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步入国际领先之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4-29 12:22 来源: 财政部网站
【字体: 打印本页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推进,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绩,我国的预算执行管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步入国际领先之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国际上积极推荐我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成为我国财政财务管理运行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在收入收缴方面,推行非税收入收缴流程改革,执收单位“收钱不见钱”,从机制上解决了过去存在的截留、坐支非税收入等问题;推行电子缴税横向联网,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全天候缴纳税款,不仅极大方便了纳税人,而且使税收收入入库速度大大加快,税收信息在部门间实现共享。在资金支付方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采取预算单位资金支付的扁平化管理和“第三方付款”方式,不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效率,而且从根本上避免了预算单位挤占挪用资金问题。与此同时,依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起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和公务卡制度,管理手段更加先进,管理效果更加明显。目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基本实现对县级以上预算单位和有条件的乡级预算单位的覆盖,我国财政财务运行管理有了可靠的基础和保障。

  财政报告体系和财政、财务信息完整性和透明度得到强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保证了预算执行明细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反馈,预算执行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针对性不断提高。财政部门户网站按月公布预算执行情况,财政透明度进一步增强。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反映的信息更加科学完整,向社会公开程度逐步提高,对促进预算编制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所有省份组织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尝试编制反映政府“家底”的资产负债表、反映政府运行成本的收入费用表,为全面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以及国库现金管理逐步走向依托市场配置。国债管理实现从发行额管理向余额管理的重大转变,全面实施国债续发行框架,正式启动国债预发行试点,配合有关部门推出国债期货,根据金融市场变化适当调整储蓄国债发行利率,国债管理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推动建立国债做市支持机制,不断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增强国债收益率市场基准地位。地方政府债券实现从中央代发逐步向地方自行发债转变,有6个省(市)开展自行发债试点。中央国库现金管理面向金融市场实行招投标制,到2013年底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已累计操作65次,实现净收益430亿元。

  财政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有所提高。各级财政国库部门按照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基础规范要求,科学设置岗位,强化岗位分工与职责规定,建立岗位责任追究机制,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和对账管理,形成科学规范的财政资金收付管理流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地方财政专户工作,私开、乱开专户问题得到遏制,财政专户资金管理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

  财政国库业务运行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和电子化。中央和地方省市两级财政建立了从预算指标、用款计划、资金收付、账务处理全流程信息系统控制体系,基本实现国库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电子化管理。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税务机关、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的联网程度不断提高,借助网络一些地方探索预算单位记账软件的集中式部署,取得较好效果。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大力推行,有13个省份的省本级开展了试点,资金支付安全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大幅提升,行政管理成本持续降低。

责任编辑: 吕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