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方能让大国不缺席这个时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19 09:18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2014年6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英国智库发表了题为“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的演讲。

    李克强总理的演讲听众是来自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的精英人士,对于这两所全英乃至全世界最顶尖的智库,李克强总理很开山地用“包容”来表达自己的钦佩。在李克强总理看来,独立的思考一旦融合进了思想的碰撞,那就是包容的一种智慧表达。

    美好世界需要包容发展,引导这种潮流进程的,将是那些有担当的大国。在未来岁月中,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将对立而又统一的存在着。竞争,是激发优秀民族和生产力的相互赶超,而合作,又将是新兴大国关系的必然一面。把两者有机地联合在一起,包容无疑是其中必须有的“润滑剂”和“稳压器”,并且最终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谈及包容之时,目光已经放到了历史的长河中。古代中国思想家的“和为贵”和欧洲先哲们的“和谐会产生正义与善”,都体现着包容的珍贵性。而再度翻看历史留给我们的记忆,会发现西方世界运用到了中国四大发明,而中国近代又曾经向西方学习治国理念,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家喻户晓,汤显祖的《牡丹亭》也登上了英国的舞台。这些,无不印证了包容是国与国之间永不磨灭的交流符号。它穿越了地域、文化和偏见,它直接带动了文明向前的脚步,并真正走进了国家纯粹的发展史中。

    李克强说道“大家如此重视中国,也是一种包容的心态”。之所以产生重视,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加,并继而拥有了在世界上的重要话语权。这种重视是力量使然。当然,李克强总理也看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它要面对包括英国在内的工业化国家表示的关注,是“对世界能不能包容的发展表示的关注。”

    而在这之后,李克强总理用真诚的语言,简要地还原了另外一个角度的中国印象。这包括中国现在还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亿进城农民的公共服务差别化、有1亿人在城市的棚户区里生活,以及中国城镇化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座的英国智库中不乏中国专家,他们也对中国发展的某些不平衡现象有所了解。然而当这些话从总理口中说出之时,除了感受到坦诚之后,更有对于包容发展的更高层次的理解。

    李克强总理说“中国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达到中等国家水平”,这种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的背后,是要打造一个良好的包容发展之世界大氛围。对于打破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中国一直在努力,而外界是否也能多给点耐心?今后五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平衡贸易是世界经济的利好,那大家能否拥抱得中国更紧?中国将对外投资5000亿美元以上,那海外投资是否也可以优先选择中国?当中国敞开了包容,笃定了发展,而整个世界是不是更应该一起互动共赢起来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居多的。此刻的中国正在以带动居民消费、提升实体经济动力来进行建设驱动。它对世界的作用将是积极可见的。同时,李克强总理也指出“中国要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化,需要的必然是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周边环境”。在顶层设计者看来,要发展,就一定要有包容。而中国以及其他大国,都不想缺席这个时代,也不想敷衍自己的未来,更不能落后自己民族最深厚的期许,那就像李克强总理所说的那样“应该抓住机遇,共同应对挑战,携手建设一个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吕雅)

责任编辑: 穆淼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