调“清理并逐步取消各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对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原则上予以取消,确需保留的要通过法定程序调整为行政许可,其余一律废止。”此次,国务院更有接力举措,对于各部门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也给出了时间表,“各部门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要于本通知印发后一年内予以取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很多人对于非行政许可审批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但在某些领域的人们,却对此“印象深刻”。譬如园林部门有“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批”、财政部门的“公路货运业自开票纳税人审批”。这些非行政许可审批,既是政府对于微观事务的“越位”,又让企业生产面临着诸多不便。

    过多的行政审批,有捆绑市场和企业之嫌,政府已经在行政改革中“割自己的肉”,进行简政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在此语境下,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则更是需要一次“大扫除”。一直以来,它都游离于行政许可法之外,这让相关事项处于管理和定位的混乱局面。同时,权力监管的制约减少,老百姓处在认识的盲区,这让暗箱操作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此外,要警惕的是,某些职能部门由于对权力的过分依恋,就会造成行政审批做减法、非行政审批做加法的情况。某些行业协会和职能部门进行挂靠衔接,在行政审批被压缩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通过非行政许可审批“反哺”那些主体部门,并进行利益输血。这种不愿割舍既得利益的情况,并非是小概率事件。

    面对复杂情况,往往需要顶层设计者的“知江湖之远”。在此次国务院下达的通知中,就有“取消和调整面向地方政府等方面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是把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进行切割。而调整,则是对于那些符合行政许可标准又确需保留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转型”。在厘清了主次关系、先后秩序之后,政府的职能才可有的放矢。

    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不仅是政府在行政和职能领域的重大改革举措,更是对于法治性政府建设的有力加强。非行政许可审批具有边界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由于没有法律作为依据,它就更没有市场说服力。有些仅仅是靠些红头文件就“包打天下”,则更增加了不可控的因素。对于这些名不正言不顺的项目,此刻全面清理,正是恰逢其时。

    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政府对于自身的改革总是在坚持中深化,在探索中完善。权力少了扩张的冲动,多了理性的回收。在非行政许可审批退出的空间中,我们将看到市场更多的活力。(谢伟锋) 

责任编辑: 郭晓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