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铁闸门”--湖南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23 11:01 来源: 湖南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作为湖南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出的第一项改革措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自今年1月1日实施以来,激发了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力和投资热情。截止5月底,全省新登记企业、注册资本数同比分别增长86%和125.69%,行政综合审批效能提高70%以上。

    创业者称赞:这是一项打破“铁闸门”的改革。

    改革,引来创业热潮

    6月10日早上10点,记者来到省工商局注册登记大厅,只见这里已挤满了前来办理注册资本登记业务的人。工商干部说,自湖南省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来,这样的“火爆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我们是冲着新政策来的。” 已拿到执照的湖南中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新建告诉记者。

    过去,李新建创办了一家冠市名的文化公司,规模做大后,就想注册一家冠省名的公司。但是按照规定,冠省名的文化公司注册资本至少在200万元以上。李新建和他的合伙人一时凑不出这么多钱。

    “我们有两种选择:要么等筹够了钱再开公司,要么花费上万元代理费违规找个中介公司代垫出资。”就在他们打算再看看情况的时候,省里推出改革举措,改注册资本实缴登记为认缴登记。

    “这给我们解决了个大难题。我们几个股东签订了一份公司章程,认缴了500万元的注册资本,不到1星期就办好了营业执照。”李新建高兴地说。

    在注册大厅,不少前来办照的人都表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创业更简单了。

    湖南湘能楚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总直言,他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快”字。

    “以前,办本执照,要去电力部门办许可证,到银行开验资户,租办公场地,到会计师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核名、验资、办许可证、填表、审核等等就要跑几个部门。费时费事不说,有时候为了盖个章还要请客送礼。现在,省去了验资、办许可证的环节,办公场地也放宽了要求。只要材料齐全,半小时就能拿到营业执照。”

    放权,必须打破“铁闸门”

    注册资本登记,是创业者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门槛。没有合法的企业法人执照,创业者就没有进入市场的资格。但过去办照难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面对办证的重重关卡,创业者感叹注册资本登记这道门槛真是一道“铁闸门”。

    在省工商局办公室,省工商局局长李金冬告诉记者,办理执照前需要办理的前置审批有200多项,食品、卫生、电力等众多行业都需要先办理前置许可才能办到执照。而且能不能办成、多久能办成,还得由主管部门说了算,中间有很多人为的因素。

    对创业者而言,更困难的是,改革前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办照者需要开具验资证明。动则50万100万的验资证明,一个刚要创业的人,很难有这么多资金。这也为一些代办公司违规代垫出资提供了机会。

    记者调查得知,代办公司提供的业务,不仅包括代拟名称、代办名称核准、盖章走流程,还包括提供验资证明。即由代办公司先垫资,执照办好后,再把资金抽回。不过,代办费用也不低,代办公司根据委托人的注册资本收费,注册资本60万,收费大概6000元左右。

    李金冬说,过去那种严格的审批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合时宜,不仅增加了人们创业的成本,打消了创业热情,还容易带来虚假验资证明等问题,必须坚决改变。

    “从2013年4月,省工商局开始着手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省工商局副局长阳芳华介绍,全国“两会”后,省工商局组织了一次调研,调研对象是深圳、珠海两个国内最早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城市。通过调研,局里对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不过究竟是先在市里试点还是在省里推行并没有定论。

    201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省工商局立即起草改革方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以及国家工商总局的支持,长沙、郴州市政府积极申请试点。

    2014年1月1日,全省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这一时间,比全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出台早3个月。而在长沙、郴州,前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也于1月1日、2月1日分别实施,长沙市成为继广州之后全国第二个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省会城市。

    “开闸”,释放市场活力

    根据改革方案,湖南省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有:

    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外,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首次出资额及比例、货币出资比例及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期限的限制。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外,其他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工商登记机关不再对公司实收资本进行登记;公司实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时间等,由全体股东自行认定,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时不需提交验资证明。

    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既可以实行“一址多照”,将同一地址作为多家市场主体的住所,也可以实行“一照多址”,企业可以在其住所所属行政辖区(县、区、县级市)内增设从事一般项目经营活动的经营场所。

    除此之外,长沙、郴州的商事制度改革,还增加了前置审批制度改革等内容,将原本需要前置审批的231个项目分别减少为19项、16项,“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新政出台后,引发市场的热烈反响,掀起一波创业潮。

    据企业注册局局长朱贤国介绍,改革前省局注册大厅审批名称一天约四五十个,而现在一天就达到200个以上。

    改革对登记条件的放宽,让新登记企业增多,公司股东出资意愿明显增强。截至5月底,全省新登记企业36720户,注册资本(金)1779.42亿元,比实施改革前的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6%和125.69%。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降低了创业门槛,简化了登记程序,减轻了企业负担,基本杜绝了注册资本虚假登记的违规行为。代办设立登记的公司大幅减少,目前的代办公司主要集中在名称登记业务方面。不少企业选择在网上申请办理,网上登记的名称占现场登记的50%左右。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成效初显。据省工商局透露,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制度改革也将在长沙、郴州试点取得经验后,于年内在全省推行。(记者 肖建生 龚晓明 王珊) 

责任编辑: 郭晓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