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北江发生较大洪水 国家防总部署防汛抗洪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5-25 09:24 来源: 水利部网站
【字体: 打印本页

    5月24日上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召开国家防总会商会,分析研判当前汛情灾情,安排部署防汛抗洪工作。

    5月21—23日,我国华南大部、江南大部、西南东部出现一次移动性的较强降水过程,其中广东中部、福建西部南部、江西中部、湖南中东部等地降了暴雨到大暴雨,广东清远、广州等地降了特大暴雨。受降雨影响,广东北江上游支流连江、潖江发生超50年一遇的1960年建站以来第二大洪水,北江干流出现2014年第1号洪水,为超10年一遇的较大洪水。同时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多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这次暴雨洪水主要呈现6个明显特点:一是降水范围广。大于50毫米的暴雨笼罩面积达到了50万平方公里,覆盖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五省(区)的部分地区;二是降雨强度大。广东中部清远等多地面降水量达100—200毫米,过程最大点雨量广东海丰平东609毫米;三是暴雨中心重叠。暴雨中心5月8—11日出现在台山,16—18日和21—23日均出现在海丰,全部重叠在广东中部;四是超警河流多。广东、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共有35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五是超汛限水库数量多。此次降雨过程广东、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大中型水库共增加蓄水30.4亿立方米,有139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其中广东38座、福建37座;六是局部地区受灾严重。初步统计,强降雨造成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区)148个县1236个乡(镇)183万人受灾,死亡8人,失踪6人,紧急转移人口23万人,倒塌房屋328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4千公顷。其中,广东省局部受灾最重,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占全国的74%。

    会商认为,今年以来,南方地区已是连续第5次遭受强降水过程袭击,不仅局部地区暴雨强度历史罕见,而且受灾区域多为防洪基础薄弱的山区农村。但是洪涝灾情与历年同期相比明显偏轻,其中因灾死亡人口偏少6成,农作物受灾面积偏少4成,倒塌房屋数量偏少近9成,充分表明前一阶段防汛抗洪工作应对有力有序有效。一是国家防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立足于抓早、抓细、抓实,强降雨发生前提早安排部署防范工作,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分赴广东、福建等省一线指导,及时加大防汛物资和资金支持力度。二是广东等受灾严重地区的党政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级防指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组织各部门,动员各行业,聚集全省之力合力抗洪。三是气象水文部门积极主动,预警预报及时到位,防汛部门调度有力,有效调控洪水,最大限度降低了洪涝灾害损失。

    陈雷强调,随着南方大部地区进入主汛期,降水过程日渐增多,暴雨强度逐渐加大,土壤含水渐趋饱和,江河湖库水位不断抬高,后期再遇强降雨,极易引发流域性洪水和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据预测,5月29日开始,新的一轮强降雨将再次袭击江南、华南等地。我们要始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一要强化指导支持。国家防总要超前部署,精心组织,科学研判,及时会商,适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全力配合地方做好防洪减灾工作。二要强化预测预报预警。要加强各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联合会商,强化极端天气和短历时强降雨的预测预报,加强事后分析总结和成果印证,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充分发挥气象、水文等部门的支撑作用。三要强化水库防洪调度。目前,雨区水库超汛限现象较为严重,国家防总要加强分析调度,督促各地逐库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汛期运用调度计划,统筹考虑上下游雨情水情变化,加强实时调度,为江河库湖留足防洪库容,在水库加大泄量时,提前通知下游做好避险工作。四要强化巡查值守和水毁工程修复。利用降雨间歇期,进一步开展全面细致的巡堤查险和隐患排查,对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处理。要加强值班值守,一旦发生汛情险情,及时组织解救洪水围困群众,迅速开展险情抢护,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工程安全。要抓紧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尽快恢复工程防洪能力,确保安全度汛。五要强化山洪灾害防御和城市内涝防范。进一步强化基层防御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细化避险方案,落实群测群防措施,全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切实细化完善城市防洪排涝预案,健全各部门联动机制,及时疏浚河道和排水管网,落实应急排涝措施,加强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的宣传教育,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六要强化经费物资支持。前期受灾严重的广东等地防汛物资消耗很大,要根据抗灾实际需要,及时组织调拨防汛物资,积极商有关部门有重点的安排下达防汛补助经费,全力支持地方做好抗洪抢险。

责任编辑: 康丽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