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催生产业新格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23 09:57 来源: 文汇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提示: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唯一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

    9天,380多部中外优秀电影,观众人次30万。22日闭幕的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无疑是一场全民共享的电影盛宴。

    但它又绝不仅仅是电影人和影迷的狂欢。连日来,国际国内一流电影企业纷纷落户上海,科技、金融、互联网等跨界资源正在聚集。一系列大动作和大项目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随着电影日益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国际电影节这张上海亮丽的文化名片,正显示出集聚吸附各类产业要素和多元投资、生产主体的强大力量。

    围绕产业链 部署创新点

    有评论者指出,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已经不可能脱离“产业”二字来评价电影的好坏。因此,助推产业发展,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办节宗旨。人们注意到,本届电影节从头至尾,都以产业融合的创新思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点。

    上海国际影视双节组委会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把电影产业链分为前、中、后三段。前段包括人才的教育培训和储备,在这方面电影节能做的,是推动电影教育与电影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最突出的例子当属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成立,真正体现了电影节从“造星”向“造人”的转变,其原汁原味的“加拿大式的电影教学体系”,将全方位实施对接北美标准的高端影视教育培训。上海大学校长罗宏杰说:“除了明星,我们更要培养了解电影全产业链的人才,他们的未来可能是演员,也可能是跨界的导演或制片人。”

    制作位居产业链中段。为了提升中国电影在制作上的实力,本届电影节尝试文化与金融相结合,在国内首度引入英美国家已经逐渐成熟的完片担保模式,为中小微影视企业规避制作风险。就在本届电影节上,《如果还能遇见你》、《双重记忆》两个项目正式签署完片担保合约。同样是在本届电影节期间,全亚洲最高端、以顶级录音棚为主体的数字化电影后期制作中心“立鼎电影后期制作基地”宣布落户上海,将在今年8月开始试运营,以先进科技为后期制作保驾护航,预计每年可完成50部大电影、500部广告片的后期制作。

    而所有这些环节,都指向产业链末端:文化消费主体。如何拉近市民与电影的距离,让更多观众回到电影院,同样是电影节必须面对的课题。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闭幕式红毯首次向普通观众开放,通过“粉丝招募”活动,90名“粉丝”来到红毯特别区,与喜爱的电影人“亲密接触”;“电影中的真善美”影评写作大赛自6月14日启动以来,已经收到数百篇影迷投稿,大赛最终将评选出10位“市民影评人”,获奖者有望成为2015年电影节的“市民选片人”,代表市民选出他们最想看到的电影。更重要的是,电影节组委会将致力于打造“永不落幕的电影节”,在一年中的其它时间全天候、全方位地组织各类影展,培育坚实的电影文化消费市场。

    引入多元主体提升核心竞争力

    要做码头,也要做源头,是上海在文化发展中的新追求。要做源头,就不能只有市场没有生产,只有消费没有创作。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国有、民营、海外各类生产主体纷纷进入上海,让人眼前一亮。胡劲军说:“多元生产主体一旦形成,创作出的作品一定是百花齐放。”有评论人士认为,由此形成的混合业态,将提升上海电影在创作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光线影业选择在电影节期间发布其发展战略,携手阳光七星娱乐媒体集团,成立上海明星影业有限公司,在上海制作面向国际市场的高品质电影。由著名导演唐季礼出任董事总经理的中影国际落户上海自贸区,开启混合所有制模式,将充分利用上海的金融优势和国际机遇,计划在未来3年主控投拍10部电影,把好莱坞的技术与中国故事相结合。上影、中影、八一三大国有电影集团在电影节最后一天正式宣布成立合作联盟,计划每年推出一到三部重量级作品。可以想象,这些多元生产主体将探索出新的电影形式和商业元素,而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能产生的文化裂变,更是不可限量。

    但这些还不是上海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全部主角。“它们是大象,希望它们的成功能够对更多‘蚂蚁’产生标杆意义。”所谓“蚂蚁”,指的是众多中小微影视企业。当年在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的韩国影视业,之所以现在能够在亚洲乃至世界掀起“韩流”,领军的正是从当时3000家受到扶持的“蚂蚁”中走出的“大象”。胡劲军以这个例子,来说明“蚂蚁”虽小,却是产业的基础所在。而上海国际电影节要做的,就是为更多“蚂蚁”转型成“大象”创造条件。

    本届影视两节期间,两大市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正式合并为“国际影视市场”,展出面积达到22000多平方米,为众多“蚂蚁”提供了与“大象”同场交流的平台。据悉,本届电影节结束之后,上海还将梳理电影节留下的项目和资源,有针对性地为更多影视中小微企业营造更好的环境。(记者 邵岭)

责任编辑: 穆淼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