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媒体刁难是崛起中国必须答好的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19 09:34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6月17日下午,正在访问英国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共见记者时,遭到了英国BBC记者“坦率到刁钻”的提问,人们原以为中国总理会对记者的“刁钻”提问感到“不适”,但事实是,李克强应对提问轻松自如,还不时幽默地开玩笑。英国当地媒体认为,李克强的回答“十分外交”。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提问的这位BBC女记者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她首先抛出了英国副首相克莱格此前的言论,即“中国存在大量人权问题”,然后单刀直入,问中国在人权领域可以向英国学习什么。按照中国人的“说话习惯”,在两国政府首脑会见记者这样的场合,提如此“坦率到刁钻”的问题实在有些“不会看山水”。但见惯了大场面的李克强其表现却堪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既坦率地回答了问题,同时也展现出了来自东方、来自中国的自信、坦诚、智慧和幽默。而这种自信、坦诚、智慧和幽默,与其说是总理个人的优秀品质,倒不如说是崛起中国必须具备的素养。

    众所周知,尽管中国对外开放已有30多年,每年出国或来华访问、旅游、经商的人数数以千万计,但囿于历史认知和意识形态成见等原因,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总是想方设法在各种场合刁难一下中国,以满足其文明上国、人权模范的心理安慰。

    犹记得2012年2月,当时还是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访美,在拜会美国国会领袖时也曾遇到类似“刁难”,参议员麦凯恩向他提出了人权、朝鲜、叙利亚等一系列问题。没曾想习近平从容应对,他的一句:“麦凯恩参议员,你的直言不讳在中国也很出名”引发现场哄堂大笑,一下缓和了紧张气氛。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的继续崛起,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事务中,类似的刁难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所幸,相比早些年,如今中国领导人应对刁难、回应质疑的能力越来越强,姿态越来越从容,很少再出现因为不善于表达,或者回应方式不合西方习惯,而遭到误读、曲解的情况。

    相反,如今每一次高层领导人的出访,都会在当地引起一股中国旋风,不仅回应并澄清了一些外部误解,同时也很好地阐述了中国的立场、看法,扩大了“中国之声”的影响面。其实,没有一个国家是十全十美的,即便是当今最为强大的美国,或者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其内政外交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领导人也时常会各种各样的媒体刁难,这已成为各国政治的一种常态。而且这些年,随着我国传媒业的发展、言论尺度的拓宽,国内一些记者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刁钻,官员被问的流汗、无语的情况也时不时见诸媒体。但相比高层领导人,一些地方官员回应刁难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事实上,回应刁难说难难,说不难也不难,言说技巧固然能加分几许,但最关键的还在于要以诚相见、实事求是,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想到瞒、躲、骗。这方面,中央领导同志就给我们带了个好头。就像这一次,虽然BBC记者的提问有些“不像话”,但李克强总理还是坦诚地表示:“正因如此,我们和英国有人权对话的机制。”相比任何官话套话,这句实诚话无疑是给中国加分的。当然,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会一朝形成,但从目前的趋势看,我们还是对中国、对中国的各级官员还是充分抱有信心的。(何平)

责任编辑: 穆淼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