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贵德:农牧业合作社带领高原农牧民增产增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28 09:30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西宁4月28日电(记者顾玲、曹婷)这几天,是地处黄河上游的青海省贵德县种植露天蔬菜的时间。行走在海拔约2200米的黄河湿地千姿湖的黄河滩边,三三两两的村民结伴劳作,有的负责松土,有的负责起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我种辣椒8年了,前些年价格不行,1斤辣椒才几毛钱,卖了多少年没上过1块钱,连年增产不增收。”停下正在挥舞的铁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黄河滩村63岁的村民张国元说。去年,黄河滩村成立了贵德县清清种植业合作社,张国元和村里的很多村民一起加入了合作社,并把家里的11亩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加入合作社后,村里每年给我土地租金近4000元,我在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挣60元,比自己种菜挣得多,也不用操心辣椒的销路。”张国元说。

贵德县地处黄河上游,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由于黄河由西向东横贯境中,境内水域资源丰富,适宜农牧业等发展。近几年,针对种养殖户分散经营、效益不高的问题,贵德县大多数村开始成立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群众致富。

黄河滩村村主任石怀玉介绍,黄河滩村共有148户,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被分为两组,利用流转的土地有规划地种植蔬菜,蔬菜价格也由合作社出面与商家商议,“去年种的辣椒最低价也卖到了1斤1.2元,你看这1亩地能产5000多斤辣椒,算下来村民的整体收入也增加了不少。”石怀玉说。

而在距贵德县城约十几公里的河东乡王屯村藏系羊养殖基地,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羊舍。井然有序的生活区、养殖区、排污区和隔离区、还有两个容量约700吨的青饲料储藏室,被几名饲养员打理得干净整洁。

贵德县农牧局干部胡永峰介绍,王屯村是全县人口最多的村,村里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多,农忙时节劳动力不足,但全村牛羊育肥散户较多,养殖基础较好。针对这种状况,王屯村利用“整村推进”的扶贫项目资金,2012年成立了贵德县惠农种养专业合作社,下设种植组、养殖组和劳务输出组。

正在羊舍里忙碌着的基地饲养员杨海云告诉记者,养殖基地是全村人入股、借助妇女创业贷款等资金投资246万元建成的,基地占地40亩,现在有羊3100多只,已成为贵德目前规模最大的肉羊杂交繁育基地。

胡永峰介绍,除了养殖基地,王屯村的种植大户们还组成了合作社种植组,他们利用全村集中流转的约4600亩土地,集中连片种植饲用玉米,为养殖户和养殖区提供饲料。

“这种‘农户+基地+预约’的种养繁育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胡永峰说,“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这个村今年可实现肉羊育种1000只,贩运育肥18600多只,产生效益220余万元。”

贵德县农牧局副局长关却日介绍,目前贵德县有农牧业合作社150个,这些合作社正在逐步改变过去农牧民分散经营的方式,有效地整合了资源,降低了农民分散经营的风险,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收。

责任编辑: 傅义洲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