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华侨农场广西武鸣华侨农场的“蝶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5-26 14:47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南宁5月26日电(记者 熊红明、华晔迪)从华侨农场转型为华侨投资区,再升级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最大华侨农场广西武鸣华侨农场正在中国与东盟紧密合作的推动下,经历着从蔗林遍野的农业种植农场向工厂林立、街道宽敞的现代化华侨城“蝶变”。

    总面积180平方公里的武鸣华侨农场如今正式定名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先后安置了印尼、越南、缅甸等9个东盟国家的归侨侨眷12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

    1960年,15岁福建籍华侨陈珠定从印尼三宝垄返回中国,成为武鸣华侨农场团结农场三队的一名农业工人。“当时条件很艰苦,大家就住在低矮的平房里,吃穿住都成问题。”陈珠定说,回国50多年,最大的梦想就是像城里人一样住上好房子、生活有保障、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如今,陈珠定的梦想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与东南亚各国华侨血脉相连,让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服务中国面向东盟的产业合作中具有浓厚的亲情色彩。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印尼金光集团、泰国正大集团、百威啤酒、凯斯纽荷兰、美国波尔、美国嘉吉、双汇集团、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200多家企业争相进驻,并形成了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两大优势产业,预计2015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了从种植甘蔗、木薯的落后农场,向现代化产业聚集的工业新城转型。

    产业的聚集,加速了陈珠定等万名归侨城市梦想的实现。2012年以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棚户区改造,引导农场居民整体搬迁,规划建设了总投资约25亿元的“华侨城”项目,农场职工通过旧房置换便可搬进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公寓楼。

    去年10月,陈珠定和妻子告别了蜗居了53年的破旧瓦房,和其他1480户农场职工一起喜迁新居,成为“华侨城”第一批居民。站在陈珠定家的阳台,往北50米的地方就能看见一片片低矮破旧的农场职工房,那里将成为“华侨城”三期项目所在地。按照计划,开发区今年底将完成第二批共2165户职工的搬迁计划,更多的归侨将在“华侨城”内实现安居梦。

    根据政策,陈珠定每月可享受2050元的养老金,作为以房换房的“华侨城”产权户,他还享有10平方米商业用房30年收益权。从2012年起,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孩子的读书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说起目前的生活,陈珠定说:“我很幸福,我们全家人都很知足。”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来自印尼全国各地的华人都会聚集在印尼三宝垄市,人们敲响锣鼓、舞动龙狮,隆重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在中爪哇的登陆,这是年届古稀的陈珠定最为难忘的青春记忆。

    “中国和东盟只有友好合作,才能给各国人民带来美好生活。”陈珠定说,如果有机会,他很想回到三宝垄区拜访亲戚,与他们分享自己在“华侨城”里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 杨程新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